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于谦成功的北京保卫战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于谦成功的北京保卫战



土木堡之变是明军空前的惨败,堂堂一国之君竟然沦为了阶下囚,这是自元明战争爆发以来的第一次。虽然明军过去曾多次攻克过蒙古人的首都,但毕竟没有直接在战场上捉获过蒙古人的最高领袖,故此,当明英宗被捉的消息传回来,明朝军民心理上所受到的巨大震撼是可想而知的。在这个人心惶惶的时候,皇太后连忙让明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钰监国。郕王在右都御史陈鉴、给事中王竑、兵部侍郎于谦等人的支持下铲除了王振在朝中的余党,平息了众怒,接着召集群臣商议战守之事。

那时北京城内留守的部队已不足十万,基本上是老弱之辈,而且武器装备严重不足,仅十分之一的人有盔甲。很多大臣对能否守住京城并无信心,此刻纷纷在朝堂之上放声痛哭,手足无措,不知所为。

侍讲徐珵在群臣中有点名气,他号称足智多谋,对天文、地理、阴阳方术之书深有研究,故此,太监金英专门召徐珵来到郕王之前问计。谁知徐珵语出惊人,他公开主张放弃北京,并宣扬道:“天命已去, 请迁都于南方以消除灾难。”徐珵的建议是真诚的,他深信此举有利于国家,甚至早已提前把自己的老婆送到了南方。

然而,这时毕竟与元末天下大乱时的形势不同,最重要的是到目前为止,战火仍然局限于北部边境的部分地区,并没有形成燎原之势,故此,一些比较理智的朝臣是不会赞成迁都之说的。

此时于谦挺身而出了,他是所有朝臣之中最为强硬的主战派,他反对任何妥协的行为,并以最快的速度呈上了一道奏章,正气凛然地宣称:“京师为天下根本,宗庙、社稷、陵寝、百官、百姓与仓库储存皆在此处,如果有任何轻举妄动,则大势尽去,宋朝南渡之事,可为教训。徐珵妄言迁都,应该斩立决!”郕王虽然没有处决徐珵,但实际已经让这个名不符实的人靠边站了。接着,太监金英受命向群臣发出警告,他斩钉截铁地说道:“死则君臣同死。如果再有人散布迁都的言论,必死于国法之下!”同时,朝廷出榜告谕,向世人公布了坚守北京的决心。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于谦成功的北京保卫战


于谦之像

坚决主张抵抗到底的于谦获得皇太后的支持,被任命为兵部尚书,统领诸将保卫北京。国不可一日无君,在这个非常时期,郕王朱祁钰在众人的拥立下于九月登基做了皇帝,史称“明代宗”。

战幕即将揭开。所幸的是,明朝君臣已经把握时机对北京防务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整顿,他们招募民兵,并从河南、山东、长江以南等地调动了大量军队入卫,布置于京城,为了争取时间而加紧制造军械,同时将南方库存的兵器北调,甚至还派人到土木堡旧战场收集了数十万件遗弃的冷兵器与火器,并增兵宣府、大同、居庸关、紫荆关等地, 适当加强了北京外围地区的防务。

瓦剌对内以“还我大都”为鼓舞士气的口号,对外宣称要送明英宗回北京,以迷惑明军。这支部队于十月初开始行动,兵分两路,也先亲自挟持明英宗带着三万多人由紫荆关进军北京,另有一路偏师取道居庸关、白羊口(北京昌平附近)作为牵制。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于谦成功的北京保卫战


北京保卫战示意图


主持具体工作的于谦早已调动大量人力物力加固了北京的城墙,把城门附近的居民迁入城中。明朝统治阶级内部对战守的问题意见不一,掌管五军大营的右都督石亨的态度比较谨慎,主张尽闭京城九门,坚守以避敌锋芒, 但被于谦否决,他认为不可向敌人示弱, 否则瓦剌人的气焰会更加嚣张,故此,他坚决要求“凡兵皆出营郭之外”,一定要在城外与敌人野战。于谦的想法得到了朝廷的支持,于是,明军派出二十二万军队,分列京城九门之外,皆“背城而阵”。

具体的布置是:都督陶瑾布阵于安定门,广宁伯刘安布阵于东直门,武进伯朱瑛布阵于朝阳门,都督刘聚布阵于西直门,镇远侯顾兴祖布阵于阜成门,都指挥李端布阵于正阳门,都督刘得新布阵于崇文门,都指挥汤节布阵于宣武门,而于谦本人则“躬擐甲胄”,亲自出城督战,与石亨以及神机营都督范广、副总兵武兴等人一起布阵于德胜门之外。守城的都督王通与御史杨善为了防止城外的士兵不战而退,下令紧闭各个城门。

必须指出的是,如果明朝竭尽所能召集而来的二十二万军队不能在城外打一个翻身仗,就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当然,于谦没有取胜的把握是不敢轻率地将仅有的这一点家当押上去的。城外的明军以步兵为主,而“背城而阵”正是步兵防御骑兵的高招,其优势在于:背靠城墙既可以掩护后翼,防止被骑兵迂回包抄,又能够得到城上守军的火力支援,可谓一举两得。在中国漫长的战争史中,步兵用这种打法战胜骑兵的例子有很多,著名的有南宋抗金期间的顺昌之战。历史总是不断在重复,如今的于谦又要靠这一招保卫北京了。

