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壇點將錄】李叔同,你有才華,就可以這樣任性呀!

【書壇點將錄】李叔同,你有才華,就可以這樣任性呀!

文|郭名高

圖|網 絡

十八歲那年,李叔同由母親做主,與天津茶商之女俞蓉兒成婚。婚後,他帶著妻子、母親遷居上海。俞氏乃舊式女子,相夫教子,克己持家。二人相敬如賓,卻不能琴瑟和鳴。幾年後,母親病逝,李叔同扶柩北上。辦完喪事,他將妻兒安頓在天津老家,隻身前往日本留學。

在日本東京,李叔同結識了房東的女兒福基。初次相見,他覺得這位女子就是自己要找的最佳模特,遂發出邀請。福基應允,爾後,兩人開始頻繁往來。經過一段時間合作,彼此有了感情。五年後,李叔同帶著福基回到中國,將她安置在上海。在天津任教時,每逢假期,他都要趕回上海與福基團聚。後來,他又去杭州教書,週末也是在上海度過。

【書壇點將錄】李叔同,你有才華,就可以這樣任性呀!

李叔同書法

李叔同與福基結婚後,岳母前來看望女兒。臨別時,正逢大雨。岳母想和他借一把雨傘,李叔同死活不肯,他說:“當初你女兒嫁給我的時候,並沒有說過將來丈母孃要借雨傘的。”弄得岳母哭笑不得,只好淋著雨回家。

有一次,李叔同與歐陽予倩相約,早晨八點在他家會面。兩人住處相距甚遠,歐陽予倩因趕車而誤點。到了李家,他遞上名片,就在門外等候。少頃,李叔同推開窗戶,對歐陽予倩說:“我和你約的是八點鐘,可是你已經過了五分鐘,我現在沒有工夫了,我們改天再約吧。”說完,他點了一下頭,關上窗戶轉身走了。

【書壇點將錄】李叔同,你有才華,就可以這樣任性呀!

李叔同畫作

李叔同去聽音樂會。他衣衫襤褸,卻坐在正廳優等座位。留日學生韓亮侯見之甚奇,散場時與他打了個招呼。兩個中國人在他鄉邂逅,話就扯得稠。韓亮侯受邀去李家做客,見他住一棟漂亮的二層洋房。屋內環壁盡是書,屋角置一架鋼琴。面對此景,韓亮侯誤以為置身幻境,正自出神,李叔同已經換上嶄新的西裝,請他去附近餐廳吃宵夜。

李鴻梁走到石膏模型前要看說明卡,卻擋住了在後邊改畫的老師李叔同。他有些不滿,喊道:“跑開!”年少氣盛的李鴻梁聽了很不開心,回到自己的位置,將畫板敲得嘣嘣響。午飯後,李叔同差人將其喊了過去。他不改常態,把李鴻梁領到房間裡,關上門,輕輕地說:“你上午有點不舒服嗎?下次不舒服請假好了。”隨後,又將門拉開,對李鴻梁說:“你去吧,沒有別的事。”

【書壇點將錄】李叔同,你有才華,就可以這樣任性呀!

李叔同與學生豐子愷 、劉質平

劉質平創作了一首曲子,以為不惡,將它拿給老師批閱。李叔同看罷,若有所思。過了好一會兒,他才說:“今晚8時35分到音樂教室來,有話要講。”

正值寒冬,雪飄風吼。

劉質平不畏嚴寒,如約到了教室,但房門緊鎖,周邊毫無聲息。盯著黑咕隆咚的教室,他沒有急著離開,頂著風雪在門前等候。十分鐘後,教室的燈突然亮了,李叔同走了出來。他顯得很滿意,對劉質平說,你能準時赴約,還不畏嚴寒,這個很好!現在,你可以回去了。

後來,劉質平去日本學習音樂,因為生活拮据,向老師求援。當時,李叔同還在教書,每月105元工資。這些收入,要給上海家裡留40元,再給天津老家寄25元。李叔同決定從自己的生活費中擠出20元,來承擔劉質平的學習用度,直至完成學業。他和劉質平約定,這是基於師生情誼,並非借貸,將來也不必償還。

後來,劉質平在音樂領域成就斐然,離不開李叔同的培養。

維新變法時,李叔同為自己刻了一方印:“南海康君是吾師”。他對康梁提出“老大中華非變法無以圖存”的主張表示支持,卻被當局視為叛逆,被迫南下避禍。

【書壇點將錄】李叔同,你有才華,就可以這樣任性呀!

