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首——伏羲

華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首——伏羲

伏羲亦作伏犧,《為三墳》作伏戲;《左傳•僖公二十一年》釋文又作炮犧;《漢書》作包羲;《易•系傳》作庖犧;《帝王世紀》、《拾遺記》作庖羲;《世本》作慮戲;《管子》、《莊子》作慮儀;《詩含神霧》、《屍子》作宓犧。自先秦成書的《世本》、《呂氏春秋》等著將太昊伏羲連稱,後世慣稱太昊伏羲氏。《尚書•正義》注云:“包羲氏三皇之最先,風姓,母曰華胥,以木德王,即太皞也;”《史記索隱•三皇本紀》亦稱“其帝太皞是也,”《潛夫論•五德志》:“大人跡出雷澤,華胥履之生伏羲,其相日角,世號太皞;”太皞,也作太昊、太皓。從眾多的文獻資料中得知,伏羲即是太昊。

太昊伏羲氏是傳說時代中最早的遠古帝王,並且種種跡象表明,他是黃河中下游地區最早由母系氏族演變為父系氏族的原始氏族的首領。黃河中下游的父系氏族最早產生於大汶口文化區域,太昊氏族首開歷史先河,故《帝王世紀》雲:“繼天而生,首德於木,為百王先。帝出於震,未有所因,故位在東方。主春,象日之明,是稱太昊。”

傳說伏羲“長頭修目、龜齒龍唇、眉有白毫,須垂委地”(《拾遺記》),“大目、山準、日角、衡而連珠”(《太平御覽》),“蛇身人首”(《史記補遺•三皇本紀》)。《淮南子•天文篇》稱:“東方木也,其帝太昊,其佐句芒,執規而治春。”《時則篇》又說:“東至日出之次,扶木之地,青土樹木之野,太昊、句芒之所司者萬二千里。”《呂氏春秋•孟春記》高誘注:“太昊伏羲氏,以木德王天下,死,祀於東方。”王子襄著《泗志鉤沉》載:“華胥氏之國,今(泗水)治東北五十里有華胥山,其西麓有華村,為漢華縣故治。按古《河圖》雲大跡在雷澤,華胥履之而生伏羲,今治東六十里有雷澤,跡名服(伏)澤,北有伏山,……。”從現在的地名地望關係上看,泗水縣城東北的黃溝鄉有華胥山,華胥村,華胥池(華村水庫),有伏羲廟,女媧廟等,由此可見,華胥氏應在泗水無疑。

從華胥山、華胥池沿泗水順流而西,便是曲阜,劉道原《通監外紀》“太昊命大庭為居龍氏,造屋廬。”《郡國志》雲:“神農自陳徙於此,昔大庭阪。”此言是說炎帝所都昔為伏羲大庭之阪。《通記》亦以“大庭”為炎帝之號,“魯有大庭氏之庫在曲阜”;《路史》注“庫在魯城中曲阜之高處,今在仙源縣(宋時因曲阜為黃帝生地改名仙源縣)內東隅,高二丈”。大庭義為太帝。大庭氏居曲阜,當為伏羲族於曲阜為都並走出山區向平原擴展的開始。

當我們剝去伏羲身上的神話色彩,即將伏羲氏看作一個部落群體時,不難得出結論,伏曦氏族是最早由母系氏族過渡到父系氏族的部落群體,並以它極強的感召力成為戰勝母系氏族社會體制的核心力量,所到之處的氏族部落紛紛投向伏羲族群的麾下,包括接下來的炎帝氏族、黃帝氏族、蚩尤氏族等,都是伏羲族群中發展壯大起來的父系氏族部落。

