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王孫思邈住過的山孕育出千種藥膳,湖南這座小城的百姓做菜太“野”了

藥王孫思邈住過的山孕育出千種藥膳,湖南這座小城的百姓做菜太“野”了

人間有味是清歡。唯有愛和美食不可辜負。

在旅途中,想要融入一座地方,最好就是去嚐嚐屬於這個地方味道的美食。

在婁底漣源這片土地,山、水、人,造就了這裡獨特的珍饈與飲食文化。


讓舌尖來一場奇妙的旅行。讓味覺做我們足跡的見證。

尋味于山


“龍山無閒草,識得都是寶。”漣源沒有海味,卻有山珍。其中最著名的便是產自龍山的藥膳。


相傳,龍山曾經是藥王孫思邈煉丹、修煉之所。龍山中草藥品種繁多,據全國第四次中藥材重點縣市普查,龍山有中藥材2384種,包括靈芝、人參、天麻、何首烏等珍貴藥材。

藥王孫思邈住過的山孕育出千種藥膳,湖南這座小城的百姓做菜太“野”了

豐富的中草藥資源造就了龍山的藥膳文化,藥膳即是中藥入膳,就是食療,根據一年春夏秋冬四季和具體的身體毛病,龍山有一千多個藥膳方子,並且家家戶戶都有幾個拿手的藥膳。

在龍山,哪怕一道看似普通的山藥燉排骨也並不簡單。這道菜選用的野山山藥來自龍山深處,它的形狀與市面上細長的山藥全然不同,短短的,形狀倒更像農家種的“腳板薯”,口感更加糯軟,入口即化,而藥用價值更高。

藥王孫思邈住過的山孕育出千種藥膳,湖南這座小城的百姓做菜太“野”了

更為難得的天麻燉乳鴿,其中的野生天麻在龍山是一種極為難得的藥材,當地人說,天麻與乳鴿中的蛋白質、膳食脂肪在溫火中慢慢融合,不僅湯的味道極為鮮美,更有安神補腦、益氣補血、提高記憶的功效。

藥王孫思邈住過的山孕育出千種藥膳,湖南這座小城的百姓做菜太“野”了

除了藥膳,龍山還有藥酒、藥茶。藥酒是龍山自產米酒與中草藥的結合,藥茶則是龍山高品種高山雲霧茶葉與龍山中草藥有機結合的保健茶。

龍山盛產竹。站在嶽坪峰向下觀望,漫山遍野的翠竹讓人賞心悅目。在這裡,和竹相關的飲食文化也極為豐富,不僅有爽口的幹筍,更有竹筒雞、竹筒飯、竹筒排骨等特色美食。

竹筒飯,只用提個名字,彷彿已經聞到了沁人心脾的清香。


用粳米或糯米為原料,配臘肉、紅棗等為輔料,放進新鮮的粉竹或山竹鋸成的竹筒中,加適量的水,再用錫紙將竹筒口堵嚴,放在溫火上慢慢翻烤。“滋滋滋”,不消20分鐘,一股股濃濃的鮮香味兒從竹筒冒出。竹筒表層燒焦時,飯就熟了。


劈開竹筒,米飯被竹膜所包,香軟可口,香竹的清香和米飯的甜意撲鼻而來……

藥王孫思邈住過的山孕育出千種藥膳,湖南這座小城的百姓做菜太“野”了

除了竹筒雞、竹筒飯,還有竹筒排骨,竹筒系列的美食吸引了大量“吃貨”。甚至還有不少野菜也成為了人們餐桌上的珍品,木槿花、牛夕葉、糯米菜、野芹菜,或清炒、或開湯,無需太多佐料,最簡單的做法,便可換來最鮮美的味道。

藥王孫思邈住過的山孕育出千種藥膳,湖南這座小城的百姓做菜太“野”了

在龍山的秀美山水中品嚐獨特的美食,婁底的帶勁和鮮甜,都在你的舌尖上。

識味於水

在款款東流的湄江兩岸,擁有獨一無二的湄江景觀,更有“欲識湄江美,必食湄江魚”的說法。

藥王孫思邈住過的山孕育出千種藥膳,湖南這座小城的百姓做菜太“野”了

正宗的湄江魚的烹飪方式很獨特。如果你去往在湄塘村,幸運地話可以見到煮湄江魚的老師傅的精湛手藝。

師傅先將新鮮紅辣椒段爆炒一會,再加入當天熬製好的骨頭湯,在湯沸騰時倒入新鮮的湄江魚,讓湄江魚在濃稠的湯汁中盡情地翻滾一陣後,撒上一點紫蘇和蔥花便出鍋了。

藥王孫思邈住過的山孕育出千種藥膳,湖南這座小城的百姓做菜太“野”了

在龍山北麓,有一個白馬鎮。白馬鎮有白馬湖。白馬湖煙波浩淼,宛若一顆晶瑩閃亮的綠瑪瑙,鑲嵌在這鬱鬱蔥蔥的崇山峻嶺之間,它潤綠了兩岸的山,也養育了水裡的美味。

藥王孫思邈住過的山孕育出千種藥膳,湖南這座小城的百姓做菜太“野”了

與湄江魚不同,色香味俱全的白馬全魚席可以給你不一樣的體驗!

