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家長抓住“睡前故事”時間,會有神奇的效果

睡前講故事已經成為了很多家庭中的家常便飯,更是成為了很多家長的"哄娃神器",很多孩子睡前喜歡聽爸爸或者媽媽講故事,但是,能夠做到真正讓孩子在睡前故事受益和學習的家長可謂是少之又少!很多家長都會一個故事重複幾天講,或者故事講一半孩子就已經睡著了,還有的家長,照搬書上的內容,如同讀卡機一般把字念出來,別小瞧,

"睡前故事"講的好,還可以培養"優秀人才"!

而國外的孩子閱讀習慣往往要比我們好很多,家長從小要讓灌輸孩子一直堅持閱讀的的習慣,

根據the University of Neveda一項研究表明,孩子家中擁有500本以上的藏書,能使孩子的學習水平提前3.2年。

"繪本閱讀“對孩子的未來很重要?

看看美國孩子是怎麼想的,49%的6-17歲孩子表示非常同意這一說法,37%的表示同意一些,兩項相加,86%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都覺得閱讀是重要的。其中9-11歲的孩子同意度最高,達到92%。

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家長抓住“睡前故事”時間,會有神奇的效果

家長喜歡選什麼書籍?

美國近40%的孩子和父母在選擇書的時候,都會挑選"just want a good story"(好故事)以及"make me/my child laugh"(好笑)的書籍,家長和孩子在這兩點上想法都很相似。差異比較大的是,父母在為孩子選書的時候更看重"Inspire my child to do something good"(能啟發孩子做有意義的事情)以及"Make my child think and feel"(讓孩子思考和用心感受)。

美國親子共讀從孩子幾歲開始

左邊的餅圖是2014年的數據,右邊是2016年最新數據。紅色表示孩子出生3個月以內就開始閱讀,黑色表示孩子1-2歲之間才開始閱讀。

從2016年的數據來看,77%的父母在孩子1歲以內就已經開始親子共讀,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孩子3個月以內開始共讀的父母對比2014年有10%的增長。

那在國內呢?一項調查顯示:一箇中國普通家庭和一個美國普通家庭為孩子提供閱讀材料的經濟能力大體相當,但美國學生的閱讀量卻是中國學生的6倍。

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家長抓住“睡前故事”時間,會有神奇的效果

堅持給孩子講睡前故事,可讓孩子語言能力直線上升

有研究指出,0-3歲嬰幼兒的言語發展機會有大約50%是在繪本中獲得的。擁有豐富繪本閱讀經驗的兒童在語言表達、詞彙量、理解能力、傾聽能力等方面的言語表達能力上都要優秀於那些較少有繪本閱讀經驗的兒童。

  • 為什麼這麼說?

比如,小新的媽媽每天晚上堅持給孩子講睡前故事,在開講前,都會讓孩子自己選擇一本繪本來讀,孩子在這時就已經得到鍛鍊。

再接下來,讓孩子跟著家長讀故事繪本的標題,再一步步引導孩子接著往下讀,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已經在學習和表達了,孩子會提問,還會把書上的內容牢記,就《我是小車迷》而言,孩子可以在書上學到至少20多交通工具,而且還要故事情節,孩子一下子就能夠學會並且能夠熟悉生活中的各種車,垃圾車,灑水車等等。

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就已經學會了表達,主要是家長要提問孩子,而不是直接講給孩子聽。

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家長抓住“睡前故事”時間,會有神奇的效果

  • "睡前故事"可促進孩子智力開發

繪本故事不只是注重於以教學為目的,而是培養孩子學會享受閱讀的過程。在閱讀的過程中,教我們的孩子進行學術認知的擴展,情緒情感的習得,社交技巧的提升,遊戲技能的泛化等等......

在給孩子講睡前繪本故事事,還能促進我們親子關係,繪本的故事大都是發生在兒童身邊的事情,好的故事絕不是胡編亂造出來的,它必定是生活中生長起來並帶有生活氣息、並且還可以表現出生活中的喜怒哀樂。

比如楠楠有段時間就不愛刷牙,楠楠的媽媽給楠楠小豬佩奇的繪本《看牙醫》之後,從每天抗拒刷牙到現在會提醒自己睡覺前刷牙,還有繪本書上學的:上刷刷、下刷刷、裡裡外外都要刷!

孩子能夠在書上模仿和學習刷牙的行為,知道了刷牙的好處,長期給孩子講睡前故事有助於孩子的智力開發。

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家長抓住“睡前故事”時間,會有神奇的效果

親子睡前故事這樣讀

  • 一般該如何給寶寶講故事呢?

經常看到家長拿著繪本問來問去問孩子這是什麼,那是什麼,給孩子猜猜發生了什麼事?"等等,很多孩子會覺得枯燥無趣味,往往翻兩頁就跑開了,甚至情緒波動牴觸閱讀。

家長的這些提問孩子根本回答不出來,怎麼回答?很多家長都會出現類似的誤區,那麼我們怎麼避免呢?

  • 給孩子睡前故事避免出現以下誤區:

誤區一:不重視孩子的興趣

孩子的興趣決定了孩子是否能夠在睡前故事中學習並獲得有益的知識,孩子的興趣為首要,如果孩子特別喜歡挖掘機而家長卻選了一本關於海洋世界的故事那麼孩子哪裡還有興趣聽呢?多半是,聽著聽著就睡著了。

誤區二:沒有互動

在講睡前故事的時候並沒有很好的互動,家長機械性一直念著故事,並沒有把孩子帶入到故事情節裡面。

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家長抓住“睡前故事”時間,會有神奇的效果

誤區三:沒有養成固定習慣

家長沒有幫孩子孩子養成固定的睡前閱讀習慣,想什麼時候講就什麼時候講。

誤區四:頻繁的提問

家長過於頻繁的提問只會讓孩子更加抵抗,孩子回答不出還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如果 要提問,應該選擇家長給孩子講過的繪本故事進行提問。

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家長抓住“睡前故事”時間,會有神奇的效果

如何讓孩子愛上聽故事?

如今,很多孩子在電子產品的誘導下,對於看書,聽繪本故事的興趣往往沒有那麼高了,也沒有很多的養成閱讀和聽故事的習慣,那麼怎麼讓孩子喜歡上這個好習慣呢?

1、 閱讀打卡

家長帶領孩子一起打卡,天天堅持,讓孩子養成習慣。

2、 親子共讀

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讓孩子更加有安全感。

3、 角色互換

選一本簡單的繪本讓孩子試著讀給家長聽,孩子會很有成就感。

全家總動員,偶爾裝裝糊塗~

在繪本閱讀的過程中,如果是身邊有其他家庭成員在場的話,邀請大家一起與孩子進行繪本閱讀,過程中家長們可以裝裝糊塗,適當地說錯,給孩子指正的機會,孩子在獲得成就感的過程中會更加的喜歡聽故事。

家長要堅持,孩子才會優秀。

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家長抓住“睡前故事”時間,會有神奇的效果

我是小B媽媽,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