最早提出大汶口文化是昊族文化一說的是唐蘭先生,並提出中國經過三千年的奴隸社會,分成三期,太昊、炎帝、黃帝、少昊是初期,帝顓頊到舜是中期,夏商是後期。後來田昌五先生又以陶文上提出一個具有內徵性質的證據,認為陶文 、、、、“其意應是太昊和少昊之昊字,有如銅器上的族徽。”(田昌五•《古代社會斷代新篇》第53頁•1982年•人民出版社)。根據考古及史學界的一般結論,大汶口文化早期當屬母系氏族社會晚期,大汶口文化中期為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過渡時期及父系氏族社會的確立時期,大汶口文化晚期,則屬於父系氏族社會的鞏固和發展擴張時期。從考古資料與古代文獻資料相互印證的結果來看,太昊伏羲氏應屬父系氏族社會的早期階段。因此,太昊及其族群當為大汶口文化中期發展並擴展起來的。從古代文獻上看,太昊集團的活動區域大體上在魯中南、魯西南及河南東南部。

《史記索引•三皇本紀》載:“其後裔當春秋時有任、宿、須句、顓臾,皆風姓之胤也。”《左傳•僖公二十一年》:“任、宿、須句、顓臾,風姓也,實司太皞與有濟之祀。”考證以上四地,任、今山東濟寧和微山之間,須句,宿均在山東東平與梁山之間,顓臾在今山東平邑縣境內,此一地域輪廓,恰好是泰山以南以曲阜為中心的大汶口文化中心區域。王獻唐先生亦論證伏羲族群應為這一區域,並在其所著《炎黃氏族文化考》一書中指並:“茲但言伏羲,自有人類至於伏羲,已不知歷若千年祀,其所在之地,歷世遷徙,不必是在泰山附近,……固已早由泰山散佈四方,其散在之區,最初亦必為丘陵高聳之鄉,屬泰山區域,迨後愈遷愈遠,始至濮縣一帶之窪下區域。”

伏羲族群的向外遷徙擴張是沿兩個方向向河南延伸,一部分經由東平向西至濮陽方向發展,主要是“宿”、“須句”族人;一部分沿泗水經濟寧、微山向河南淮陽方向挺進,主要是“任”部族,“任”部族在鄒城和微山之間延續的時期較長,在鄒城和微山之間有一座鳧山,又稱伏山,直到現在還在鳧山的周圍存有三處規模宏大的伏羲廟,其中鄒城郭裡伏羲廟佔地近千畝,微山境內的伏羲廟下的高臺為伏羲陵墓,此陵墓與淮陽伏羲陵墓均並列最早記載於魏晉時期,黃甫謐《帝王世紀》載:“葬南郡,或曰冢在山陽高平之東也”。李吉甫《十三道圖•圖經》:“單州魚臺縣東北七十里曰辛興裡,其間有伏羲皇帝之陵,陵上有廟。”《太平寰宇記》說此地為“女媧生處”,女媧陵在“古任成東南39裡。”等等,多種文獻均證微山兩城伏羲廟下為伏羲陵。從“古者墓而不墳”來說,墓上建廟以祀其冢是完全可信的。圍繞此陵墓有眾多的伏羲遺蹟,二千多年來不乏史書記載,並且在民間傳說中,也瀰漫著太昊伏羲氏族部落的革創足跡。

由於伏羲氏族的不斷擴張,其控制區域基本涵蓋了大汶口文化的大多數地區,南到蘇北、淮北、豫東南,西到豫東,東到海邊。據《古微書》引《孝經援神契》記載:“伏羲氏畫地之治,凡天下山五千七百,居地五十六萬四千五十六里。”

除對外擴張遷徙的兩大部族外,留在本地的則世守大庭氏之都。直到炎帝氏族發展狀大起來取代伏羲氏,均為伏羲氏族的支族沿續。炎帝、黃帝、蚩尤逐鹿中原以後,曲阜大庭氏之都先後由少昊、顓頊主持,後顓頊遷都帝丘(河南濮陽),曲阜、泗水一帶仍有顓頊之後從事太昊之祀,後東遷顓臾(山東平邑北)。

伏羲的主要業績在《周易•繫辭下》中得到充分的反映:“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有關伏羲“結網罟”教民漁獵之說,古代文獻多有記載,當時人民靠採集自然果實和集體圍獵為生,伏羲師蜘蛛結網捕蛾而發明了網罟,用以捕魚獵獸。另外伏羲還教人們養犧牲以充庖廚,《屍子•卷下》:“犧氏之世,天下多獸,故教民以獵。”“養六畜以充庖廚”(《史綱評要》),並將一些容易訓化的動物,如馬、牛等豢養牲畜,將牛馬做為代步工具,馱運什物,“伏養犧牲,伏牛乘馬”(《路史後記》)。