“黃刺古”“千辣古”“苦閉精”“黃尾子”“藍尾子”(均為音譯)等等,漣源人一聽到這些魚的名字肯定會倍感親切,遊客聽到也會覺得很有意思!

在白馬湖,不僅有這些鮮美的小河魚,更有銀魚、桂魚等“高大上”的魚種。所以說,來到白馬水庫,吃魚是必須的。

藥王孫思邈住過的山孕育出千種藥膳,湖南這座小城的百姓做菜太“野”了

在白馬水庫附近的農戶家中幾乎都會熏製特有的白馬乾魚,從水庫中打撈上來的新鮮的“翹尾巴”“黃尾子”等常見魚種經過醃製、鋸木灰燻黃、烘乾等步驟,便成為了香氣四溢的白馬乾魚。

這些純手工熏製的乾魚用當地的紅辣椒一炒,便是餐桌上人人都愛的下飯菜。

藥王孫思邈住過的山孕育出千種藥膳,湖南這座小城的百姓做菜太“野”了

知味於人


樸實的漣源人,他們用勤勞的雙手,創造出了獨一無二的漣源味道。

都說“南粉北面”,意思是北方的面、南方的粉最地道。作為普通大眾最鍾愛的食品之一,南粉在市場上隨處可見,品種以米粉和紅薯粉居多。而漣源的麵食亦有時間沉澱下來的美味。

藥王孫思邈住過的山孕育出千種藥膳,湖南這座小城的百姓做菜太“野”了

漣源盛產紅薯粉絲,尤以斗笠山甘溪和六畝塘毛坪一帶為盛。相傳在古代,漣源“南粉”屬皇家貢品,尋常百姓家難得一嘗。

如今,這原本只屬於皇朝宮廷的美食端上了老百姓的餐桌,用南粉、幹黃花等加時蔬做成的南粉合菜是婁底十大地方特色菜之一,是漣源人最喜愛的菜餚。

藥王孫思邈住過的山孕育出千種藥膳,湖南這座小城的百姓做菜太“野”了

在六畝塘鎮的毛坪村,每年的冬季,村民們就會沿襲著南粉古老的製作方法制作紅薯粉絲。

當溫暖的陽光慵懶地灑落村莊,家家戶戶的院落裡、大門前、屋頂上,一排排長長的、透亮的粉絲煞是好看。

因為純手工製作,無任何添加劑,毛坪粉絲色澤透亮、口感彈軟、筋道足,且不易煮爛,儘管比別的地方生產的粉絲要貴上幾塊錢一斤,但每年前來毛坪村購買粉絲的人絡繹不絕,有的甚至提前預訂。

藥王孫思邈住過的山孕育出千種藥膳,湖南這座小城的百姓做菜太“野”了

喜歡吃麵食的,則一定不要錯過藍田鎮的一碗麵。

藍田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地方,同樣,這裡的美食也歷經了時間的洗禮。漣水河從城中流過,藍溪橋橫跨兩岸,在橋南頭就有一家“藍溪橋面館”。

藥王孫思邈住過的山孕育出千種藥膳,湖南這座小城的百姓做菜太“野”了

二兩面,些許蔥花,再加上點肉絲,用的純瘦肉,湯裡沒什麼油水,肉絲刀口整齊,麵條是這種自家制作的掛麵,又扁又細,入水稍煮即熟,面質細滑而不爛,略帶嚼勁,麵條是原汁原味,湯料也是前一天晚上熬出來的新鮮骨頭湯,油是新鮮肥肉煉成的油,除了油鹽加點蔥花,不放任何調料,就是這樣一幅傲嬌的模樣,活在藍田人的內心深處。

藥王孫思邈住過的山孕育出千種藥膳,湖南這座小城的百姓做菜太“野”了

店裡只有兩樣麵食,一個是肉絲麵,一個是“吊”,“吊”是一半面條一半餛飩,又被稱之為“龍虎鬥”,如果覺得肉絲麵太素,你還自己可以去橋邊的市場買點肉或豬肝,到麵館來加工。

藥王孫思邈住過的山孕育出千種藥膳,湖南這座小城的百姓做菜太“野”了

無論是生活在這座古城,還是身處異鄉,藍溪橋面館都是幾代藍田人抹不掉的記憶。在藍田人的心中,橋和麵已成為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來到橋邊,吃一碗麵,或許是因為一種習慣,或許吃的是一種鄉情。

圖片 | 漣源文旅局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