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魯怎麼淪為小眾車的

有種說法是一款車的好壞通過銷量是不能夠完全反映的,這句話用在斯巴魯森林人身上很合適。其實斯巴魯的口碑和品牌知名度在世界範圍內都很好,國內也都認可它的質量,但是銷量一直半死不活且有逐年降低的趨勢。今年已經是斯巴魯以進口車身份來華的第十五年,遙想2004年斯巴魯以全進口的方式正式進入中國消費市場,此後數年成功建設起經銷商網絡,同時知名度和美譽度也不斷提高。銷量曾一度在2013年達到了5.7萬輛的巔峰,可惜的是此後銷量一跌再跌,2016、2017、2018三年加起來總銷量才堪堪達到了10.08萬輛。相比其他日系車在國內混的風生水起,斯巴魯顯得毫無存在感, 這些當然是有原因的。

性價比太低

斯巴魯怎麼淪為小眾車的

以森林人為例,作為一款緊湊型SUV,官方指導價為22.38-31.48萬元,價格要比同是緊湊型SUV的奇駿、CR-V等車型高好幾萬,但配置卻並沒有優勢,那麼消費者又怎麼會選擇你呢?森林人的價格甚至可以對標漢蘭達了,然而森林人只是緊湊級SUV,漢蘭達則是中型7座SUV,從空間、口碑、外觀和名氣等方面,兩者幾乎沒啥可比性......相信絕大部分消費者都會選擇逼格更高的漢蘭達,更何況斯巴魯的品牌溢價也支撐不起這個售價。當然了,高昂的價格主要也是全進口身份造成的,現在的斯巴魯也很想和國內謀求合資以拉低售價,只是其身已經隸屬於豐田,再加上國內的政策限制,想要國產已經不太可能了。況且國產化後的斯巴魯勢必也會對豐田本身旗下車型產生衝擊,這是豐田不想看見的。

水平對置發動機堪稱雙刃劍

眾所周知,斯巴魯最引以為傲的就是水平對置發動機與左右對稱的全時四驅,這也是其在世界級拉力賽上大出風頭博得無數粉絲的根源。水平對置發動機通過氣缸的放置方式來使發動機的整體重心降低,從而影響整車的重心,低重心對於過彎的加持堪稱"紅藍BUFF",而左右對稱的全時四驅也能在轉彎急加速時讓車主更有信心。斯巴魯在北美屢獲好評,主要就是得益於斯巴魯良好的四驅表現,對於冬季寒冷的北美來說,冰雪路面的操控性至關重要。

斯巴魯怎麼淪為小眾車的

但也真是應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那句老話,水平對置發動機可以讓汽車的駕駛穩定性、平順性得到提升;但由於結構複雜、成本高昂、易發生磨損,在發動機發生損壞時維修困難且成本高昂。也有網友戲稱,沒錢的還是不要買斯巴魯了,要是壞了窮人修不起。

顏值不高

斯巴魯怎麼淪為小眾車的

說起來,中國人應該是最重視汽車顏值的群體,和發達國家的汽車僅為單純代步工具不同,國人開車還有著面子和身份象徵等附加屬性。外觀靚麗吸睛的車在中國往往不缺市場,而斯巴魯雖然談不上"醜",但和國人中庸、大氣、時尚的審美觀格格不入,無論是設計理念還是細節雕刻,斯巴魯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旗下車型都是中規中矩,看著即不亮眼,也沒性格,更沒有國人最推崇的大氣,沒什麼高級感和裝逼屬性,放入茫茫車流中就是很不起眼的那類車。

後期保養維護昂貴

斯巴魯怎麼淪為小眾車的

由於車型小眾況且又是進口車,斯巴魯配件昂貴等待週期長,加上經銷商少,造成車主維護各種不便。說起這些斯巴魯的國內總代理商龐大難辭其咎,龐大一心掙錢,根本不關心斯巴魯本身的品牌文化和品牌建設,其營銷做的一塌糊塗,導致了斯巴魯成為了小眾品牌。由於宣傳投入力度太小,以致於很多消費者在選車的時候,根本想不起還有這麼一個品牌的存在。斯巴魯配件昂貴,這其實也是龐大為了利益導致的,沒辦法,在中國只能聽龐大的,近幾年龐大也不景氣,只能說斯巴魯選錯了隊友。

寫在最後:

一個很具有硬核實力的品牌在中國被邊緣化,是多方原因造成的,斯巴魯也是在中國最水土不服的車企之一了。在錯失了國產化的機遇後,斯巴魯的確很難在中國有好的發展,況且近年來其負面頗多對品牌形象也有所損毀。想要在中國站得穩,一定要接地氣,也要把握國人的脈絡,一味的關起門自己玩,或者傲慢自大肯定玩不轉。我好奇的是,斯巴魯還能在中國走多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