李叔同書法

辛亥革命成功後,李家生意遭受致命打擊,所開票號頃刻倒閉,百萬資產隨之蒸發殆盡。李叔同不為其苦,還慷慨激昂地填了一闋《滿江紅》,詞曰:

“皎皎崑山,山頂月,有人長嘯。看囊底、寶刀如雪,恩仇多少。雙手裂開鼷鼠膽,寸金鑄出民權腦。算此生不負是男兒,頭顱好。

荊軻墓,咸陽道;聶政死,屍骸暴。盡大江東去,餘情還繞。魂魄化成精衛鳥,血花濺作紅心草。看從今,一擔好河山,英雄造。”

1918年正月,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法名演音,號弘一。

福基得知後,求人帶她去見丈夫。二人在西湖邊上見了一面。福基苦苦相求,要他還俗,弘一不肯。看著丈夫的船隻漸漸遠去,她的淚水奪眶而出。

湖水氤氳,情思纏綿。

第一個叩開李叔同心扉的女子叫楊翠喜。

【書壇點將錄】李叔同,你有才華,就可以這樣任性呀!

楊翠喜

李叔同極愛戲曲,尤好楊翠喜。當時,楊翠喜名重津門,但凡有她的演出,李叔同每場必到。散場後,他習慣提著馬燈將楊翠喜送回家。途中,李叔同和她講戲曲的歷史背景,指導她的唱腔和身段。二人往來漸密,以至墜入愛河。遺憾的是,李叔同的母親和二哥極力反對,致使這段情緣半途夭折。

1904年,李叔同應章士釗之請,為其新著《李蘋香》寫過一篇序言。由此,勾起他與這位風塵女子一段回憶。

李蘋香自幼聰慧,八歲即能作詩。當地一名宿偶然讀到她的詩作,拍案讚歎:“此種警豔,當於古人遇之,至於今人,百年來無此手筆!”在李蘋香十八歲那年,因一時受困得潘某相助,後來,她謹奉母命以身相許。孰料,潘某不僅無賴,還早有妻室。原配見他另結新歡,將其趕出了家門。為了生計,潘某竟讓李蘋香去做妓女。因為才藝出眾,李蘋香很快在文人圈有了“詩妓”之譽,成為上海一枝花。

【書壇點將錄】李叔同,你有才華,就可以這樣任性呀!

李蘋香

1901年夏天,李叔同避禍滬上,與李蘋香相識。二人一見傾心,相逢恨晚。進入南洋公學後,李叔同與李蘋香往來更加頻繁,只要閒暇,總要粘在一起。

李母病故後,李叔同決定東渡日本,曾作七絕四首與之告別。

得知丈夫出家後,遠在天津的俞蓉兒更加悲苦。為了打發寂寞,她去刺繡學校學繡花,後來又在家中聚了幾個女伴,共同切磋、學習。時日未久,又空寂下來。

俞氏1926年病逝,走的時候只有四十五歲。她一生都在等候一個人,守護一個家,至死也沒能與丈夫破鏡重圓。

時過世移。

弘一法師雖成了佛門弟子,卻常吟哦北宋宰相韓琦兩句詩:“雖漸老圃秋容淡,且看菊花晚節香。”

【書壇點將錄】李叔同,你有才華,就可以這樣任性呀!

李叔同畫作

1938年4月,日寇某司令來訪。他久仰弘一法師盛名,欲請法師用日語與他交談。弘一堅持“在華言華”,拒用日語。該司令邀請他去日本,承諾以國師之禮奉之。弘一不屑一顧,他說:“出家人寵辱俱忘,敝國雖窮,愛之彌篤!尤不願在板蕩時離去,縱以身殉教,在所不惜!”