傳說伏羲還有嘗草種藥、制九針的故事,《帝王世紀》說:“伏羲畫卦,所以六氣。六俯、五藏、五行、陰陽、四時、水火升降,得以有象;百病之理,得以有類,乃嘗百藥而制九針,以拯天枉焉。”

從《通鑑外紀》“大昊命大庭氏為居龍氏造屋廬”著眼,很多人認為建造宮殿是由伏羲時期首創的。伏羲還“始制嫁娶,以儷皮為禮”(《史記補遺•三皇本紀》)。“四海之內,更造夫婦,肇有父子、君臣初建。人倫實始,其乃伏羲氏之所以基皇德也”(斑固•《東都賦》)。

傳說伏羲作甲子始有年月:“命子英為潛龍氏,造甲歷起於甲寅,日月歲時自此而生”(《路史•後記一》)。畫八卦以展民用:“伏羲坐於方壇之上,聽八風之氣,乃畫八卦”(《拾遺記》),上古伏羲時,龍馬負圖出於河,其圖之數,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伏羲則之,以畫八卦,萬物之象皆在其中。

另外,傳說琴瑟也是伏羲所造,“宓犧”作瑟,八尺二寸,四十五絃(《世本》);“瑟,庖犧所作絃樂也”(《說文》)。《世本》還說:“伏羲氏削桐為琴,面園法天,底平法地,龍池八寸通八風,風池四寸象四時,五絃象五行,長七尺二寸。”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伏羲所代表的是一個時代,一個最早蛻變為父系氏族的族群,古之無人名,亦無地名,亦無族名,伏羲太昊氏因漁獵而稱伏犧,因尚日而作太昊,人名、地名、族名均以稱之,以後其族所遷之地,均以伏羲稱之。太昊伏羲氏的崛起,為中國父系氏族制度在黃河中下游的確立,奠定了基礎,拉開了序幕。包括中國的文字及其許多的發明創造和文化意向,最早溯源於太昊時期,它起到了首開先河的作用,成為中華民族共認的以父系氏族為本質特徵的龍文化始祖。

傳說伏羲在位一百一十五年,壽一百九十有七。

在鄒城市西南30公里的東鳧山西麓,郭裡鎮爺孃廟村東,原有一座規制宏大、建築雄偉的廟宇,名羲皇廟,人稱人祖廟,俗稱爺孃廟,是古代祭祀伏羲的地方。

按《史記》伏羲為風姓,東夷部族的首領,到東周時,任、宿、須句、顓臾幾個小附庸國是他的後裔。邾國滅掉須句的第二年(前638年;即魯僖公二十二年),魯國出兵干涉。因為魯僖公的母親成風是須句人,須句是僖公的外家。魯兵曾一度趕走邾人,幫助須句復國。當年八月,邾國出師時對魯國進行報復,在升陘打敗魯國,須句最終滅亡。須句之後,成風叫她的兒子僖公在鳧山建廟,延續太昊有濟氏的祭祀。據說這就是最早的羲皇廟。。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朱承命撰修的《鄒縣誌》載:人祖廟“祀伏羲,一在縣西南隅六十里東鳧山之西麓,亙古今存。按《左傳》:周時須句風姓,司太昊有濟之祀,邾滅須句,則太昊廟祠在此方久矣。其廟歸制巍峨,簷以琉璃,象以金碧。歷代增修,金元明具有碑刻。每值上已、重九,民間至廟祈子,有求必應。俗稱爺孃廟。一廟在城南二里。”。

