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清朝末年的北京,看當時北京人的生活狀態和精神面貌


北京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和世界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數最多的城市,3060年的建城史孕育了故宮、天壇、八達嶺長城、頤和園等眾多名勝古蹟。本組老照片拍攝於清朝末年的北京。圖為清末北京的駱駝隊,遠處是古老的城樓。

圖為清末北京護城河。護城河是人工挖掘的圍繞城牆的河,古代為防守用,是古時由人工挖鑿,環繞整座城、皇宮、寺院等主要建築的河,具有防禦作用,可防止敵人或動物入侵。

圖為在護城河洗衣服的婦女。

圖為清末北京的明十三陵。明十三陵自永樂七年五月始作長陵,230多年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嬪、兩位太監。

圖為清末北京圓明園廢墟。圓明園始建於1709年,於1860年遭英法聯軍焚燬,文物被掠奪的數量粗略統計約有150萬件,上至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

圖為清末北京街頭的理髮匠。“剃頭擔子一頭熱”就出自這樣的理髮攤,近代北京走街串巷的剃頭匠都挑著個扁擔,一頭挑著板凳和剃頭的工具,一頭挑著火盆用來燒洗頭水,因此剃頭匠的挑子是一頭熱一頭涼的。比喻做一件事情時,一個人非常熱情,而對方卻無動於衷。

圖為清末北京的兩名小男孩,還留著辮子。

圖為清末北京城牆廢墟邊的鐵路。

圖為清末北京街邊的小吃攤,生意不錯。

圖為清末北京街頭抱孩子的旗人婦女。

圖為清末北京街頭賣竹子耙子的小販。

圖為清末北京的四姐弟。

圖為清末北京街頭的乞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