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碗粥讓娃脾虛2年沒長個,再愛孩子,這5種飯也別喂

最近閨蜜一直跟我抱怨:

很懷念寶寶6個月前純母乳的時候,只要吃奶就行好,很容易餵養。

現在兒子3歲了,給他餵飯太難了。

婆婆從小慣著他,平時配飯只吃肉,說這樣才能長高長壯。

前兩天兒子一直吐,還老說肚子痛,去醫院檢才發現是積食。

婆婆說:我就一個大孫子,當然好吃好喝地伺候著,菜有啥營養?我平時就愛給孫子熬肉湯,澆在米飯上軟糯香滑,抱著大碗兩下子就吃完了。

誰知道就是婆婆這樣的愛,不僅導致兒子積食嚴重,這兩年身高機會沒怎麼長。

真愁死個人啊!

醫生說:再愛孩子,也要營養搭配合理,細嚼慢嚥。

一、記住了,這5種飯再好吃,也不能多吃!

1、湯泡飯

湯泡飯,很多家長都給孩子吃過。

湯泡飯本身沒多大問題,主要在於這樣的飯太過軟爛。

對很多孩子來說,不怎麼咀嚼直接吞嚥,口腔裡的唾液澱粉酶沒有充分用上,食物就直接進肚子裡,對腸胃造成負擔。

因此,湯泡飯並不適合孩子天天吃。

2、秋膘飯

現在已經深秋,很多父母喜歡在這段時間給孩子貼“秋膘”。

再加上家庭條件好,大魚大肉是常有的事兒,經常吃大葷食物,寶寶腸胃負擔過重,容易導致消化不良 。

3、加餐飯

孩子小的時候,是很怕餓的,吃的少餓得快,但是等到孩子大了之後,就要給孩子定時定量的餵飯了。

要是還是按小時候的方法,哭了就吃,不定時定點定量,對孩子的脾胃傷害是很大的,影響到孩子的身體發育。

這碗粥讓娃脾虛2年沒長個,再愛孩子,這5種飯也別喂

4、大人飯

常聽有的媽媽自豪地說:我寶寶才1歲,就可以跟我們一起吃飯了。

其實成人的食物並不適合2歲以下的寶寶吃。

主要因為成人重口味,食物製作也不如專門的輔食精細,不利於寶寶吞嚥和腸胃消化,尤其是重口味,對寶寶健康和飲食習慣的養成極其不利。

5、隔夜飯,醃製食物

稍微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剩菜剩飯,醃製食物亞硝酸鹽含量極高,輕則影響寶寶發育,重則甚至引發

尤其對小寶寶來說,腸胃都在發育過程中,新鮮的食材非常重要。

二、餵養孩子是門學問,家長真得好好學習和琢磨。

關於寶寶吃多吃少的問題,著名的崔玉濤醫生對家長提出4點要求:

1、根據寶寶的飲食習慣,家長做飯時可以做得比平時飯量多一些,防止寶寶胃口比較好的時候吃飽。

2、如果寶寶在進食過程中表現出不想再吃,就不要勉強他繼續進餐,讓他自己決定吃少少就好。

3、如果寶寶這一頓卻是吃的太少,可以適當提前下一頓飯的進餐時間,注意兩頓飯之間儘量不要給寶寶太多的零食、點心,也可以帶寶寶多活動,增加消耗,進而提高食慾。

4、注意記錄寶寶的生長曲線,如果生長曲線正常,就不必在意寶寶每頓飯的具體量。

這4點,首先提到的就是寶寶的飲食習慣,對很多長輩來說,平時最關心的是寶寶飯量大小。

三、如何讓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才是最重要的。

1、一日三餐按時按點

看過《蠟筆小新》動畫片的人都知道,對日本人來說,按時吃飯,過期不候非常重要。

印象中有一集,小新不吃飯,媽媽美伢說:過了這個時間就不能吃飯了,再餓也不能吃。

不止如此,他們連吃點心的時間都是固定好的。

這對養成寶寶良好的飲食習慣至關重要,有的老人“狠不下心”,錯過了立規矩的機會,就只能一口一口追著孩子喂。

追著喂短期來看,好像孩子能吃多點,但長期來看及其不利於寶寶身體健康。

這碗粥讓娃脾虛2年沒長個,再愛孩子,這5種飯也別喂

2、每次進食時間不宜過長

專家建議,每餐細嚼慢嚥的時間最好在二三十分鐘左右。

吃飯時要細嚼慢嚥,但並不等於越慢越好。

因為消化食物的消化酶有分泌高峰,一般維持在十幾分鍾內,此時是消化食物的最佳時間,有利於營養的吸收。

如果寶寶沒有吃飽,適當延時也是可以的,但不能無限制把用餐時間延長。

讓寶寶體會到因為不好好吃飯,會餓肚子,這也是一種教育。

3、使用寶寶專用餐具和餐椅

每天吃飯都讓寶寶坐在固定的餐椅上吃飯,可別小看這些寶寶專用物品。

這會讓孩子有種儀式感,此刻大人也可以根據寶寶不同年齡教授一些吃飯禮儀。

比如:吃飯時不能敲碗,咀嚼食物時不要發出太大的聲音,夾菜時不能用筷子在盤子裡挑挑揀揀,更不要用手直接抓飯菜。

4、吃完飯後喝口水

對於小寶寶來說,還沒辦法學會刷牙。這個好習慣,將一生都有利於他的牙齒。

這碗粥讓娃脾虛2年沒長個,再愛孩子,這5種飯也別喂

5、大人從心態上轉變

對我們成年人來說,有時也會因為情緒、氣候而胃口不佳。

如果偶爾孩子到了吃飯時間,仍不覺得餓,就別硬要求他吃。

相對的,隔一段時間讓孩子再次嘗試:如果孩子對某一項食物感到討厭,可能只是暫時性不喜歡,可以試著隔一段時間再讓他吃吃看。

6、家長要以身作則

打鐵還需自身硬,在培養孩子的飲食習慣中,大人要以身作則,不能偏食,也不能溺愛孩子。

比如寶寶愛吃肉就可勁兒吃,想喝飲料隨時喝,零食毫無禁忌地給...

吃飯,在育兒的過程中,是一輩子也說不完的話題,但只要我們清楚到底怎樣才是對孩子真的好,那就是成功的開始。

有什麼想說、想問的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小果君將及時為您回覆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