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上海五六十年代創造的奇蹟

回顧:上海五六十年代創造的奇蹟

“一五”期間,上海在支援全國經濟建設中發揮了重大作用。這些支援,包括援建內地企業,支援機器,支援產品,支援人才,培訓人才,也包括將企業向內地遷移。

回顧:上海五六十年代創造的奇蹟

支援涉及的省份有:北京、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陝西、甘肅、寧夏、河北、河南、四川、廣西、雲南、貴州、江西、安徽、福建、山東等,涉及的城市有:北京、哈爾濱、長春、瀋陽、西安、蘭州、銀川、洛陽、包頭、鞍山、鄭州、邯鄲、石家莊、柳州、昆明、福州等,不一而足。支援的行業有:工業、交通運輸業、金融業、飲食業、旅館業、捲菸業、洗染業、造紙業、印刷業、新聞業、出版業、城市規劃、城市管理、汽車修理、自來水業,甚至照相館、飯店、理髮店,等等,文化方面則有電影業、戲曲曲藝等。遷到北京的就有:中國照相館、中央洗染店、普蘭德洗染店,華新、紫羅蘭等4家理髮店,鴻霞、萬國、藍天等21家服裝店。文化方面,最著名的是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遷到北京,交通大學整體遷移到西安。

“一五”期間,上海為鞍山鋼鐵公司建設工程提供了78種配套產品,為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提供了43種產品,為玉門油田提供了400多種機械配件,為佛子嶺、梅山、官廳水庫等10餘處水利工程提供40套閘門和100多臺啟閉機;為外地發展紡織工業製造156萬枚紗錠的細紗機和5.9萬多臺自動織布機,以及造紙、印刷、橡膠、製藥、肥皂、牙膏等生產設備,共1000多種;為全國提供的機械配套設備有:電站用汽輪發電機56臺、26.48萬千瓦,交流發電機124.06萬千瓦,汽車外胎49.9萬套。

從1950年至1958年,上海動員支援內地的勞動者有150多萬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4萬多人,技術工人13.7萬人,為各地培養藝徒13萬人,支援機床4萬多臺。

上海有2萬多人投身長春汽車製造廠、洛陽拖拉機廠、礦山機械廠等工程建設。按照中央的要求,上海調配了一大批幹部到內地,支援各地建設。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的黨委書記趙明新,便是從上海調去的,他原是上海市委常委兼組織部長。

從1953年至1962年,上海一些大型企業,組成幾套同樣的領導班子,然後成套地輸送到各地。洛陽柴油機廠、西安柴油機廠、武漢機床廠、武漢造船廠、武漢鋼爐廠、渤海造船廠、哈爾濱電機廠的領導班子,都是由上海成套調配過去的。

上海在支援全國的同時,為自己城市留下的發展資金極少,留下了許多城市病。上海在計劃經濟時代,財政收入的90%都上繳給了國家,留給上海的經費只有10%左右。而這些有限的自留經費中,上海在安排投資時,又將主要部分投向了工業,留給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與改造的資金少之又少,只佔上海創造的財政收入總量的1.7%。這樣,上海城市建設與改造嚴重滯後,住房極度緊張,交通極端擁擠,河水黑臭,空氣汙染。(作者 熊月之 via社會科學報 點擊“瞭解更多”獲取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