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坛点将录】李叔同,你有才华,就可以这样任性呀!

【书坛点将录】李叔同,你有才华,就可以这样任性呀!

文|郭名高

图|网 络

十八岁那年,李叔同由母亲做主,与天津茶商之女俞蓉儿成婚。婚后,他带着妻子、母亲迁居上海。俞氏乃旧式女子,相夫教子,克己持家。二人相敬如宾,却不能琴瑟和鸣。几年后,母亲病逝,李叔同扶柩北上。办完丧事,他将妻儿安顿在天津老家,只身前往日本留学。

在日本东京,李叔同结识了房东的女儿福基。初次相见,他觉得这位女子就是自己要找的最佳模特,遂发出邀请。福基应允,尔后,两人开始频繁往来。经过一段时间合作,彼此有了感情。五年后,李叔同带着福基回到中国,将她安置在上海。在天津任教时,每逢假期,他都要赶回上海与福基团聚。后来,他又去杭州教书,周末也是在上海度过。

【书坛点将录】李叔同,你有才华,就可以这样任性呀!

李叔同书法

李叔同与福基结婚后,岳母前来看望女儿。临别时,正逢大雨。岳母想和他借一把雨伞,李叔同死活不肯,他说:“当初你女儿嫁给我的时候,并没有说过将来丈母娘要借雨伞的。”弄得岳母哭笑不得,只好淋着雨回家。

有一次,李叔同与欧阳予倩相约,早晨八点在他家会面。两人住处相距甚远,欧阳予倩因赶车而误点。到了李家,他递上名片,就在门外等候。少顷,李叔同推开窗户,对欧阳予倩说:“我和你约的是八点钟,可是你已经过了五分钟,我现在没有工夫了,我们改天再约吧。”说完,他点了一下头,关上窗户转身走了。

【书坛点将录】李叔同,你有才华,就可以这样任性呀!

李叔同画作

李叔同去听音乐会。他衣衫褴褛,却坐在正厅优等座位。留日学生韩亮侯见之甚奇,散场时与他打了个招呼。两个中国人在他乡邂逅,话就扯得稠。韩亮侯受邀去李家做客,见他住一栋漂亮的二层洋房。屋内环壁尽是书,屋角置一架钢琴。面对此景,韩亮侯误以为置身幻境,正自出神,李叔同已经换上崭新的西装,请他去附近餐厅吃宵夜。

李鸿梁走到石膏模型前要看说明卡,却挡住了在后边改画的老师李叔同。他有些不满,喊道:“跑开!”年少气盛的李鸿梁听了很不开心,回到自己的位置,将画板敲得嘣嘣响。午饭后,李叔同差人将其喊了过去。他不改常态,把李鸿梁领到房间里,关上门,轻轻地说:“你上午有点不舒服吗?下次不舒服请假好了。”随后,又将门拉开,对李鸿梁说:“你去吧,没有别的事。”

【书坛点将录】李叔同,你有才华,就可以这样任性呀!

李叔同与学生丰子恺 、刘质平

刘质平创作了一首曲子,以为不恶,将它拿给老师批阅。李叔同看罢,若有所思。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说:“今晚8时35分到音乐教室来,有话要讲。”

正值寒冬,雪飘风吼。

刘质平不畏严寒,如约到了教室,但房门紧锁,周边毫无声息。盯着黑咕隆咚的教室,他没有急着离开,顶着风雪在门前等候。十分钟后,教室的灯突然亮了,李叔同走了出来。他显得很满意,对刘质平说,你能准时赴约,还不畏严寒,这个很好!现在,你可以回去了。

后来,刘质平去日本学习音乐,因为生活拮据,向老师求援。当时,李叔同还在教书,每月105元工资。这些收入,要给上海家里留40元,再给天津老家寄25元。李叔同决定从自己的生活费中挤出20元,来承担刘质平的学习用度,直至完成学业。他和刘质平约定,这是基于师生情谊,并非借贷,将来也不必偿还。

后来,刘质平在音乐领域成就斐然,离不开李叔同的培养。

维新变法时,李叔同为自己刻了一方印:“南海康君是吾师”。他对康梁提出“老大中华非变法无以图存”的主张表示支持,却被当局视为叛逆,被迫南下避祸。

【书坛点将录】李叔同,你有才华,就可以这样任性呀!