鳧山,史籍有載。《詩經·魯頌·閟宮》說:“保有鳧繹,遂荒徐宅”,可見其在春秋時期就很有名。因為此處盛傳著有關伏羲的佳話。鳧山有伏羲畫八卦圖,所以鳧山又有八卦山的稱法。附近有女媧煉石臺,光伏羲墓就有兩處。一處在鳧山東北,另一處在獨山以北。古籍記載下來的伏羲傳說,其主要事蹟是創制了一種象徵方法的記事符號——八卦,其次是結網教民漁獵。傳說他是人類的始祖,與其妹女媧是由天神所生的一對親兄妹,為了繁衍後代,他們採取“滾磨成親”的方法結為夫妻。伏羲在東山,女媧在西山,兩人相對著各把一扇石磨滾下來,兩磨合在一起,表示可以結為夫妻。合磨的地點在村莊以南,那片地的名字就叫“老磨臺”。 東鳧山(圖)

按伏羲女媧傳說所反映的年代,當是舊石器向新石器過渡的時代,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過渡的時代。這與附近所發現的古文化遺存也是合榫的。鳧山周圍一帶,舊、新石器時代的大大小小的文化遺址不下一二十處。表明在原始時代漫長的時期內,先民們就在這個範圍內繁衍生息。這一帶應是東夷昊部族人聚居區,而伏羲正是傳說中東夷族人的領袖。他所代表的部族是以龍為圖騰崇拜的部族,中華民族被稱為龍的傳人,即與此有關。伏羲作為東夷族的領袖,“任、宿、須句、顓臾”風姓四小國的始祖,在他的“領地”山東有廟祀三處,而以鳧山羲皇廟創建最早、規制最大。最早的碑刻記載在五代後唐明宗長興二年(931年),也是重修。元朝於欽《齊乘》雲“鳧山……古有伏羲廟……實司太昊之祀,鄒魯有廟是也。”元朝《重修伏羲廟碑記》說:“當時廟斯山麓,亙古今存。”可見鳧山之有伏羲廟已相當的久遠了。

伏羲廟經歷代多次維修,形成東、中、西三路,殿、廡、閣、樓一百餘間,佔地面積3萬多平方米的古建築群。中軸線上,南向正門三楹。向北正中為禮門,再北是主題建築羲皇殿,五楹三進,歇山轉角飛簷斗拱式結構,綠琉璃瓦覆頂,前廊下六根高浮雕雲龍石柱,雲氣間尚雕有雷公、雲母等神話人物,雕刻精美,為元大德年間(1297——1307年)刻制。殿內神龕中羲皇金像巍峨,著帝王冕旒。殿前東、西廡各十間,供奉道教塑像。殿後為媧皇殿,供奉“人祖奶奶”女媧像,仿原始社會的樣子,全體赤裸,僅腰間遮樹葉短裙,姿態生動。據說中國古代雕塑,裸體者屈指可數,但此處男女塑像都赫然赤裸。可能與伏羲女媧繁衍後代、生殖崇拜有關。東西跨院各有關聖殿、送子娘娘殿、華佗廟、梳妝樓等建築。廟中碑刻百餘塊,多為重修祭祀碑、詩詞贊詠碑。廟內古柏300餘株,多為唐、宋時載植,最大直徑3米左右,“鳧嶺古柏”為古鄒城十二景之一。。

中央二門以外有金水橋,橋外有一條東西向的大路,越過東西兩跨院,各開一門通廟外。東名東華門,西名西華門。形式與名稱都模仿皇宮。因為供奉是“皇帝”。所謂“三皇”,歷來說法不一。在六種說法中,有四種說法有伏羲;按《風俗通義·皇霸篇》引《春秋緯運鬥樞》及司馬貞《補三皇紀》的說法,伏羲、女媧都在其內,便佔了三分之二。。

羲皇廟有古老的廟會,會期是每年的夏曆三月初三和十月初一。屆期有數百里的香客,專程前來祈福求子。人祖殿及其他各殿堂俱皆香菸繚繞。會上客商雲集,買賣興隆。尤其藥材市上,血山根(學名丹參)堆積如山,人們整筐整筐的購買。這一點也與人類繁衍有關。。

可惜這座古老、宏偉的廟宇,1929年,被西北軍閥部隊梁冠英部一把火而焚燬。後又經大鍊鋼鐵和“文化大革命”運動,樹木與石碑,刨的刨,砸的砸,以至成為一片廢墟。其廢址已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從遺址尚兀立著的幾根石柱和碑碣,亦可窺當日廟宇盛大之一斑

