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工作集體學習觀摩活動在青舉辦

11月13日,山東省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工作集體學習觀摩活動在青島市李滄區舉辦,活動旨在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落實全省民政工作會議部署要求,交流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經驗,分析面臨的形勢,推動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高質量發展。

我省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工作集体学习观摩活动在青举办
我省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工作集体学习观摩活动在青举办

省民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馮建國出席活動並講話。青島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哲,李滄區委副書記、區長張友玉分別致辭。

我省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工作集体学习观摩活动在青举办我省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工作集体学习观摩活动在青举办

各市民政局分管負責同志和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科(處)長,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實驗區民政局有關負責同志、青島市各區(市)及菏澤市部分縣(市、區)民政局分管負責同志和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科科長參加活動,現場觀摩青島市李滄區世園街道上流佳苑社區和九水街道延川社區,學習李滄區加強社區精細化治理與精準化服務工作成果。並召開村(居)民自治和城鄉社區治理工作座談會,濟南、青島等16地(市)進行交流發言。

我省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工作集体学习观摩活动在青举办我省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工作集体学习观摩活动在青举办

馮建國說,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工作是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環節,事關黨的執政基礎、事關國家政權安全、事關群眾切身利益。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工作中將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改革創新作為重要原則,做好社區減負增效、創新實驗區建設、優秀工作法總結推廣、“一窗受理、全科服務”模式試點、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等城鄉社區治理重點工作,以加強村委會班子建設、健全城鄉社區協商、做好村規民約和村務公開工作等為著力點做好基層民主建設工作。

馮建國說,各級民政部門要聯繫本地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工作實際,深入研究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的整體思路和具體措施,把會議精神轉化推進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務實舉指和實在成效,奮力開創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工作新局面。

我省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工作集体学习观摩活动在青举办
我省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工作集体学习观摩活动在青举办

通過觀摩學習,參加活動人員認為,目前推動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工作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一定要乘勢而上,切實加強社區治理,打牢基層政權基礎。一要加大統籌協調力度。加強對社區治理工作的領導,完善城鄉社區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形成職責明確,齊抓共管,共同推進社區治理新機制。二要深化基層協商共治工作,貫徹落實民政部關於深入推進城鄉社區協商工作的通知,紮實推進城鄉社區協商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要堅持“協商於民、協商為民”,以擴大有序參與、推進信息公開、加強議事協商、強化權力監督為重點,構建起廣泛多層制度化的社區協商機制。三要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要適應新時期加強城市社區治理的需要,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的專業化社區工作者隊伍,通過提高社區專職工作者薪酬待遇,激發社區專職工作者的職業自豪感和工作積極性。四要推進社區信息化建設。目前,山東省正在推進“數字山東”建設,各地市也在跟進。要加強全省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設施和智慧社區信息系統,整合各部門的數據資源,建立共享平臺,為社區信息化提供技術支撐。五要加大對基層民主制度建設研究。推動村(居)民自治,建立一套規範性基層民主制度,要圍繞基層黨組織組織行使協商、決策,研究重大問題,特別要在發揮村(居)民代表會議的經常性作用方面多研究些辦法措施;要圍繞村(居)委會在行使自治權利時,研究村委會執行決策的具體程序,以及村務公開等方面的制度措施;要圍繞村務監督委會員行使監督權時,研究村務監督委員會選舉產生的辦法,以及參與村級事務管理,加強監督的制度措施。

我省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工作集体学习观摩活动在青举办我省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工作集体学习观摩活动在青举办

據介紹,近年來,在省民政廳的大力指導下,在青島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青島市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工作,堅持黨建引領,不斷完善頂層設計,計劃成立以青島市委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城鄉社區治理工作領導小組,頂格推進,統籌協調、攥指成拳,形成抓社區治理的整體合力。不斷強化政策創制,以青島市委、市政府名義出臺《關於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實施意見》,強化城鄉社區治理的制度建設,新時代社區治理工作沿著規範化、法治化道路闊步前進。不斷加強人才支撐,出臺《青島市社區專職工作者管理辦法》和《青島市關於完善社區專職工作者薪酬體系的指導意見》,社區專職工作者的薪酬待遇參照事業單位工資標準執行,為社區人才發展提供良好政策環境。不斷探索實踐路徑,創辦青島社區治理學院,定向培養、培訓社區工作人員。建立城鄉社區治理專家智庫,紮實研究探討我市社區治理的新路徑。不斷釋放改革活力,在黃島區、市北區成功創建國家級社區治理創新實驗區的基礎上,積極申報市南區等五個區(市)為省級實驗區,創建社區治理實驗聚集區,區域性示範效應持續放大,改革活力充分釋放。不斷深化拓展“萊西經驗”,根據新時代的新形勢新使命,把原來的“三配套”萊西經驗不斷豐富發展為“三結合”、“五化五機制”、“三體系”,使“萊西經驗”始終保持旺盛的生機與活力。青島市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工作取得了較好成效。

