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水火既濟,坐鎮江城之說,江西南昌市繩金塔

繩金塔,位於江西南昌市西湖區繩金塔街東側,原古城進賢門外,始建於唐天佑年間,相傳建塔前異僧惟一掘地得鐵函一隻,內有金繩四匝,古劍三把(分別刻有“驅風”、“鎮火”、“降蛟”字樣)還有金瓶一個,盛有舍利子三百粒,繩金塔因此而得名。

素有水火既濟,坐鎮江城之說,江西南昌市繩金塔


繩金塔為中國江南典型的磚木結構樓閣式塔,塔高50.86米,塔身為七層八面(明七暗八層)內正外八形,其朱欄青瓦,墨角淨牆及鑑金葫蘆型頂,有濃重的宗教色彩,飄逸的飛簷,並懸掛銅鈴(按照製作古代編鐘的工藝,重新鑄造風鈴,七層七音)。葫蘆銅頂金光透亮,通身朱欄青瓦,墨角淨牆,古樸無華。

素有水火既濟,坐鎮江城之說,江西南昌市繩金塔


塔身每層均設有四面真門洞、四面假門洞,各層真假門洞上下相互錯開,門洞的形式各層也不盡相同。第一層為月亮門;第二、三層為如意門;第四至七層為火焰門,三種拱門形式集於一塔,這種做法是不多見的。它古樸秀麗,具有江南建築的典型藝術風格,它是歷史信息的載體,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素有水火既濟,坐鎮江城之說,江西南昌市繩金塔


塔剎高3米,最大直徑1.75米,內以樟木構架為胎,外釘2-3毫米厚鎦金銅皮。1988年維修拆卸塔剎時發現,該塔剎為同治六年製造,而重修該塔是同治七年七月始至同治八年冬完成(見劉坤--《重修繩金塔記》)。由此可見,在施工之前就對塔剎有周密的考慮和設計,塔剎各部位尺寸比例勻稱,線條柔和流暢,在江南民間的諸多寶塔中,象這樣的格局也是不多見的。

塔以須彌座為塔基(基礎僅深60釐米),歷經近三百年未見嚴重沉陷和傾斜,這與我們現代建築基礎處理大相徑庭。繩金塔內旋步梯直通其頂層,直視湖山千里道,"下窺城郭萬人家"(明、王直詩),是我市僅存的高層古建築,顯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築技藝。

繩金塔層層"飛簷翹角,銅鈴高掛","雙樹影回平野暮,百鈴聲徹大江寒"(明、吳國倫吟繩金塔詩)。繩金塔風鈴每層一個音階,七層七音,微風吹過,悅耳動聽。

地宮為塔基下的一種建築設施,1988年在維修繩金塔的過程中,在其他宮和塔剎內發現一批珍貴文物(現陳於繩金塔千佛寺內)。有古謠雲:"藤斷葫蘆剪,塔圮豫章殘"。"藤"諧"滕"音,指滕王閣;"葫蘆",乃藏寶之物;"塔",指繩金塔;"圮",倒塌之意;"豫章"亦即南昌。這首古謠的意思是,如果滕王閣和繩金塔倒塌,豫章城中的人才與寶藏都將流失,城市亦將敗落,不復繁榮昌盛。

繩金塔景區內的使用功能有:讓遊客登千年古塔,觀洪城景觀,登至古塔頂層,遠眺望西山及梅嶺、撫河古道、觀洪城夜景、銀光閃亮。千佛寺大殿內供奉著有999尊釋加牟尼佛像供遊客觀瞻,還可滿足善男信女的朝拜願望,大殿中央懸掛一7.9噸重吉祥鍾,內在涵意是撞世紀鐘,許美好心願。千佛寺大殿兩邊為文物展廳,第一展廳陳列擺放有繩金塔地宮發掘文物展,古剎文物展。第二展廳陳列擺放有南昌市周邊地區及市內大型建設工地出土文物展。千佛寺右前方利用封藏位置,上面增設了一間展銷部,供遊客購買、觀賞。豐富塔前寺內的內容,滿足遊客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