爺孃廟的傳說

“東鳧山、西鳧山,天連水來水連天,多暫哭到洪水乾,洪水乾了立人煙。”這是現在鳧山一帶人民流傳的一首歌謠,也是大約早在6000年前,魯南一帶地理環境的真實寫照。 在鄒城市西南部,橫亙著連綿起伏的鳧山山脈,在山的中段有一座“爺孃廟”,又稱“伏羲廟”,廟裡有一個關於人類起源的傳說故事。

傳說中伏羲是對華夏文明作出過卓越貢獻的神話人物,有關他的傳說,最具神秘色彩的便是他的成婚。早在遠古洪荒時代,有一家夫妻倆都給人扛活累死了,留下一雙十五、六歲的兒女,便是伏羲和女媧。這姐弟倆無家無業,就到村外一個大石龜旁邊安身,白天靠挖野菜充飢,晚上就依偎在石龜身旁過夜。過了些日子,老石龜說話了:“你們要多煮點野菜,也給我些吃。”姐弟倆聽了老石龜的話,每天寧願自己少吃點,也缺不了老石龜的。一天半夜子時,老石龜對姐弟倆說:“明天世上將有大災大難,你倆千萬別離開我半步。”果然,第二天烏雲滾滾,狂風大作,天黑得象鍋底似的,伸手不見五指,霎時大雨傾盆,象搬起井筒往下倒一樣。一轉眼,天塌地陷,洪水氾濫,到處是一片汪洋,天水相連。這時,老石龜把大嘴一張,說:“快到我肚裡來吧。”姐弟倆進了石龜肚裡,一看裡面存有好多煮熟的野菜,餓了就吃。老石龜帶著他們在水裡鳧呀鳧,不知鳧了多少日子,這天來到一座大山上,老石龜說:“到地方啦,你們快出來吧。”姐弟倆爬出來一看,已來到一座大山頂上,四處全是茫茫大水,一片汪洋,沒有一個人影,無人無畜,沒有樹木也沒有莊稼,更沒有花草蟲魚,姐弟倆心裡淒涼難過,鼻子一酸嚎啕大哭起來,老石龜又說啦:“你們也別哭了,現在這個世界上就只還有你姐弟二人,你們要挺起精神來,今後還要靠你們倆創造一個新的世界,繁衍後代。”老石龜說完話就把肚裡存放的野菜吐出來就不見了。

姐弟倆哭了一陣,沒啥法,只好在山上轉悠,餓了就吃點老石龜留下的野菜。幾天後,洪水退去了,兩人從山上來到山下,住在一個石洞裡,後來又開了點荒地,採了點野穀子種上,慢慢地就有飯吃了,日子也好過啦。一天,來了一個道人,弟弟問:“道長尊姓大名?從何而來?”老道說:“我姓石,道號龜子,不瞞二位,當初鳧水帶你們來此地的便是貧道。”二人一聽是救命恩人,就雙膝跪下謝恩。道人說:“你們也不要謝了,我今奉玉皇大帝的旨意,叫你們結為夫妻,以繁衍後世。”姐姐一聽刷地一下臉紅到了耳根子,說:“道長說別的都行,這一點確實不能從命。”弟弟也說:“俺是親姐弟怎能成親呢?”道人說:“這樣吧,這裡有盤石磨,姐姐一個底棋,弟弟一個上棋,姐姐上西山,弟弟上東山,把磨棋往下滾,如兩棋磨能滾到一處相對,你們就成婚,對不上就不成婚,你們看怎麼樣?”姐弟倆心想:這麼高的山,怎麼能滾到一處呢?說:“那行”,兄妹倆便各自拿了一個大磨盤分別爬上東、西山,從不同的方向往下滾,開始兩扇磨一個向東、一個向西,但到山下兩扇磨卻改變了方向,在兩山之間窪地處兩個磨棋象吸鐵石吸的一樣,自動滾到一處,然後合為一盤磨。道人說:“這無話可說了吧。”姐弟二人知是天意只好答應,老道人插草為香叫他倆拜堂成了親。姐弟倆成親後,用草木搭了茅草屋,過起了日子,生了許多兒女,人類從此得以延續,成為我們的祖先。