李叔同书法

辛亥革命成功后,李家生意遭受致命打击,所开票号顷刻倒闭,百万资产随之蒸发殆尽。李叔同不为其苦,还慷慨激昂地填了一阕《满江红》,词曰:

“皎皎昆山,山顶月,有人长啸。看囊底、宝刀如雪,恩仇多少。双手裂开鼷鼠胆,寸金铸出民权脑。算此生不负是男儿,头颅好。

荆轲墓,咸阳道;聂政死,尸骸暴。尽大江东去,余情还绕。魂魄化成精卫鸟,血花溅作红心草。看从今,一担好河山,英雄造。”

1918年正月,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

福基得知后,求人带她去见丈夫。二人在西湖边上见了一面。福基苦苦相求,要他还俗,弘一不肯。看着丈夫的船只渐渐远去,她的泪水夺眶而出。

湖水氤氲,情思缠绵。

第一个叩开李叔同心扉的女子叫杨翠喜。

【书坛点将录】李叔同,你有才华,就可以这样任性呀!

杨翠喜

李叔同极爱戏曲,尤好杨翠喜。当时,杨翠喜名重津门,但凡有她的演出,李叔同每场必到。散场后,他习惯提着马灯将杨翠喜送回家。途中,李叔同和她讲戏曲的历史背景,指导她的唱腔和身段。二人往来渐密,以至坠入爱河。遗憾的是,李叔同的母亲和二哥极力反对,致使这段情缘半途夭折。

1904年,李叔同应章士钊之请,为其新著《李蘋香》写过一篇序言。由此,勾起他与这位风尘女子一段回忆。

李蘋香自幼聪慧,八岁即能作诗。当地一名宿偶然读到她的诗作,拍案赞叹:“此种警艳,当于古人遇之,至于今人,百年来无此手笔!”在李蘋香十八岁那年,因一时受困得潘某相助,后来,她谨奉母命以身相许。孰料,潘某不仅无赖,还早有妻室。原配见他另结新欢,将其赶出了家门。为了生计,潘某竟让李蘋香去做妓女。因为才艺出众,李蘋香很快在文人圈有了“诗妓”之誉,成为上海一枝花。

【书坛点将录】李叔同,你有才华,就可以这样任性呀!

李蘋香

1901年夏天,李叔同避祸沪上,与李蘋香相识。二人一见倾心,相逢恨晚。进入南洋公学后,李叔同与李蘋香往来更加频繁,只要闲暇,总要粘在一起。

李母病故后,李叔同决定东渡日本,曾作七绝四首与之告别。

得知丈夫出家后,远在天津的俞蓉儿更加悲苦。为了打发寂寞,她去刺绣学校学绣花,后来又在家中聚了几个女伴,共同切磋、学习。时日未久,又空寂下来。

俞氏1926年病逝,走的时候只有四十五岁。她一生都在等候一个人,守护一个家,至死也没能与丈夫破镜重圆。

时过世移。

弘一法师虽成了佛门弟子,却常吟哦北宋宰相韩琦两句诗:“虽渐老圃秋容淡,且看菊花晚节香。”

【书坛点将录】李叔同,你有才华,就可以这样任性呀!

李叔同画作

1938年4月,日寇某司令来访。他久仰弘一法师盛名,欲请法师用日语与他交谈。弘一坚持“在华言华”,拒用日语。该司令邀请他去日本,承诺以国师之礼奉之。弘一不屑一顾,他说:“出家人宠辱俱忘,敝国虽穷,爱之弥笃!尤不愿在板荡时离去,纵以身殉教,在所不惜!”

