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大叔40年前倒插門,和老伴養活大前夫4個孩子,如今生活怎麼樣


山西夏縣的祁家河地處大山,在一處偏僻的小村子裡,村裡大多還是上世紀修建的老房子,走在村子裡,一些牆上還保留著上個世紀寫的標語,讓人置身其中恍如隔世,由於村子比較偏僻,居住的也大多是留守老人,今天給大家講述一個7旬老人,不善言辭,會書法繪畫,還能拉二胡,微信也玩得很溜的75歲老人,40年前入贅老伴家,含辛茹苦養育大別人4個孩子的的平凡故事。

採風期間在路口和幾位村民聊天問路的的時候,一位頭髮花白的大叔從一條小路上走過來,一位村民說,你們揹著相機可要把這個人拍一下好好宣傳宣傳,這可是我們村的大能人,也是70多歲的老年人裡唯一一個會玩智能手機的人,年輕時候會放電影,還多才多藝,會書法、會畫畫,還會拉二胡,這也頓時引起了我們的興趣。

我們一行人來到了大叔家,院子不大,倒也收拾的整整齊齊,乾乾淨淨,大叔介紹說,北方是原來的老房子,現在居住在東邊新蓋的平房裡面,大家一起隨我到平房裡面坐會喝口水歇會。


進入平房,大叔說她姓楊,今年75歲,年輕時候是村裡的一名電影放映員,接觸的文化知識多一點,平時就比較喜歡書法和繪畫,還跟著村裡的一個老人學會了拉二胡,客廳正面掛著一幅畫,是自己在2011年的時候畫的,上面題的字是李白的《早發白帝城》。大叔謙虛的說,雖然畫的不好,但是孩子們還是給拍成照片打印出來掛在了牆上。

一位攝友提出讓大叔現場寫幾個字看看,話語不多的大叔二話沒說,就在平時練字的掛曆上寫下了這幾個字,小編雖然不懂書法,但是大叔的字看起來還是很不錯的。想必大叔也是練了很久,得到過高人指點。

大叔在給攝友寫字的時候,我們在老房子裡看到了楊大叔的老伴,她說他比大叔還大兩歲,今年77歲,我們說大嬸你可是找了文化人啊,會寫字,會拉二胡,大嬸自豪的說我老伴在村裡可是紅人,村子有人過紅白喜事都是我老伴去寫對聯當賬房先生,前些年過年家家戶戶的春聯大多都是老伴寫的,說起這些,大娘滿臉都是幸福和滿足。


邊上的鄰居接過話茬說,這是我村的文化人,年輕時就能人,但是就是有個缺點不善言談,當時家裡條件也不好,結果到30多歲了都沒有結婚娶上媳婦,在鄰居的講述下我們才知道了大叔和大嬸之間一段曲折的婚姻。原來楊大叔是大嬸的的第二個男人,大嬸的第一個丈夫早在40多年前就生病去世了,去世的時候,家裡留下了3個女兒和1個男孩4個孩子。

大嬸說當時大姑娘最大,也才10多歲,小兒子才1歲,看著眼前的幾個娃,還有給丈夫看病欠下的一屁股債,她想這可咋活啊,自己當時也考慮再找個人家嫁了,給孩子們找個依靠,那個年代誰又能接受她這一家5口。老伴當時還是單身,經人介紹後,沒有嫌棄家裡的情況,兩個人把結婚證一領,也沒舉行儀式就過一起了。

大嬸說老伴就是她這輩子的恩人,結婚後和她一起含辛茹苦養大了4個娃,不但還清了清了家裡欠的債,還和她一起把4個孩子都成了家,一個朋友問,你倆在一起以後咋不再生個孩子啊,大娘說她也想過要給老伴生個自己的孩子,但是老伴不同意,當時家裡情況,本來就生活困難,多一個人就多一張嘴,別說生活質量了,吃飯都成問題,一直就再沒提起過這件事。


老伴當時和她結婚的時候,老伴家的老人們不同意這件婚事,自己也能理解他們。一個沒有成過家的小夥子,娶個媳婦帶4個孩子換做別人都不會同意的,老伴雖然話語不多,但是卻很有主意,揹著家人和她一起把結婚證領了以後,就跟著她住到這邊,就相當於是倒插門入贅到她家了,

這40年來,老伴和自己一起養育大4個孩子毫無怨言,現在4個孩子都把他當成親爹一樣,經常回來看他,孩子們都知道老伴喜歡寫字畫畫,給他買了書法帖子和筆墨宣紙,為了老人自己在網上學習書法和二胡方便,還給他換了智能手機,還手把手教會了他怎麼玩微信,還建了一個家庭群,平時大家可以在群裡聊天說話。

大叔在院子裡拉著二胡,大嬸靜靜地坐在門口,看著大叔,也許大嬸聽不懂大叔拉的什麼曲子,但是40年的時間她或許早已經熟悉了這些旋律,大叔用他並不魁梧的身材呵護著這個原本要破碎的家庭,含辛茹苦的養大4個孩子卻沒有一個是自己的,但是大叔無怨無悔,這也許就是一個平凡的老百姓做的一件不平凡的事吧!


這是大叔家老房子門上的一把鎖,歲月感厚重,只是上面的字小編不認識,有認識這個字的朋友請留言告知!在這裡祝福善良的大叔和命運多舛的大嬸晚年生活幸福,也希望4個孩子能一直孝順和善待這個並不平凡的老人,讓他能夠幸福快樂的安享晚年。【喜歡看更多百姓圖片故事請關注黃土塬影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