在當時鳧山一帶有風姓伏羲部落和女媧部落,因而,其山為伏山。後來,由於海水退後殘留大片沼澤地,多鳧鳥棲居,人們便把石龜鳧水落腳的山取名為鳧山,山雖不高,但在洪水氾濫時是原始人生活的中心,是人祖的故鄉。後又在姐弟倆居住的山洞前建造了一座廟,起名為爺孃廟,又稱伏羲廟,廟旁的村莊也就叫做爺孃廟村了

兩城伏羲廟

伏羲廟坐落在微山縣兩城鄉陳莊村東面

伏羲即太昊,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人物,是古夷人(人類)想象中的祖先,風姓;風即鳳凰的鳳,就是說太昊是以鳳凰作為圖騰崇拜的。相傳人類由他和女媧氏兄妹相婚而產生的,其出於古泗河之濱的承匡(今兩城鄉駐地西有匡城已沒於湖)傳說中的太昊對人類貢獻很大。 太昊死後,葬於高平(今微山縣兩城)。揹負崢嶸挺秀的鳳凰山(亦稱畫卦山),懷抱碧波萬頃的獨山湖。陵後有‘六合泉’、‘聖母泉’等諸泉。湖光山色相映,環境幽雅秀麗。陵上為平面,建有伏曦聖祖廟,前有三聖殿,後有女媧殿,另有鐘樓、鼓樓等,此廟創建已無法考正了。據《魏書,地形態》載:“高平,二漢屬山陽有恍水,千秋城、齊城、高平山,水雀山、伏曦廟等。”可見伏曦廟再二漢已有之,魏時已將它作為名勝記載了。歷史上又曾多次對其修復,並均有記載。如:“唐長興年間(公元930—933)年重修,金大定年間(1161—1190年)再修。現在的伏曦廟為明清時期保存的遺蹟,現代的人曾加以維護,但規模並不是多大。

《易.繫辭傳》上說:“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仰視象於天,俯視法於地-----於是始做《八卦》,相傳即出於其製做。(現伏曦廟附近亦有畫卦山)伏曦還教民結網,從事漁獵畜牧。另外《屍子》亦說:“伏曦之世,天下多獸,故教民以獵。”在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歷史上,也有這樣的傳說:“有巢氏構木為巢、燧人氏鑽木取火,伏曦氏馴養百獸,神農氏嘗百草、播五穀。”隨著經濟、文化的進步,婚姻形態也發生了向一夫一妻制的轉化,傳說也歸功於太昊。《通鑑外傳》記載;“上古男女無別,太昊始制嫁娶。”另外,同伏曦相關的有女媧、少昊的傳說。

附註:

中國古代典籍中的伏曦、大皓、太昊、伏犧、皇曦、包犧氏皆為一人,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古夷人(人類)想象中的祖先,風姓,可見太昊以鳳凰作為圖騰崇拜,相傳人類由他和女媧氏兄妹共同創造,並且對人類貢獻極大。

《易·繫辭傳》上說:“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仰視象於天,俯視法於地——於是始做《八卦》(現伏曦廟附近亦有畫卦山)。

伏曦還教民結網,從事漁獵畜牧,《屍子》“伏曦之世,天下多獸,故教民以獵。另有傳說“有巢氏構木為巢、燧人氏鑽木取火,伏曦氏馴養百獸,神農氏嘗百草、播五穀”。

婚姻形態向一夫一妻制的轉化,傳說也歸功於太昊,《通鑑外傳》記載“上古男女無別,太昊始制嫁娶”。


華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首——伏羲

彭慶濤,男,1958年生。彭門創作室冠名導師,文博專家,原曲阜孔子博物院資料研究室主任。被聘為曲阜市文史館員、中國孔子基金會全球祭孔聯盟顧問、中國孔子研究院特聘研究員、齊魯理工學院兼職教授、濟寧市政協文史委研究員、曲阜市政協文史委研究員等。社會兼職:中國秦漢史研究會會員、中國農戰史研究會理事,山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江蘇省項羽文化研究會理事、黽學書院藝術學術委員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