此时,在北京城外布阵的明军仍然非常倚重神机营。现在的神机营与不久之前在土木堡之战中被摧毁的那支王牌部队不同,它是朝廷重新组建而成的,为了以最快的速度补充兵员,于谦甚至将在运河上负责漕运的官军编入营中操练。然而过去的战斗经验表明,由于神机铳炮存在装弹速度慢等技术上的弱点,因而对付瓦剌重装骑兵的作用有限,故此,神机营这一次能否脱胎换骨出奇制胜就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瓦剌于十月十一日来到北京城下,列阵于城西北。也先原本以为北京“旦夕可下”,现在眼见明军严阵以待, 转而想通过讹诈的手段捞取一些好处。他于十二日挟持明英宗来到德胜门外,索取“金帛以万万计”,并想邀请于谦及吏部尚书王直、太子太保胡濙等人和议,但遭到了朝廷的拒绝。到了第二天,双方首先在德胜门外大打出手,瓦剌军队先以数名骑兵前来侦察,于谦调兵埋伏于城外两旁的空屋里面,不让对方察觉。为了引诱敌人进入埋伏圈,明军派出几名骑兵在阵前挑战,然后故意诈败,拼命往回跑。瓦剌军队不知是计,竟然出动万余兵马追击,向德胜门汹涌而来。说时迟,那时快,神机营都督范广指挥埋伏在空屋里面的明军端起神炮等火炮一阵猛打,把来犯之敌打得人仰马翻。

神机营躲藏在空屋里面确实能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不过,这种战法重复使用敌人就不再那么容易上当。最后解决问题的还是刺刀见红的硬功夫。关键时刻,石亨及时出场,上演了一幕骑兵对骑兵的精彩大戏。

石亨是渭南人,他生得“方面丰躯、美髯及膝”, 被智者誉为“有封侯之相”。于谦为了保卫北京,荐举石亨为官,两人本来一齐驻于德胜门外,但在瓦剌人到达之后,根据形势的变化,石亨率部分人马移师安定门外。战斗打响不久,于谦判断敌人的主攻方向是德胜门,立刻敦促石亨回师参战。石亨得令后马不停蹄地杀回来,挺刃单马向敌人疾驰过去,左右随从紧随其后,如秋风扫落叶一般一下子杀敌数十人。堂侄石彪手持巨斧,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勇气突入敌军阵营的中坚,所向披靡。敌人退往城西,石亨所部追到城西,不久又转战到了城南。其后,越战越勇的石彪率领精兵一千多人把敌军引入彰义门外的埋伏之中,再由石亨率领主力夹击,取得胜利。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于谦成功的北京保卫战


石亨之像


瓦剌军队在一系列的战斗中被步骑协同的明军所挫败,就连也先的弟弟孛罗与平章卯那孩等贵族都中弹而死,只得黯然而退。

具有丰富作战经验的瓦剌军队立即调整作战部署,实行“避实击虚”之策,利用骑兵快速突击能力强的特点转而进攻西直门。明军都督孙镗奋力斩杀敌军先锋数人,但抵抗不住对方的猛烈攻击而失利,被迫撤回并急叩城门请求入内休整。这时, 给事中程信正在西直门的城楼上督战,他认为孙镗所部虽然受挫,但实力仍在,因而拒绝开门接纳。孙镗不得不屯兵于城外,让手下背靠着城墙继续与追兵苦战。城楼上的程信没有袖手旁观,他与都督王通、都御史杨善等人指挥城头的部队一边呐喊助威,一边用枪炮等火器往下射击,以助城外军队一臂之力。不久,明将毛福寿、高礼奉命赶来增援。在混战中,高礼身中一箭,可见战况之激烈。正在双方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石亨这支生力军及时引兵杀到,终于击退了敌人。

十四日,两军的主战场转移到了彰义门。都督王敬、武兴列阵于门外,阵前的士卒皆手拿神机铳等远程火器,他们背后的人则按次序拿着弓箭与各式长短兵器,而处于阵列最后的是骑兵。这个阵势比较符合朱棣生前所规定的作战原则。遗憾的是,参战的骑兵并非是石亨那样骁勇善战的军人,而是临时拉来充数的皇室内官侍人,这些家伙的战斗力究竟如何只有天知道了。他们等到瓦剌军队杀到,先以神机铳猛烈射击,然而就在瓦剌军队将溃未溃之际,阵后的骑兵为了抢功,争先恐后地涌上前来,致使现场一片混乱。瓦剌军队乘虚而入,以全力杀了个回马枪,用乱箭射死了指挥官武兴,将明军打得大败而逃。这生动地说明了明军火器部队野战中如果没有得到骑兵有效的配合,仅靠自身的力量很难与敌人的铁骑抗衡。

眼看反攻的瓦剌骑兵就要逼近彰义门的城门。在这个紧急关头,城中的居民纷纷主动参战,他们登上高处,用砖石投掷围城之敌,喊杀之声震天响。提督军务的佥都御史王竑、都督毛福寿率领援兵如旋风一般赶到,但等他们来到战场,却扑了一个空。原来,瓦剌骑兵远远望见他们的旗帜便主动撤走了。

也先围城五天,不但在正面战场上损兵折将,而且派到周围抢掠的人员也不断遭到老百姓自发的攻击,他心知无法迅速克城,又担心后路被明军各地的勤王之师切断,不得不在十五日夜间挟持着明英宗后撤,经紫荆关、猫儿庄向塞外退去。蒙古自退出中原之后首次大规模反攻敌人的首都就这样草草结束了,“还我大都”的口号也成了一句空话。

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只不过是明军由盛转衰时的一次回光返照,此后,这支军队再也未能重现洪武、永乐年间那种“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横扫蒙古草原的风采。朝廷继续维持战略防御的政策,即使偶尔出击塞外,其规模也是有限的。

本文摘自《明蒙战争:明朝军队征伐史与蒙古骑兵盛衰史》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于谦成功的北京保卫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