某日,弘一法师在用餐时,突然潸然泪下。他抬头对身边弟子说:“吾人所食为中华之粟,所饮乃温陵之水,身为佛子,于此之时,不能共纾国难于万一,为我佛如来张点体面,自揣尚不如一只狗子!狗子尚能为主守门,吾人一无所用,而犹腼颜受食,何能无愧于心?”

【书坛点将录】李叔同,你有才华,就可以这样任性呀!

李叔同书法

他在温州庆福寺闭关静修,道尹张宗祥来访。弘一不见,其师代为求情,乃言:“师父慈悲,师父慈悲,弟子出家,非谋衣食,纯为了生死大事,妻子均已抛弃,况朋友乎?乞婉言告以抱病不见客可也。”

弘一应温州居士叶青眼之请,为温陵养老院众老人开示净土法门。开讲之日,当地一要员驾临。叶青眼频繁起身招呼要员,弘一法师甚是不满,当即表示取消这次开示。叶青眼连声忏悔,他才同意第二天再讲。

法师居青岛湛山寺,市长沈鸿烈托人请其赴宴。他却征引北宋惟正禅师偈语予以谢绝:“昨日曾将今日期,出门倚杖又思惟。为僧只合居山谷,国士筵中甚不宜。”

弘一法师律己甚严,每到一处,先立三约:一、不为人师;二、不开欢迎会;三、不登报吹嘘。当然,更不接受善男信女的礼拜供养。他行事孤僻,见众人多避之。问其故,曰:以免他人施礼而生出麻烦。出家后,弘一法师先前的学生偶尔来访。学生朝他磕头行礼,他也向学生磕头回礼。

【书坛点将录】李叔同,你有才华,就可以这样任性呀!

李叔同书法

庄连福是一名基督教徒。他听说弘一法师到了福建,就想去拜会。途中,被弘一法师的弟子传贯所阻。传贯说,基督教徒不宜来听高僧演讲。弘一法师知道后,批评了传贯,责令他向庄校长道歉。传贯到了庄连福所在学校,跪地请罪。对方请他入内喝茶,传贯不肯,还说:“我是受师父之命,特地来向你们赔罪的,万万不可受你们的招待!”说罢,传贯从怀里取出师父写的四条书法作品和一本《华严经》,上前送给了庄连福。

法师在嘉兴研究律学,慕名求字者甚众。他有些为难,对旁人讲,出家就该抛弃俗业。这时,范古农就劝他:“佛法利生,本有多种随缘善巧的途径,书法又何尝不能成为弘扬佛法的一种方便呢?若能书写佛语,令人见而生喜,以种清净之因,这不正是弘扬佛法的一种途径吗?”弘一法师闻之释然,当即请人买来笔墨纸砚,从此以书引人,以字弘法。

丰子恺每请法师就座,总见他先轻摇藤椅,然后才慢慢坐下。问其故,弘一答道:“这椅子里头,两根藤之间,也许有小虫伏动,突然坐下去,要把它们压死,所以先摇动一下,慢慢地坐下去,好让它们走避。”

时隔二载,陈海量又见弘一法师。他苦恼地说:“自学佛以来,于佛法尊重之心日深。但对现实中佛门出家人难生信重,所接触者大都浊俗,也很少戒行。”法师听罢,严肃又不失慈祥地对他讲:“论人过失,殊非学佛者所宜。出家僧众,凡圣参差,既学佛未久,道力未足,无从深知其究竟,怎可随便议论?他人是否如法是他人的事,自己生起骄慢却是自己的过失,况且依佛法教义,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若能作如是观,于一切众生恭敬还怕来不及,何敢怠慢于僧宝?”陈海量闻之悦服。在送别法师的途中,二人遇到一位平常僧人,此人看起来粗拙无知,但弘一法师却上前伏地礼拜,态度甚恭。陈海量明白法师用意,心生愧疚,尔后,再不敢轻视僧众。

【书坛点将录】李叔同,你有才华,就可以这样任性呀!

李叔同绝笔

弘一法师曾作偈句:“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以其言行证之,当不虚也。

2019年11月1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