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的漳州,八閩極地漳浦縣


1902年,漳浦赤湖鎮,石砌的圍牆。漳浦,是福建漳州市南部沿海縣,明代以後有“金漳浦”的美譽,東接廈門,南鄰汕頭,與臺灣隔水相望,是著名的僑鄉和臺胞祖籍地。

1902年,漳浦赤湖鎮,禮拜堂院內。戰國中後期,屬閩越國。公元前222年,併入秦朝版圖,屬閩中郡。隋開皇九年,改名泉州。大業三年,廢泉州,改為建安郡,領閩、建安、南安、龍溪四縣,今漳州境屬建安郡龍溪縣。

1901年,漳浦縣衙。唐垂拱二年設漳州,並置漳浦、懷恩二縣,此為漳浦建縣之始。開元四年,州暑由盤陀嶺遷至李澳川。開元二十九年,懷恩縣併入漳浦縣。貞元二年,州治再遷至龍溪縣桂林村,此後一千多年,州縣衙門位置不曾改變,延用到1950年代,是閩南最古老的縣衙門。


1902年,養正女學校內。學生在井邊洗衣,面對鏡頭的她們落落大方,顯示出閩南女孩傳統保守、個性內斂、勤勞賢惠的特點。

1902年,漳浦養正女學,師生展示在學校所學的紡織、納鞋、縫紉和刺繡等技能。

1902年,漳浦養正女學,正在用餐的學生。

1902年的一天,一班南音樂手在漳浦源梁醫院獻藝,馬士敦醫生記錄了當時的影像。從漢朝至兩宋時期,歷代的中原移民將音樂文化帶入以泉州為中心的閩南地區,與當地民間音樂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樂遺韻的音樂形式——南音,是中國最傳統的古樂之一。

1902年,漳浦蒙養院,相當於現在的幼兒園。

1902年,漳浦,馬士敦醫生和助手在巡迴醫療途中休息。馬士敦醫生在服務漳浦源梁醫院時,常到偏遠鄉鎮做巡迴醫療,足跡遍及漳浦、雲霄、平和、詔安等地,就地為患者醫治。

1902年,漳浦,吳壩牧師和他的家人。吳壩,字封浚,晉江安海人,做過泉州泉南堂牧師以及漳浦縣坑尾堂和浦邑堂牧師。吳壩的妻子是一個被收養的棄嬰,1861年美歸正會胡理敏牧師坐船時在河中的木盆中撿到,帶到鼓浪嶼交給同事撫養成人。漳浦蒙學堂自1904年發展為逢源小學,吳壩任第一任董事長。

1901年,漳浦蒙學堂。由長老會牧師於1891年創辦,1904年發展為逢源小學,第一任董事長為華人牧師吳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