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仙鎮歷史文化資源及價值評定

歷史文化資源及價值評定

歷史建築

1.清真寺

朱仙鎮清真寺是河南省現存規模較大,較完整的伊斯蘭教古建築群之一,帶有濃厚的民族色彩和裝飾風格,具有多種職能作用的宗教活動場所,面積9000餘平方米。它始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年間,擴建於明嘉靖10年(公元1531年),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重修,寺坐西向東,在中軸線上的建築(現存)有前山門、碑樓、大殿、窯殿和後山門;兩側的建築有南北廂房、沐浴室等。山門及大殿上方懸掛鎏金匾額五塊,分別制於清乾隆、道光、咸豐、光緒年間。寺內的木雕、石雕、磚雕藝術精湛,面積較大,主體建築的構件上佈滿雕飾,題材廣泛,內容豐富:阿拉伯文、山水樹木、花草鳥魚。圖案雕飾動靜兼備、栩栩如生,細膩流暢,技藝高超。清代彩繪線條粗獷,手法純熟,具有濃郁河南地方手法。大殿的透明魚鱗窗獨具風格。清真寺是漢文化和伊斯蘭教文化的巧妙結合,是一座極其珍貴的建築藝術寶庫。

價值評定:

(1)清真寺是反映穆斯林進入中原進行政治、經濟、文化、教育、體育、生活等一切社會活動的縮影。

(2)清真寺精湛的雕刻技藝,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3) 清真寺集古代歷史、力學、裝飾、美學於一體,是清代地方伊斯蘭教建築的精品。

(4)清真寺蘊藏著十分寶貴的史學價值。

(5)清真寺具有寶貴的藝術價值。

(6)朱仙鎮清真寺是民族大團結、大融合的實物例證。

(7)清真寺是穆斯林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是加強群眾聯繫的橋樑與紐帶。

綜上,朱仙鎮清真寺有較高的歷史價值、美學價值和獨特的藝術價值,更有著深刻的伊斯蘭文化價值,在中國宗教建築之林別具一格,豐富了中國古代建築文化藝術寶庫,是我國民族大融合,民族大團結的實物例證。

2.岳飛廟

岳飛廟始建於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是我國曆史上四大岳廟之一。岳飛廟居古鎮的西北隅,運糧河西岸,面積為10565.28平方米。朱仙鎮是岳飛建功立業之地,也是岳飛無奈班師之所,因而朱仙鎮岳飛廟得以名揚四海,成為全國四大岳廟之一。朱仙鎮岳飛廟始建於何時,不可考。經過歷代擴建、修葺,岳飛廟得以保存至今。如今的岳飛廟,有各種殿房四十餘間,雕樑畫棟、古色古香;塑像完整、形態逼,已成為中原一帶的旅遊景點。這座岳飛廟坐北向南,山門前是五奸反剪雙手赤上身鐵跪像,走過五奸鐵像是山門,進山門便是前院。前院為岳廟正殿,後院為寢殿,廟宇龐大,建築雄偉,氣勢磅礴,十分壯觀。岳飛大殿及捲棚,都是綠瓦蓋頂,飛簷挑角,雕窗畫棟。正殿與初殿主架都是木質結構,有十二根主柱。

價值評定:

(1)岳飛廟內現存的古建築大殿,是明代所建,清朝時期經過多次修葺,保存至今。其建築除保持中原風格外,吸收了南北建築特色為一體。此外岳飛廟內還現存的岳飛夫婦青銅鎏金像,是國內罕見的珍奇國寶。

(2)岳飛廟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它所體現的民族精神,成為中華兒女自強不息的動力。

3.關帝廟

關帝廟座落在朱仙鎮中心,岳飛廟東鄰,始建於清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座北向南,佔地二十多畝,山門外側,兩旁15米處樹鐵桿棲風旗杆一對,現已不存,山門外側8米處有石獅子一對,站立兩旁,山門面闊三間,進深二間,青石臺階、碧瓦蓋頂,進山門兩側有鐘鼓二樓,北面有東西廂房,院正中有大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大殿後60米有春秋樓,高18米,面闊五間,進深二間,東西有耳房等以上建築大都在“文革”期間被毀,現存有捲棚一座,石獅一對,現為朱仙鎮木版年畫社。

價值評定:

(1)關帝廟是明清商業廟會興起的集合地。

(2)關帝廟是朱仙鎮鼎盛時期商業繁華的標誌之一,對中國封建社會資本主義工商業的孕育,對推動社會經濟發展上起著重要作用。他也見證了近代朱仙鎮的逐漸衰落。

(3)它所體現的信義精神,成為朱仙鎮“商業興鎮”的動力。

(4)關帝廟內的古建築,系清康熙年間山西眾商戶修建,其建築除保持中原風格外,還吸收了南北建築特色,其剔透精巧、絢麗多彩。木雕、磚雕、石雕、人稱“三絕”是國內罕見的古建文物、珍奇瑰寶。

(5)關帝廟內的民間文化娛樂活動,對河南乃至中國戲曲,文化活動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推動作用,給後來的河南豫劇“祥符調”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也對研究中國古民間藝術、文化藝術起到了積極作用。

4.西大街清真寺女學與寺南街清真寺女學

西大街清真寺女學西大街東側,寺南街清真寺女學位於寺南街南側,其建築形式均為中原穆斯林風格建築,均為一層建築,西大街清真寺女學佔地面積625平方米,建築面積150平方米。寺南街清真寺女學佔地面積674平方米,建築面積192平方米。清真寺女學是伊斯蘭教徒修行和做禮拜之地,進入院中,就感覺心靜自然,一切神聖不可褻瀆,盪滌掉心裡的一切塵埃。

價值評定:

(1)建築形式為典型的穆斯林風格,簷下及樑架上的彩繪大部分採用花卉、幾何圖案,運用中國傳統的藝術手法,達到富有伊斯蘭特點的藝術效果。線條粗獷,樸素簡潔,高雅明快,別具風格。

(2)不僅是傳播伊斯蘭文化,舉行宗教活動的場所,更是加強漢民和穆斯林群眾之間聯繫的橋樑和紐帶,體現著民族大融合,信仰自由的見證。

5.古民居

朱仙鎮鼎盛時期戶數4萬多,人口30萬人,大小街道72個,大量古民居保留了下來,主要分佈在西大街、京貨街和北興隆街兩側,火神廟街也保存有一小部分,在鎮域韓崗村也留有7處,共68處。目前保存完好的有刁家大院、馬家大院、文家大院、桑家大院、賈家大院,主要為四合院清式建築。

價值評定:

古民居整體建築形式和局部構件雕刻精巧、絢麗多彩,對研究明清時期建築風格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對古民居的原真性的保護將是對一批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的繼承和發揚。

傳統街巷

商業的繁華、廟宇的眾多,必然有一種直觀的文化現象反映。而朱仙鎮的36條街72個衚衕的名字就是這種文化現象的折射和反映,目前朱仙鎮的古街巷主要包括岳廟大街、西大街、京貨--銅坊街。鎮區中還有繁盛時期保留下來的雜貨街、曲米街、油簍街、炮房街、估衣街、京貨街等許多古街道名稱。

1.西大街

西大街是古鎮核心保護範圍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古鎮區中部,功能以傳統的商業街為主,是鎮區的重要的商業步行街道之一。總長度為600米。

西大街是傳統的商業街,作為一條知名老街,連接著岳廟街和京貨--銅坊街,走進街巷,眼觀街旁成排古建築,能親身體會到朱仙鎮深厚的歷史文化氣息;沿西大街從北往南,經過京貨--銅坊街,為回族集居區,街區兩旁商業活動繁盛,回漢民族文化交融在此,反映了當地民族多元文化的獨特性。在此能切身感受到漢族文化和回族文化的融合。

價值評定:

(1)西大街是朱仙鎮明清商業文化的代表。

(2)西大街是朱仙鎮多元文化的代表,體現著城鎮文脈和風貌格局。

(3)西大街具有重要的建築藝術。

(4)西大街是回漢民族大融合的重要見證,對傳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2.岳廟大街

以岳飛廟、關帝廟和對面的廣場為主要標誌,這一帶是朱仙鎮經濟文化活動最為繁盛的區域,逢當地傳統節日,各地百姓紛紛聚集於此,熱鬧非凡。

3.京貨--銅坊街以南為回族積聚區,街區兩旁商業活動繁盛,回漢民族文化交融在此,反映了當地民族多元文化的獨特性。

古文化遺址

1.運糧河故道

運糧河目前為城鎮的自然生態和木版年畫為主的歷史文化展示區;運糧河上有大石橋歷史比較悠久,為明朝所建,此外還有大橋和二橋。運糧河在鎮區段長度為2.1千米,平均寬度30米。運糧河兩側還保留著朱仙鎮傳統尺度和建築風貌,感受到中原古鎮的昔日風韻。

