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郭莉:秦風秦韻話秦腔,秦腔已融進秦人的精神生活中

大美西部觀察:立足西部,放眼世界;關注民生,傳遞有價值的資訊,發佈經典文章。

秦風秦韻話秦腔

作者 郭莉

秦腔,是起源於古代陝西的民間歌舞,形成於秦,精進於漢,昌明於唐,完整於元,成熟於明,廣播於清,幾經演變,逐漸成熟壯大。周代以來,關中地區就被稱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是古老的劇種之一,堪稱中國戲曲的鼻祖。秦腔的特點是高亢軒昂,激烈悲壯,彷彿羊肉泡饃一樣結實可口。“秦腔”這一稱謂,除戲曲名稱外,也有方言、地方話的含義。由此可見秦人質樸、坦誠、豁達、耿直的性格特點。

咸陽郭莉:秦風秦韻話秦腔,秦腔已融進秦人的精神生活中

明代朱權《太和正音譜》載:“元知音善歌者,三十六人中之首者盧綱,咸陽人,音屬宮而雜商,如神虎之嘯風,雄而且壯,為當時之傑”。演員吐字以涇陽、三原語言為“標準”。史書記載明代中葉咸陽就已流行秦腔,武宗正德五年(1510)武功康海組建戲班,演唱“康王腔”。康海還扶植周至張於朋、王蘭卿在康家班基礎上組建張家班。張家班,又名華慶班,不僅在周至、戶縣、眉縣以及省境內一些地方演出,還曾隨陝西鹽商、木商到過江浙一帶。

著名的秦腔劇作家乾縣人範紫東是易俗社的創始人之一。他一生撰寫了《三滴血》《頤和園》《新華夢》等大、小型劇本 68部,被譽為“東方莎士比亞”。咸陽各縣以“易俗社”為榜樣,先後成立“高興班”(長武),“馬家班”(武功),“秦貴社”(禮泉),“益民社”(咸陽),“曉鍾社”(乾縣)、“新中社”“明正社”(三原)等演出團體。1937年,中共陝西省委(駐涇陽縣雲陽鎮)、關中工委(駐旬邑縣馬家堡)相繼成立七月劇團、關中劇團、關警劇團等,創作演出《大上當》《新教子》《十里塬》等大批新劇目,在唱腔、表演、舞美、服飾等方面都有創新。建國後,關中地區僅咸陽就有專業劇團14個,創作了大批新劇目,湧現出眾多知名演員,如郭明霞、任哲中、馬金仙、焦曉春等。

咸陽郭莉:秦風秦韻話秦腔,秦腔已融進秦人的精神生活中

經典的秦腔劇目有《鍘美案》《三滴血》《八義圖》《遊西湖》《法門寺》《下河東》《三孃教子》《周仁回府》《楊門女將》《轅門斬子》《打金枝》等,即使是目不識丁的老者,對這些恩怨情仇故事也能娓娓道來。

秦腔中的武戲熱鬧精彩,尤其受小孩子的喜愛。秦瓊敬德、楊門女將們個個英姿颯爽,在臺上踩著鑼鼓點,一杆長矛揮得嚓嚓激烈,一把五尺槍舞得密不透風;短槍相接時,刀光劍影,令人眼花繚亂。頭上翎子翻飛,背後靠旗抖擻,鑼鼓聲音突然停住,角色幾乎同時一個亮相,或杏眼圓睜,粉面如花,或目眥欲裂,氣壯山河。武把子各自相向站在舞臺對角,應著鑼鼓傢伙的節奏,同時開始連翻筋斗,綵衣疊飛,雄渾剛健,絢爛綺靡,驚天動地如蛟龍出海,無不引得臺下叫好聲陣陣。幾天過後,那震耳欲聾的鑼鼓梆子聲還在耳畔一陣陣激盪,令人久久回味不絕。

咸陽郭莉:秦風秦韻話秦腔,秦腔已融進秦人的精神生活中

秦腔表演中有佯狂顛笑,在藝術家們的生動表演下驚天地泣鬼神,幽憤之氣直上雲霄。若惆悵憤怒,則吱哇嚎叫,抑揚頓挫,把一腔憂憤的千般變化表現得淋漓盡致。吹、拉、彈、奏、翻、打、念、唱、提袍甩袖,吹鬍子瞪眼,抬腳踱步,都要踏上鼓點子,有板有眼,有招有式,板腔流韻相互配合,曲美舞歡,鑼鼓鏗鏘,喳喳喳喳,嗷嗷嗷嗷,沒有哪項舞臺效果能如秦腔戲曲一般渾然一體,行古縱今。

自誕生以來,秦腔已經如血液一般融進了秦人的精神生活中。無論是寒暑季節,還是工廠田間,無論是白天的勞作間隙,還是夜晚的納涼晚會,也無論是村家小院還是城市公園一角,隨時你都會看到或三五人,或十餘人聚集在一起,只要那或緩或急的板胡拉起來,便有唱腔交織著伴奏直沁你的心脾:婉轉悠長的如泣如訴,聲嘶力竭的“吼”聲震天。演唱者如痴如醉,伴奏者搖頭晃腦,觀看者或擊節作勢,或呆如神離,百般情態述而不盡,那真是一場酣暢淋漓的饕餮盛宴啊!

咸陽郭莉:秦風秦韻話秦腔,秦腔已融進秦人的精神生活中

作者 郭莉

如果您對本文和秦腔有什麼看法或感想,歡迎在文末留言批評指正,感謝大家閱讀欣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