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的創業有一種思維叫從成功走向成功

創業者的成功都是累積的結果。所有的成就都是由無數個小成果累積而成的,這就是從成功走向成功的思維。我們經常說步步為營,為了更好的理解從成功走向成功,這個詞應該叫步步為贏!每一步都要走好走的紮實!

新時代的創業有一種思維叫從成功走向成功

我們以前說命和運氣,看到身邊人成功了,我們就會說,這是運氣好。真的是這樣嗎?絕對不是的,任何的成功背後都其累積!任何的果都有因!同樣創業也是如此。奇虎360的創始人周鴻禕,04年做到雅虎中國總裁,06年做奇虎360董事長。他說:先做好員工再能創好業。其實他傳達的就是從成功走向成功的思維!

我們再看:拼多多的創始人黃錚,80年人,2018年按照胡潤研究院公佈的最新胡潤百富榜,黃錚934.3億元的身價將排在第15位,超過了蘇寧張近東的930億元、京東劉強東的700億元。黃錚成為步步高段永平的門生,在2006年,段永平以62萬美元的高價拍得了巴菲特午餐,當時,段永平就帶上了黃錚一起與巴菲特交流。走進谷歌,認識了李開復,並在谷歌上市得到了幾百萬美元,然後是網易丁磊把黃錚帶到互聯網大佬圈,拼多多又得到騰訊馬化騰的支持。這就是黃錚從成功走向成功的一步步的紮實。把每一件事做成功,才有了拼多多的成功!

從成功走向成功是一種思維,是積累的思維,人生要學會積累。什麼是積累?就是從走好第一步開始,腳踏實地,人生就是一步一步。

新時代的創業有一種思維叫從成功走向成功

我們看為什麼現實中,那麼多的人一事無成或者是一直失敗呢?

究其就有一點原因:就是機會思維。主要有兩種人:

一種是感嘆世界上沒有機會,抱怨自己的命不好,實際上是人的思維出現了錯誤,這樣的人整天期待著運氣的出現,不設計自己的人生,也不去珍惜當下工作,整天抱怨。這種人不會行動,只會等待。

還有一種是滿眼都是機會,看到什麼都是機會,從來不考慮自己的能力和積累,就去抓機會,然後就是失敗了,失敗之後還激勵自己下次一定可以,就這樣像個小強一樣反覆的抓機會、失敗、換機會。

我有一個朋友,我認為他的人生愛好就是創業,現在創的妻離子散,就快家破人亡了!他還挺勵志,說:“人生就應該折騰,未來成功一定屬於我”。這就是病啊!我狠狠地批評了他:“未來成功屬不屬於你,但是病一定屬於你!你不要再期待未來的成功了,把現在這一件做好做成功,行不行?”。他竟然告訴我:“這個行業不行了,都tmd價格戰,沒有利潤,我選的合夥人是個笨蛋,啥都不會。我現在看上一個項目,真的非常好,你給我點意見”。這病是不是很熟悉,身邊多不?

我們分析這兩種人,第一種其實不用分析了,我們主要分析第二種人,因為第二種人是絕大多數創業的真實寫照。我們看看第二種人的問題出在哪?

就是思維的問題:這種人思維比較活躍,做事,不是集中所有精力把當下的事做好做成功,而是一直盯著機會?當下的事情沒有做好時,不是向內思考而是向外看。自己的問題不解決換再多的行業、有再多的機會都無濟於事,就像一個人不會游泳,換游泳池是沒有用的。這就是很多人從來不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也不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用同樣的思維去思考,用同樣的行為去行動,卻還期待著人生的結果有所改變,這等同於白日做夢。

新時代的創業有一種思維叫從成功走向成功

其實,這種人的思維是從失敗走向成功的思維,也是不負責任的幻想家。這類思維的人其實是自我滿足又自我傷害的人,自我滿足就是他不去思考做這件事失敗的原因,而是把原因歸結到其他要素,然後再去期望下一次的成功。自我傷害是每一次都是一樣的結果,最後一生一事無成。

從失敗走向成功的人,信奉的是失敗是成功之母的名言,這種思維是非常致命的。也會有人說那些現在有光環的企業家不都是從失敗走向成功的嗎?那麼我要告訴各位同學的是,是的,有一大批都是,但是時代不同了,那個時候對創業者的要求很低,因為中國改革開放之初,產品匱乏,只要你有膽就能成功,後來是有膽識才可以成功,再後來創業有背後的資源才行,而今天的中國商業環境變了,對創業的要求高了,不單是膽識,還有知識,還有資源,還有......這個時代絕對不是從失敗走向成功的思維能夠生存的。

新時代的創業有一種思維叫從成功走向成功

所有的創始人們,我們不能有“從失敗走向成功”的思維,一定要有成功走向成功的思維。如何從成功走向成功呢?你就要做到以下3點:

第一是:深耕,縱和橫,縱就是深度,橫就是寬度,這個時代越來越細分,創始人就要學會找到一個細分領域,深耕成為專家,這個時候就要學會捨得,抓住一個機會,死磕到底。

第二是:積累,如何積累呢?

第一、跟著有成果的人幹。你可以成為成功者的代理公司、分公司,這樣你就可以少走很多彎路,學習到很多的經驗。華為就是做代理起家的。

第二、和有成果的人合作。你可以讓自己和其他的公司成為戰略合作伙伴,更或者是走進一個圈子,這樣就可以與有成果的人並肩前行。

舉例:中國的汽車製造技術在之前是很落後的,現在呢,中國的汽車產業逐漸崛起,就來自於合作,在合作的同時,提升了技術能力。

第三、讓有成果的人為我所用。這一點可以體現在用人上,多用成功公司出來的員工,這些人有經驗。也可以用他人的技術和能力。

舉例:如果你需要技術,你就可以用中科院的專家進行技術研發,合作的形式特別多,包括聯營,購買等等。我們看到現在很多國外企業也拿出自己的技術為中國代工。

第三是:思考,這個時代太缺這個東西了,因為社會進步太快,經濟發展太迅速,人太浮躁了。創始人要學會思考,因為這個能力很寶貴。

新時代的創業有一種思維叫從成功走向成功

到此總結:在新時代的商業環境下創業,創業者要成功就必須有從成功走向成功的思維,因為從成功到成功如魚得水;從失敗到成功一生必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