價值評定:

運糧河是朱仙鎮興衰成敗、歷史變遷的見證。

2.啟封故城遺址

啟封故城遺址位於朱仙鎮東南三公里的古城村,是春秋時代鄭莊公所築的一座著名的古城。啟封城東城牆長1105米,西城牆965米,南城牆70米,北城牆長550米,周長3330米。現在還殘存著西城牆北端100米左右的殘垣,最高處距地面約7米,底寬30米。牆的夯土結構依然清晰可見。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在宋代以前史書上所指的“開封城”均為“啟封城”,後人為了與今日之開封區分,又稱啟封為“南開封”。

價值評定:

(1)啟封故城遺址具有重要的考古和研究價值

(2)城牆的夯土結構代表了特定時期的建築技術。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建造技術的發展歷程。

3.岳飛點將臺

紹興十年,岳飛在朱仙鎮大戰金兀朮。在鎮西南三里許,有一土崗,青草茵茵,樹木蔥蔥。據說,這就是岳飛當年的點將臺。在點將臺的南端,巍然矗立著兩棵青松,枝繁葉茂,粗壯挺拔,雖歷經風雨,卻更加崢嶸。將臺青松,由此得名。

4.青龍背古戰場遺址

青龍背古戰場遺址為明代時期文化遺址,古戰場位於估衣街村委西部,開尉路以西至鎮域邊界,南起朱仙鎮,北至估衣街村委地界,南北全長2.8公里,東西寬200米。據於當地老人介紹,近年來,經常發現人的屍骨和鐵箭頭、刀具等。

價值評定:

岳飛點將臺和青龍背古戰場遺址再現了戰場場面的激烈,是嶽武文化的典型代表,象徵著正氣凜然與威武不屈,反映了中華兒女為保衛祖國勇往直前的勇氣與毅力。同時還有重要的考古價值。

古墓葬

1.鄭氏祖塋

據史料推斷,啟封城為鄭氏家族的實際發源地。最早有鄭邴奉命建啟封城,後來有記載的鄭氏名人多祖居啟封,1991年春臺灣一鄭氏代表團專門來豫尋根謁祖並立碑文。啟(開)封作為中原鄭氏的發祥地,其故城外西側的墓區應為其鄭氏先人的家族塋地,因此啟(開)封才是鄭氏祖根的所在。

價值評定:

1984年出土了北魏鄭胡銘墓誌磚,墓誌反映了北魏統治者內部鬥爭、開封古城地埋歷史沿革和滎陽鄭氏祖塋問題。同時印證了“鄭氏出開封”。因此鄭氏祖塋具有重要的考古價值,是鄭氏起源和朱仙鎮的歷史的見證。

2.韓世忠墓

韓世忠墓位於韓崗北部,為方圓500米見方的大土崗,現狀保存完好。韓世忠是與岳飛同時代的抗金將領,其妻梁紅玉是頗具傳奇色彩的巾幗英雄,是中國歷史戲曲中的當紅人物。

價值評定:

韓世忠墓具有重要的考古價值,同時韓世忠精神更是給人以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與勇氣。

古石刻

1.新河碑記

該碑現存與政府院內,高2.4米,寬0.7米,厚0.26米,碑文詳細記載了明清時期,賈魯河給朱仙鎮帶來的繁榮及當時的河南巡撫李鶴年治理賈魯河的情況,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2.廟崗泰山廟碑記

廟崗是朱仙鎮東西三公里一個高聳的土崗,高五丈,當地村民在崗上建一二郎神廟,供奉二郎神,廟內現存兩塊古碑,分別是:清同治11年(1851年)和清光緒18年(1857年)重修該廟的碑刻,兩塊古碑已字跡斑駁,辯認困難,以兩塊石碑推斷,此廟應在二百年前修建。

傳統技藝

木板年畫——

朱仙鎮木版年畫,是我國民間藝術長河中光輝奪目的一顆明珠,居全國五大年畫之首,為國內外美術界所重視和敬慕。朱仙鎮木版年畫的內容,多系人們所熟悉的歷史戲劇、小說演義、神話故事、民間傳說等中的人物故事。並在2002年10月28日,首屆國際木版年畫研討會暨全國木版年畫六強大聯展在朱仙鎮開幕。朱仙鎮被中國民協授予“中國木版年畫藝術之鄉”稱號。

