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商周、戰漢三種文物遺存,文保單位,河北新樂伏羲臺遺址

伏羲臺,位於河北省新樂市何家莊村,是新石器時代三皇之首伏羲氏寓此繁衍生息發展壯大的地方,伏羲臺、金水河、葫蘆頭、剌孩草是伏羲時代留下的遺物和遺蹟。帝嚳時期開始在伏羲臺上祭祀人祖伏羲氏,據史料記載:"帝嚳巡遊此土,見伏羲之聖蹟,集四方之民而化導養育之故。而築臺修廟以祀之"。2013年5月,伏羲臺遺址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第七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新石器、商周、戰漢三種文物遺存,文保單位,河北新樂伏羲臺遺址

伏羲臺由上下三層用當地夾沙好土羅疊堆集而成, 總高度9.206米。最底層的第一層臺高2.898米,南北長102.58米,東西寬87.42米;第二層臺高2.118米,南北長89.43米,東西寬 64.6米;最上邊的第三層臺高4.19米,南北長53.68米,東西最寬處23.8米,最窄處17.9米,呈不等邊八角形,名八卦臺,又稱伏羲畫卦臺。從南至北依次為山門、六佐殿、龍師殿、寢宮。六佐殿為元代建築,龍師殿和寢宮只留有基址,為1994年復原建築,東西配房、廂房等建築已毀。中軸線東西兩側建有華胥廟(俗稱老孃殿)、雷公廟、東西朝房和鐘鼓二亭。據傳該廟是為祭祀人祖伏羲、女媧而建造,在廟後還存有浴兒池、刺孩草金水河等遺址。

新石器、商周、戰漢三種文物遺存,文保單位,河北新樂伏羲臺遺址

根據史料記載,六佐殿(原名十王殿)始建於商周,元大德五年曾進行大規模維修,現存樑架大部分是元代或元代以前的遺物。六佐殿面闊三間,進深二間,懸山青布瓦頂建築,通面闊12.84 米,通進深8.76米,通高6.5米,樑架結構為兩柱七檁七架樑,各脊飾構件齊全,其獨特之處在於正脊的花飾突破了北方建築特色,其表現手法既非官方之作,又有民間古樸大方之氣質,實乃罕見。六佐殿樑架大木為自然材,不加斧鑿,保持了元代以前的制式和風格。牆身下鹼淌白絲縫,五花山牆,施圓形木窗,前後置板門,六佐殿四根金簷柱用當地黃山之石,斧鑿為粗麵不等邊八角形狀,顯示出其堅固耐久、古樸壯觀之形象。

新石器、商周、戰漢三種文物遺存,文保單位,河北新樂伏羲臺遺址

龍師殿,1994 年經河北省文物局批准在其原址進行復建,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四周有八角迴廊,重簷歇山綠琉璃瓦頂建築,通面闊18.45米,通進深15.5米,通高13 米。第一層平面呈不等邊八角形,對應於伏羲氏發明的先天八卦。殿身柱頂石式樣有三種:一是前簷明間兩塊為蓮瓣式,正面蓮瓣下刻有圓獅子滾繡球;次間兩塊柱頂石為小花瓣式樣;其餘牆體內不露明的柱頂石均為素平石。樑架結構為七架樑前後雙步梁,下簷廊步呈八卦形,用單步梁和雙步梁直接插入殿身柱內。一層簷下施單翹單昂五踩斗栱,承託不等邊八角形殿頂;上簷施單翹雙昂七踩斗栱,承託殿頂,斗栱的分佈:明、次間均用四攢平身科斗栱,一層廊步用三攢平身科斗栱,山面前後兩間各用三攢平身科斗栱。收山一檁徑多即400毫米,正脊中間置寶頂,各脊均有雕飾花樣和吻獸。殿身前明、次間及後簷明間為四扇五抹隔扇,心屜為斜方格,中檻以上施斜方格橫坡窗及走馬板。油飾彩畫仿明小點金作法,簷椽頭部及天花彩繪太極和先天八卦圖形,以與建築的性質相諧調。

新石器、商周、戰漢三種文物遺存,文保單位,河北新樂伏羲臺遺址

寢宮,1994 年由河北省文物局批准進行復建,與龍師殿高臺相連,寢宮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單簷歇山綠琉璃瓦頂建築,通面闊12.98米,通進深8.18米,通高 7.76米。樑架結構為兩柱七檁七架樑。簷下施單昂三踩斗栱,斗栱佈置:前後簷明間用四攢平身科斗栱,次間用三攢平身科斗栱;兩山面前後間均用兩攢平身科斗栱。前簷明間施六扇五抹格扇,兩次間為四扇檻窗,心屜為斜方格,後簷及兩山牆用大青磚做絲縫下鹼,牆上身外飾紅麻刀灰,油飾、彩畫格調與龍師殿相同。

華胥廟,在河北省文物局及其古建專家的指導下,於2003 年進行復建(華胥乃傳說中伏羲氏的母親,在雷澤履大人跡而孕生伏羲,又傳雷公乃伏羲父,當地老百姓稱華胥廟為老孃殿),面闊三間,進深一間,通面闊13 米,通進深6.9米,通高7.55米,歇山青布瓦頂建築,前簷明間施五抹隔扇,東西兩次間施檻窗。華胥廟臺基用九級臺階提高了整體高度,與第三層臺上的寢宮和待復建的東西朝房呈高低錯落有序,整體協調美觀之狀。

距伏羲臺北側240米處的葫蘆頭、浴兒池、剌孩草和我國最早的人工灌渠之一的金水河是新石器時代的遺存,在葫蘆頭上保存有明代碑刻一通,原有浴池亭一座。復建了鐘鼓亭,興建了山門、頌羲堂、辦公用房等仿古建築,使伏羲臺進一步擴大了規模,與伏羲臺上的主體建築成為一體,高低錯落有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