某日,弘一法師在用餐時,突然潸然淚下。他抬頭對身邊弟子說:“吾人所食為中華之粟,所飲乃溫陵之水,身為佛子,於此之時,不能共紓國難於萬一,為我佛如來張點體面,自揣尚不如一隻狗子!狗子尚能為主守門,吾人一無所用,而猶靦顏受食,何能無愧於心?”

【書壇點將錄】李叔同,你有才華,就可以這樣任性呀!

李叔同書法

他在溫州慶福寺閉關靜修,道尹張宗祥來訪。弘一不見,其師代為求情,乃言:“師父慈悲,師父慈悲,弟子出家,非謀衣食,純為了生死大事,妻子均已拋棄,況朋友乎?乞婉言告以抱病不見客可也。”

弘一應溫州居士葉青眼之請,為溫陵養老院眾老人開示淨土法門。開講之日,當地一要員駕臨。葉青眼頻繁起身招呼要員,弘一法師甚是不滿,當即表示取消這次開示。葉青眼連聲懺悔,他才同意第二天再講。

法師居青島湛山寺,市長沈鴻烈託人請其赴宴。他卻徵引北宋惟正禪師偈語予以謝絕:“昨日曾將今日期,出門倚杖又思惟。為僧只合居山谷,國士筵中甚不宜。”

弘一法師律己甚嚴,每到一處,先立三約:一、不為人師;二、不開歡迎會;三、不登報吹噓。當然,更不接受善男信女的禮拜供養。他行事孤僻,見眾人多避之。問其故,曰:以免他人施禮而生出麻煩。出家後,弘一法師先前的學生偶爾來訪。學生朝他磕頭行禮,他也向學生磕頭回禮。

【書壇點將錄】李叔同,你有才華,就可以這樣任性呀!

李叔同書法

莊連福是一名基督教徒。他聽說弘一法師到了福建,就想去拜會。途中,被弘一法師的弟子傳貫所阻。傳貫說,基督教徒不宜來聽高僧演講。弘一法師知道後,批評了傳貫,責令他向莊校長道歉。傳貫到了莊連福所在學校,跪地請罪。對方請他入內喝茶,傳貫不肯,還說:“我是受師父之命,特地來向你們賠罪的,萬萬不可受你們的招待!”說罷,傳貫從懷裡取出師父寫的四條書法作品和一本《華嚴經》,上前送給了莊連福。

法師在嘉興研究律學,慕名求字者甚眾。他有些為難,對旁人講,出家就該拋棄俗業。這時,範古農就勸他:“佛法利生,本有多種隨緣善巧的途徑,書法又何嘗不能成為弘揚佛法的一種方便呢?若能書寫佛語,令人見而生喜,以種清淨之因,這不正是弘揚佛法的一種途徑嗎?”弘一法師聞之釋然,當即請人買來筆墨紙硯,從此以書引人,以字弘法。

豐子愷每請法師就座,總見他先輕搖藤椅,然後才慢慢坐下。問其故,弘一答道:“這椅子裡頭,兩根藤之間,也許有小蟲伏動,突然坐下去,要把它們壓死,所以先搖動一下,慢慢地坐下去,好讓它們走避。”

時隔二載,陳海量又見弘一法師。他苦惱地說:“自學佛以來,於佛法尊重之心日深。但對現實中佛門出家人難生信重,所接觸者大都濁俗,也很少戒行。”法師聽罷,嚴肅又不失慈祥地對他講:“論人過失,殊非學佛者所宜。出家僧眾,凡聖參差,既學佛未久,道力未足,無從深知其究竟,怎可隨便議論?他人是否如法是他人的事,自己生起驕慢卻是自己的過失,況且依佛法教義,一切眾生,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若能作如是觀,於一切眾生恭敬還怕來不及,何敢怠慢於僧寶?”陳海量聞之悅服。在送別法師的途中,二人遇到一位平常僧人,此人看起來粗拙無知,但弘一法師卻上前伏地禮拜,態度甚恭。陳海量明白法師用意,心生愧疚,爾後,再不敢輕視僧眾。

【書壇點將錄】李叔同,你有才華,就可以這樣任性呀!

李叔同絕筆

弘一法師曾作偈句:“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以其言行證之,當不虛也。

2019年11月1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