朱仙鎮木版年畫是集體手工勞動的藝術結晶,是中原地區的優秀民間藝術,是中原文化的遺存,其價值主要有四點:

1.藝術價值:其構圖飽滿勻稱,線條粗獷簡煉,造型古樸誇張,色彩豔麗,藝術風格獨特,充分體現了中原勞動人民憨厚純樸,熱情豪放的性格和審美情趣,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2.學術價值:它選擇的題材和塑造的人物多是膾炙人口的民間故事、神話傳說、戲曲人物和人們所喜愛與敬仰的英雄豪傑。這些都為研究我國曆史學、文字學、民俗學、服飾演變、戲曲發展等提供了可觀的史料。

3.收藏價值:開封朱仙鎮木版年畫的豐富內容和獨特藝術形式在中國木版年畫的發展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極具收藏價值。

4.社會價值:發掘、搶救、保護朱仙鎮年畫,對河南乃至全國的精神文明建設,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眾的素質,構建和諧社會都將產生重要的促進作用。

傳統戲曲

豫劇祥符調——

朱仙鎮是豫劇祥符調的主要發源地。

豫劇又稱河南梆子,分祥符調、豫東調、豫西調、沙河調等流派。

朱仙鎮戲班:公盛班的代表劇目有《陰門陣》、《蘆花蕩》、《伐子都》、《敬德打虎》、《鍘美案》、《雙鳳山》、《羅章跪樓》、《豹頭山》、《反陽河》等等。

朱仙鎮古戲樓:關帝廟戲樓、岳廟戲樓、天后宮戲樓、魯班廟戲樓、救苦廟戲樓、山西會館戲樓、葛仙廟戲樓等。

價值評定:

1.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戲班和戲樓之多,反映了當時朱仙鎮繁華的市井生活景象,豫劇祥符調的發揚光大更是對朱仙鎮戲曲文化的繼承和延續。

2.具有重要的創造價值:反映了朱仙鎮人民迸發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以及對戲曲的熱愛。

3.具有重要的娛樂價值:通過觀賞性、參與性活動,達到休閒、娛樂的滿足,得到精神上的舒放和陶冶,為廣大市民提供豐富多彩的精神食糧。

民俗(傳統禮儀、節慶)

朱仙鎮廟宇數量居全國之冠,因此什麼神節、鬼節、廟會、道場等等,幾乎月月都有。廟多廟會也多,朱仙鎮古廟會、正月初七火神會、岳飛廟會、西泰山廟會、郎神廟會、瘟神廟會、土地廟會等。

價值評定:

1.廟會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它是淨化心靈、關注生存、關愛生命的精神家園,是民間文化製作和消費的超級市場,是一種多元空間文化形態。

2.廟會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它是一種典型的傳統民間文化活動,是民間宗教及歲時風俗,也是我國集市貿易形式之一,堪稱是融合祭神、宗教、遊樂、貿易、祈福、相親等眾多功能於一體的民俗文化大舞臺。

3.廟會具有重要的精神價值。廟會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頗為獨特的文化現象,反映了人們早年敬神祈福、求子問藥、祈雨免災的精神寄託和美好願望,集宗教信仰、商業集市於一體的文化節日。

4.廟會具有重要研究價值。可以瞭解的古代市井生活,具有濃郁的民俗文化內涵,通過對它的觀賞,可以感受深厚的民風民俗,感受朱仙鎮的風土人情。

傳統口頭文學及其它

1.歷史傳說及典故

朱仙鎮歷史久遠,發生在這裡的名人典故不勝其數。

鄭莊公啟封建城;朱亥助信陵君“竊符救魏”;岳飛朱仙鎮大捷;李自成朱仙鎮大敗明軍等。

2.“老字號”

“老字號”是商業源遠流長、生意輝煌的象徵,每個“老字號”都是信譽至上,至使在民眾中留有口碑。豆腐乾“玉堂號”,有三百年曆史:經營門神“年畫”的有:“天義德”、“二合”、“老店”等四十多家;經營竹竿青酒的有:“西雙泰”、“乾泰”、“晉泰湧”;經營糕點及甜酒的:“松盛長”等等。

價值評定:

(1)傳說與典故的豐富是對朱仙鎮商業繁華的象徵,更是歷史文化的反映,是對朱仙鎮傳統遺產繼承和發揚。

(2)老字號更是體現的一種商業信義文化,體現了朱仙鎮勞動人民的淳樸、勤勞民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