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县:用好用活旅游资源 做大做强文旅产业

坚持把特色乡村旅游作为脱贫奔康的重要抓手,行政管理与市场运作双向发力。突出文化时间和旅游空间“两根主线”、文化灵魂和旅游载体“两个极核”、文化惠民和旅游富民“两大功能”。

曾几何时,平昌县板庙镇大石村还是一个贫困村。2018年4月,大石童话小镇正式开园,当年营业收入就达到6360万元——大石村的乡村旅游之路越走越畅。

近年来,该县坚持把特色乡村旅游作为脱贫奔康的重要抓手,行政管理与市场运作双向发力,旅游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裂变和跨越。

打造品牌景区

以龙头之势引领文旅融合大发展

平昌现有7个AAAA级景区,景区多而分散,没有龙头景区是一大短板。为解决这一瓶颈,平昌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以文化树特色、以龙头促带动,立足现有文化旅游资源,进一步做实《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着力构建“三山两水一古镇”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坚持把白衣古镇作为引领性工程,依托国家历史文化名镇等品牌优势,全面启动古镇二期项目建设,提速推进温泉山庄、柳州花海等项目,加快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扩容提质建设驷马水乡,深度开发孝道文化系列产品,启动建设罗中立乡土艺术美术馆,加快建设大峡谷二期、巴山田园综合体,打造“山里水乡·父亲村庄”。依托龙头景区带动引领县域景区提档升级,整体提升全县旅游承载力、吸附力、竞争力。

丰富产品体系

以游客之需培育文旅融合大业态

平昌有着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红色文化、田园风光随处可见。“下一步,将大力发展‘研学游’,依托中国工农红军石刻标语园、大石童话小镇等教育实践基地,培育丰富研学旅游产品,力争创建一批省级以上研学旅行基地,打造研学旅游目的地。”该负责人说。

积极发展“康养游”,持续完善三十二梁、镇龙山等景区医疗、康养功能配套,加快建设森林康养和避暑休闲目的地。整合发展“园区游”,坚持园区即景区,在“一区三园”植入旅游景观,提升丰富茶叶、花椒等特色产业基地旅游元素和功能,加快建设华山田园综合体,在产旅融合中打造靓丽风景线。提质发展“城市游”,打造金宝山城市近郊康养体验区,提升佛头山运动休闲城市公园,做活江口老街、七古水街,建设省级宜居县城。

加强投入支撑

以市场之手助推文旅融合大提升

平昌作为国家级贫困县,要实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大发展,引入“外援”、广拓外地客源是必不可少的途径。

按照规划,平昌县将借助积极引进深圳文旅等大企业,做大做强县文旅投资集团、本土企业,充分依托社会资本参与景区开发建设。持续强化景区企业化经营管理,引进专业公司和团队管理营运。大力发展旅游民间社团组织,加快培育一批中小微文旅合作社和旅游商会,广泛吸纳景区周边农户参与。

广拓半径推进线路营销,精准对接浙江青田、陕南等客源市场,持续深化与周边旅游线路的联合开发。创新推进新媒体营销,演红《下里巴人》文化旅游大戏;立足特色推进商品营销,大力实施“游客后备箱”行动,围绕地域文化和青花椒、茶叶、生态养殖等特色产业,升级开发一批“红绿古特”旅游商品,以平昌印象和平昌味道进一步提升平昌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实习生 彭敏 记者 李云良)

原标题:用好用活旅游资源 做大做强文旅产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