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育最需要的是“蹲下來”

我們需要透過孩子的心聲,去思考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諸多問題。

做教育最需要的是“蹲下來”

作者:羅樹庚(浙江省寧波國家高新區實驗學校校長、特級教師)

上學的煩惱

《燕趙晚報》有一篇《初中生95頁PPT訴說上學的煩惱》報道引起社會關注:石家莊一位初二男生針對老師留的家庭作業多、教師體罰、家庭暴力等問題,在社會調查的基礎上,製作了一個長達95頁的課件,向教育局反映,希望這個課件能在學校播放,對老師和家長進行教育,為教育教學改革提供決策依據。

做教育最需要的是“蹲下來”

當下,這樣的孩子似乎太少了。許多孩子面對老師、家長的不當行為,要麼選擇忍氣吞聲,要麼選擇自暴自棄。這個孩子不同,他通過社會調查,把自己看到的一些不良現象,通過邏輯性強、生動形象的課件進行反映,督促教育者反思。

“蹲下來”做教育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把孩子當成與自己人格平等的人,做教育最需要的是“蹲下來”。老師、學生家長因為總是站在高處,不由自主地包辦了學生的成長,甚至支配著他們的思想,久而久之會聽不到、聽不進孩子的心聲。

只有蹲下來,我們才能平等地看待學生成長的快與慢,才能看清學生那些或深或淺的足跡。只有蹲下來傾聽學生的心聲,我們才能找到更適切的方法陪伴他們、教育他們。學生是老師的一面鏡子,這面鏡子可以映出老師的美與醜,可以看出老師工作的得與失,為師者應善於從這面“鏡子”中獲取那些具有參考價值的信息,對鏡正己,適當調整,與學生共成長。

“蹲下來”傾聽孩子心聲,不僅是對學生的一種尊重,不僅是建立平等師生關係、拉近師生間距離的教育姿態,更是走進學生心靈、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近年來,校園欺凌、暴力事件時有發生,新聞媒體常有關於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報道。中學生因為學業壓力、青春期、叛逆期等,心理健康問題更是不容忽視。疏導中學生的心理問題,需要老師、家長耐心傾聽他們的心聲,多提供心理宣洩的通道。而暢通這種渠道,有賴於老師、家長們的姿態及提供的有效措施,畢竟最讓人擔心的是孩子關閉心門,對老師、家長失去希望與信心。

做教育最需要的是“蹲下來”

為師者和為父母者

都需要“吾日三省吾身”

一個原本成績很優秀的初中生,竟然有如此多要訴說的煩惱,其中反映出許多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的問題。譬如,孩子提到的課業負擔問題,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減負喊得震天響,但落實到孩子身上,到底減了多少呢?火爆的培訓班、熱銷的教輔資料、各類課外輔導練習冊,都在告訴我們,具體到孩子身上,負擔似乎沒有減少的跡象。

現如今的孩子,寒暑假已經成了他們的第三、第四個學期,哪裡有真正的假期可言?孩子訴說上學的煩惱,不僅僅指向學校、老師,還指向家庭、家長。因此,我們確實需要透過孩子的心聲,去思考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諸多問題。

孩子反映的作業繁重、老師體罰、家庭暴力、校園欺凌問題,老師在為人師表方面存在的問題、敷衍教學問題,孩子羅列的7句老師們常說的話語、25種處罰方式,的確引人深思。孩子是一面鏡子,他從小到大,與那麼多老師接觸,哪個老師教得好,哪個老師教得不好,他們比誰都清楚。因此,為師者和為父母者都需要“吾日三省吾身”,這樣教育才能走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