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解釋為什麼要“飲食有節”?古代的解釋:《黃帝內經》“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之過,傷其正也。”“飲食有節……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食物本來是營養人體的,但是如果飲食不節制,就會適得其反。俗話說“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唐代名醫孫思邈在《枕上記》中說“清晨一

"全方位解釋為什麼要“飲食有節”?古代的解釋:《黃帝內經》“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之過,傷其正也。”“飲食有節……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食物本來是營養人體的,但是如果飲食不節制,就會適得其反。俗話說“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唐代名醫孫思邈在《枕上記》中說“清晨一盤粥,夜飯莫教足。”《飲膳正要》中說:“晚飯不可多食,晚飯少一口,活到九十九。”因為晚上人體的新陳代謝速度逐漸降低,消耗的熱量也比白天明顯減少,晚飯吃得過多就會在體內轉化為脂肪使人發胖。同時晚飯吃得過飽或過油膩還會增加腸胃負擔,出現腹脹、消化不良等現象,影響睡眠,即所謂的“胃不和,臥不安”。特別是老人、小孩,消化功能本來就不強,吃得過飽,容易使脾胃受損,導致胃病,正如諺語所說“要想小兒安,三分飢和寒”。漢代名醫張仲景早在《傷寒論》中就提出“損谷則愈”,即在保持身體基本能量需要的基礎上,少吃一點,很多病自然就好了。我們現代的一些常見病,如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痛風、高血脂等與飲食不節制有密切的關係。現代的一些研究發現: 適度飢餓能使人的生命活力增強、壽命增加。 動物試驗的結果證實,處於半飢半飽狀態下的老鼠,比吃飽的老鼠心臟更健康、免疫力更強、癌症的發生率更低、生殖能力更旺盛,壽命也延長了 60%。 關於人體進化論的解釋:飢餓讓大腦更清醒是有進化學意義的。野生哺乳動物一般都過著飽一頓飢一頓的日子,幾天找不到食物,餓著肚子尋食的情況也是常有的。動物在半飢餓狀態下反而感官更敏銳,因為只有這樣才更容易抓住獵物。比較文學的解釋:飢餓是一種生活狀態。飢餓像一把刻刀,慢慢地雕刻出一個真實的輪廓。所有的胖子都長得很像,都有類似的表情和體態,那個瘦下來的你,才是隱藏其中的自己。保持微飢感才吃得出每樣食物真正的味道,每種味道都餘音嫋嫋,繞樑三日。比較哲學的解釋:保持適度的飢餓是一種人生智慧,凡事都應該有“七分飽”的分寸。“水滿則溢,月盈則虧”,人生不需要太滿,有些留白才會有更多思考。飯不要吃太多,七分飽足矣,話不要說太滿,七分就足夠。國外名人怎麼說?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注意:我們所說的飢餓是適度飢餓,是在保證足夠營養、進食品種全面的“少而精”前提下進行的,而不是盲目節食。七分飽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胃裡面還沒有覺得滿,對食物的熱情已經有所下降,撤走食物,換個話題,很快就會忘了吃東西的事情。#晉醫匯# #清風計劃# #減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