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倦怠,想裸辭怎麼辦?先調整好狀態並做好這三件事再做決定

朋友42歲,想裸辭了,覺得再工作下去,要得精神病了,可見對工作的無奈之情不言而喻。

如果自己裸辭了,這樣是不是對家庭很不負責呢?

工作上辛苦,生活艱難,心情煩惱,壓力大是對於每位職場人來說就是一個常事,

我們要做的就是自己消化,克服,轉化壓力於動力.

真得不能承受或者有更好的選擇之際,再考慮其他打算!

老夏的某位朋友他還沒有42歲,現在也就是38歲與42還相差著5年的時間,最近他也有同樣的苦惱。

他在別人眼中已經是一個精英成功人士,

在杭州靠著自己買了一套價值360萬左右的房子(貸款買的房子)和一輛10多萬的代步車,

年薪在20多萬左右,對於農村出來的孩子,能有這樣的成績真的非常的不易,在這背後有多少的苦與淚、多少的血汗也是無從而知。

他告訴我的時候是他向領導提交了辭職申請,是在距離裸辭後的一個月。

裸辭的事情都不敢對家人說,怕給家庭增加更多的負面情緒.

其實上有老,下有小情況下他真的不想辭職,但是被公司逼的走投無路。

每天都要面對領導的各種刁難,還有接受與崗位職責不符合的工作安排,並且還沒有拒絕的餘地。

不管工作有多難還不能出現任何差錯,只要有點問題,就會被領導指著鼻子大罵。

不僅承擔來自工作的壓力,還要為領導背鍋。

在這樣的工作壓力之下,感覺他自己都在極速的衰老,再繼續這樣的工作下去只會奔潰,好幾次在開車回家因為工作的煩惱讓他心不在焉都差點追尾。

在這個不再年輕的年紀,他選擇了裸辭,重新再找工作。

在和我聊天的時候,已經快一個多月了,還在繼續瘋狂的找工作。

一.分析這種情況的原因

職業倦怠,想裸辭怎麼辦?先調整好狀態並做好這三件事再做決定

其實對於到了42歲,還想裸辭的中年人來說,都有著難以言說的痛楚。

對於42歲的人而言,家庭負擔無疑是最重的時候。

父母上了年紀,需要人照顧,子女又是處於青春期叛逆的時候,

自己的話已經開始逐漸奔向中老人的行列,身體機能已經大幅度的下降,繁忙的工作讓你產生力不從心的感覺。

在工作與家庭的雙重壓力之下,就會有這樣的情緒產生。

二.辭職可以,但是你要做好充分準備

職業倦怠,想裸辭怎麼辦?先調整好狀態並做好這三件事再做決定

1.辭職並不是對家庭不負責

其實,辭職並不是對家庭不負責。

對於你而言,不辭職,你自己每天都要備受煎熬,辭職的話,你又怕家人擔心。

你要明白,你的家人是你最堅實的後盾,是你避風的港灣,是你心靈尋求慰藉的地方。

要是你的家人知道你的工作情況,肯定會理解你。

2.辭職,你一定要做的三件事:

(1)想明白你的路在何方

辭職可以,畢竟你對現有工作已經產生了一定情緒,繼續工作對你沒有多大的好處。

但是在辭職的時候,你一定要想明白你的路在何方。

你是繼續找工作,還是創業。

你有什麼能力、有什麼資源、有什麼目標方向都是你所需要考慮的問題,自己想清楚了路在何方,才能讓你不迷茫,因為你已經沒有時間去迷茫了。

(2)如何在你的道路上邁出第一步

很多時候講起理想、講起目標都是非常的輕鬆,嘴一張就能來,但是實際行動去沒有,往往在理想和目標還沒起步的時候就已經是夭折了。

就是因為他們不懂如何去邁出這第一步。

你已經想清楚自己的出路以後,如何邁出這一步是你必須要想好的事情。

比如說找工作,你有目標企業了,你有沒有投遞簡歷,收到offer。

你創業了,你的資金、你項目、你的團隊等等有所準備沒有。

(3)你對選擇的道路如何規劃

做任何事情都少不規劃,沒有規劃,你就非常容易在前行的道理上迷失方向。

畢竟沒有過規劃的事情是非常容易失敗的。

很淺顯的道理,你要是沒有過規劃,在做事上,就會東一榔頭、西一榔頭,那是沒有任何效果的。

在規劃職場道路過程中,合不合理,可以找一些牛人或者專家幫你參考,集眾家之長,成功的機率才會加大。

職業倦怠,想裸辭怎麼辦?先調整好狀態並做好這三件事再做決定

3.調整自己的狀態

你要做的首要任務就是調節自己的情緒與狀態。

畢竟一個人在長期不喜歡的環境中被壓抑著是不好的,不僅不利於身體健康,也會影響做事效率。

可以適當的休息,為自己補充能量或者做一些有意義、有興趣的事情舒緩心情。

不管你的路在何方,讓自己充滿戰鬥力是必須的。

其實,很多時候都要學會跳出自己原有的圈子,再反過頭來回望,人生還是美好的,

不管你是如何選擇,不管你是成與敗,自己的人生對得起自己就已經足夠。

如果我寫過的一篇文章,講過的每一話,做過的一個舉動,

曾在你的心裡蕩起漣漪,那至少說明在逝去的歲月裡,

我們在某一刻,共同經歷著一樣的情愫。

有時候,雖然素未謀面。

卻已相識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如果你喜歡鄙文,那就在下面點個贊呀,也可以轉發或讚賞!

您的鼓勵是老夏最大的動力和支持,歲月靜好,願你幸福,一起都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