當企業家都在談論“長期主義”時,企業的定力如何錨定?

在全球經濟形勢深刻變化之際,面對各種“不確定性”,企業能否在大的浪潮中存活、發展?作為企業掌舵人的企業家又應該如何選擇企業經營管理的路徑?

11月16日,以“長期主義價值共生”為主題的第九屆中國管理全球論壇在杭州舉行。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BiMBA院長陳春花表示,當前企業面臨的挑戰不僅僅來自於企業內部,還包括企業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在談到企業管理的中國模式實踐時,陳春花認為,有三件事情需要努力:第一,要確立共生的戰略;第二,在組織上作調整;第三,要樹立長期主義的價值觀。

而康恩貝集團董事長鬍季強在現場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則表示,企業家在經營企業的過程中,要學會控制擴張的慾望,明晰企業發展目標,企業在併購過程中,更要防範短期為了規模、利潤併購。在企業堅持長期主義的同時,需要注意警惕投機主義。

在不確定的環境下堅守“長期主義”

康恩貝集團董事長鬍季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總結過去三十餘年經營企業的過程時發現,在1985年擔任廠長時,所在企業已經是浙江蘭溪56家公有制工業企業之一,然而三十多年過去,在經過企業改制、市場化洗禮,回頭梳理發現,仍然有很多企業消亡沉淪了,活下來的只有個位數。”

對企業來說,拉長時間維度,如何活下來、活得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近日,中國飛鶴剛剛登陸資本市場,公司董事長冷友斌在論壇上強調,產品力、精細化管理、團隊戰鬥力、渠道力、品牌力是助力自身企業發展的五大能力。冷友斌表示,未來飛鶴要通過科技引領,加碼研發;加強反思,不斷否定、提升自己。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BiMBA院長陳春花則表示,當前企業面臨的挑戰不僅僅來自於企業內部,還包括企業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在談到企業管理的中國模式實踐時,陳春花認為企業有三件事情需要努力:第一,要確立共生的戰略,認知框架要從“競爭邏輯”到“共生邏輯”。第二是在組織上做調整,單體組織很難創造機會價值,要和更多跨領域的價值網絡組合,才能為顧客創造價值。第三是要樹立“長期主義”的價值觀,企業要有內在定力,內求定力,外連生長,可以做認知和判斷,不受外部干擾。

当企业家都在谈论“长期主义”时,企业的定力如何锚定?

陳春花在論壇現場發表演講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葉曉丹 攝

“有句話常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跑道上。這句話不對,不要跑錯跑道才是最重要的。”金蝶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徐少春認為,企業堅持長期主義,需要正確理解企業經營的目的,要有正確的初心和使命。

要學會控制擴張的慾望

值得一提的是,在過去一兩年中,不少規模較大的企業先後出現流動性危機,亦有一些已經進入了破產程序。儘管無數企業家在創立企業之初都有著基業長青的美好願景,然而能否抵擋住時間洪流中累積的暗礁與浪濤,考驗的是企業自身的定力和抗風險能力。

胡季強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去年以來,浙江的確有一些大的民營企業出現流動性危機,我們也感覺到,今年民營企業的融資環境其實不如原來好。特別是規模較大的民企償債出現問題後,民企的信用度也有所下降。梳理這些出現危機的企業發現,它們大都是不專注某一個行業。有的企業過度複製、跨行業收購,沒有很好地注意企業現金流、償付能力以及負債之間的關係。

為什麼會出現這一狀況?胡季強認為,根源在於企業發展的目的不清晰。企業家在經營企業的過程中,要學會控制住擴張的慾望,明晰企業發展目標。在企業在併購過程中,更要防範短期為了規模、利潤而併購。企業在堅持長期主義的同時,還要注意警惕投機主義。

同時,在提及康恩貝所在的醫藥行業時,胡季強表示,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很多企業認為中藥發展受到很大限制,不少中藥行業頭部企業紛紛轉型,而康恩貝也要進一步調整策略。“我們專注中藥反而會更有機會,所以最近確定康恩貝的定位,真正以中藥作為未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唯一重點的、專注的產業。”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