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內開花牆外香-非主流的《墨子》(2)

墨子,傳說是魯國下面的小邾國人士(他的身世多是傳說,因為在上古時代,人們就有意地忽略了他的存在,正史中很少講述他的生平)。

牆內開花牆外香-非主流的《墨子》(2)

小邾國

戰國時期,魯國保存周禮最多,又是儒家學說廣為流傳的地區,所以,墨子從小受儒家文化的薰陶(《淮南子 要略》說:墨子學儒者之業,受孔子之術。),他的內心是嚮往儒家學說的(真心地愛),但是,他的“賤民”身份(《呂氏春秋》中記述:“北方之鄙人”,“布衣之士”,“賤人”)和那個戰亂的時代註定了他沒有辦法繼續儒家之路。

牆內開花牆外香-非主流的《墨子》(2)

戰亂時代,百姓遭殃。

他少年被迫學各種技能,接觸社會底層,切身體會百姓疾苦(這個和基督耶穌很像);他所給予人生希望的儒學和他所感受的世界差距越來越大,孔子之後的弟子們都陷入了周禮的繁瑣禮儀之中,很少關心人的生活,他的感受是儒學不適合中國之百姓生活,沒有人性之空談,於是他拋棄了儒學,創立了自己的學派——墨家。

牆內開花牆外香-非主流的《墨子》(2)

墨子,最早提出“愛”,上古時代最有邏輯的人!

孔子是歷代被朝廷尊敬的聖人,學說得到傳承最多,但是,無論從《論語》,還是從《周禮》,或是其他的經典書籍中,我們都無法看清聖人的邏輯,只能看到為人的道理,至於為什麼?只能意會,墨子截然不同。

墨子的清晰邏輯:

子墨子言曰:“必立儀,言而毋儀,譬猶運鈞之上而立朝夕者也,是非厲害之辯,不可得而明知也。故言必有三表。何謂三表?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於何本之?上本之於古者聖王之事。於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於何用之?廢以為刑政,觀其中國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謂言有三表也。”

  • 論點:
  1. 必立儀, We must set up a series of standards of judgment.
  2. 言而毋儀,譬猶運鈞之上而立朝夕者也, To speak without a standard is just like determining the directions of sunrise and sunset by a potter's wheel that is spinning,
  3. 是非厲害之辯,不可得而明知也。with which we can hardly distinguish right from wrong and benefit from harm.
  • 論據:
  1. 故言必有三表。何謂三表? Therefore, there must be three standards in making a speech.
  2. 何謂三表? What are the three standards?
  • 論據展開:
  1. 有本之者, They are the standard of investigating historical facts,
  2. 有原之者 the standard of verifying the true facts and
  3. 有用之者。 the standard of application and observation.
  4. 於何本之? 上本之於古者聖王之事。 How to investigate historical facts, namely, the deeds of the ancient sage kings .
  5. 於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How to verify the true facts , namely, what the people see and hear every day and
  6. 於何用之?廢以為刑政,觀其中國家百姓人民之利。how to apply the words into the practice, namely, applying what they say into law and order and observing whether they could bring benefit to the state and the people.
  • 結論:

These are the so-called three standards.

牆內開花牆外香-非主流的《墨子》(2)

墨子,給中國指出了一條不同於儒家文化的路,這條路可能會給農耕文化一個不同的定義,但是歷史沒有給墨子機會,身處21世紀的我們,在羨慕西方人性文化(開始於14世紀的文藝復興)是,請和我一起分享一下距今約2500年中國聖賢的人性光輝。 請繼續關注我的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