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用率連降 車險承保盈利再現

一季度車險曾打破四年盈利週期、跌落財險業承保利潤率頭把交椅,但二、三季度卻一掃陰霾,重現盈利。北京商報記者從業內獲悉,前三季度車險承保利潤大增,增幅超3倍。不過,在新車銷量放緩的背景下,車險市場發展似乎遇到了“天花板”,保費微增的局面恐難改變。

今年一季度,車險業務上交了一份不盡如人意的成績單,綜合成本率突破100%大關、連續四年的盈利週期被徹底打破,車險承保虧損0.62億元,同比減少20.5億元,下降了103.14%。

就在市場感嘆年均保費數千億元規模的車險業務風光不再之時,貢獻國內財險業七成保費的車險又重現了曙光,連續兩個季度實現承保盈利。數據顯示,今年二、三季度,車險實現承保盈利30.04億元、55.99億元。

不過,即便是連續兩季承保盈利,保費收入持續放緩已成大勢所趨。另一組數據便顯示,前三季度機動車輛保險原保險保費收入5914.92億元,僅同比增長3.98%,產險業務佔比下滑至68.32%。2018年,車險保費增速跌至4.2%。

對此,中國精算研究院金融科技中心副主任陳輝分析稱,今年前三季度,國內乘用車累計零售銷量1478.2萬輛,同比下降8.6%,而車險保費與新車銷量呈現強正相關。同時,商業車險改革持續深化,以及中國經濟大環境承壓,也是影響車險保費增速下降的原因之一。

對於車險承保利潤的止跌回升,有保險公司部門負責人表示,車險承保淨利的產生,離不開監管部門在前端通過出臺多項政策圍堵及後端加大違法違規行為懲處。

此前,車險市場通過虛列其他費用套取手續費、公司向中介機構承諾支付高於報批水平的手續費率但不及時入賬等現象比較常見。

去年8月起,“報行合一”正式實施,明確要求財險公司報送給銀保監會的手續費用必須與實際執行的政策保持一致;今年1月,銀保監會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車險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圈定了財險公司經營車險的八大禁令;2月,銀保監會向各地銀保監局下發《關於近期車險市場監管有關情況的函》,指出各地銀保監局依法嚴肅查處車險市場違法違規行為。

據《關於2019年前三季度車險市場監管有關情況的函》顯示,在叫停車險業務方面,前三季度,18家銀保監局累計對87家保險機構進行行政處罰,對126個責任人進行警告、罰款等行政處罰,累計罰款超過2000萬元。

而重罰之下成效明顯,車險綜合費用率呈現明顯下降。數據顯示,2019年1-3季度,全國車險綜合費用率分別為40.12%、39.17%、38.04%,分別同比上升0.11個百分點、下降1.64個百分點、下降5.1個百分點。同時,業務及管理費快速增長勢頭得到遏制。2019年7-9月,車險業務及管理費同比下降2%,反映出虛列費用問題有所好轉。受其影響,產險公司整體綜合成本率也呈現下降,前三季度為99.52%,同比下降0.33個百分點。

為了尋找拉動業務增長的新引擎,越來越多的財產險公司押寶非車險。

例如人保財險未來業務結構為車險佔40%,非車險60%左右。中國人保董事長繆建民表示,在自動駕駛技術逐漸推出後,傳統的商業車險也面臨被顛覆的風險,從長期來看,財險公司嚴重依賴車險的模式是危險的。而平安財險前三季度車險保費收入1386.83億元,同比增6.3%,而非車險及意健險業務同比增14.9%,佔比增至30%。

有保險公司部門負責人表示,在汽車行業增長低迷的情況下,車險保費增速也相對降低,同時車險盈利水平也相對欠佳。而相比車險,非車險業務內容豐富,加之大公司體量較大,具備人才、資源、品牌等優勢,非車險業務更容易形成較多的機會和發展空間。此外,非車險的發展也讓險企的整個財產險業務結構更加均衡,有利於分散結構性風險。北京商報記者 陳婷婷 李皓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