抓統籌協調,著力完善城鄉社區治理體系。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於社區治理的文件精神,以青島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工作的實施意見》為抓手,逐步構建起以基層黨組織建設為關鍵,政府治理為主導,居民需求為導向,改革創新為動力的城鄉社區治理體系。推行了社區黨組織、社區居委會、社區服務站、社區社會組織、物業公司和駐區單位為主體,以社區黨建聯席會議和社區共建聯席會議為載體的社區治理模式,釐清各自職能、理順相互關係,激發內在活力,集聚各方力量治理社區。

我省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工作集体学习观摩活动在青举办
我省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工作集体学习观摩活动在青举办

抓改革試點,著力提高基層服務創新能力。緊緊圍繞加強鄉鎮政府服務能力目標任務,狠抓青島市被列為全省試點的西海岸新區張家樓鎮、膠州市李格莊鎮、萊西市河頭店鎮等3個單位,總結試點經驗在全市推廣,助推青島市鄉鎮政府服務能力水平提高。深化拓展“萊西經驗”,與青島市委組織部協同推進萊西市和膠州市行政村規模優化調整試點,依法有序調整合並行政村。以放管服改革為背景,聚焦社區服務效能,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一窗受理,全科服務” 試點,建立起 “一窗受理、全科服務”新模式,居民辦事流程全面優化,居民辦事多次跑、來回跑、多頭跑的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對社區服務的滿意度不斷提升。截至目前,萊西市861個行政村,已調整合併為142個村;膠州市已將41個行政村調整合併為16個村。

抓制度規範,著力提升基層社區治理能力。規範民主協商。出臺青島市《關於加強城鄉社區協商的意見》,將政府公共政策、社區公共事務等涉及居民共同利益的內容納入社區協商範圍,形成“有事先協商、做事多協商、大事必協商”的城鄉社區民主治理新模式。規範村務公開。出臺《青島市村務公開目錄》,明確村務公開內容、形式、時間、程序,堅持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全面完成全市《村務公開目錄》修訂任務。規範村(居)規民約。落實民政部、中央組織部等七部委《關於做好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工作的指導意見》的要求,出臺《關於做好村規民約(居民公約)修訂完善工作的通知》,在全市開展村(居)規民約、村民自治章程修訂完善工作,把推進依法治理與發揮公序良俗作用結合起來,推動健全黨組織領導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現代基層社會治理機制。規範村委會建設。出臺《青島市民政局關於認真貫徹落實魯民[2019]33號文件加強村民委員會規範化建設的通知》,對加強村民委員會規範化建設提出了具體意見,健全完善基層黨組織領導下的村民自治機制,全面落實“四議兩公開”制度。

我省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工作集体学习观摩活动在青举办

觀摩點簡介

2016年6月,李滄區啟動打造青島國際院士港,面向全球招引知名院士開展科學研究和成果轉化。三年多來,在國家、省、市、區四級聯動機制強力推動下,院士港從無到有迅速成長,成功納入國務院正式批覆的《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迅速形成百名院士集聚效應。目前已簽約引進院士108名,其中外籍院士佔86%;已有32個院士項目落地,15個項目產出47種產品。

上流佳苑社區隸屬於李滄區世園街道,共有5個小區,總共2421戶、5000餘人。2012年,社區啟用全新的社區便民服務大廳和麵積達3000餘平方米的市民中心,為居民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和更加豐富的文化生活。2014年底建成黨建智慧社區,開創了聯繫居民群眾的新方法、新途徑。2015年,社區成立了130餘人的社區志願者隊伍,每月定期為有需求的獨居老人提供志願服務。2018年6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蒞臨社區視察工作。

延川路社區隸屬於李滄區九水街道,成立於2018年初,共有13個小區,總共3601戶、7642人。社區堅持以融平臺共享家的“五融”社區工作法為指導,做到主體資源融合、社會資源融暢、服務資源融通、文化資源融匯、人才資源融洽,通過共駐、共建、共治、共享,做好社區最後一公里服務,提升居民幸福感和獲得感,打造一個現代、開放、時尚、活力、有溫度的理想延川大家庭。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薄克國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