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當心:這碗"毒雞湯"已害了無數生二胎的家庭,二寶受寵大寶受傷


當心:這碗

執筆:鄒漢玲

定稿:蘇子後

謙讓不僅是大的讓小的,也可以反過來。

現如今,二胎家庭越來越多,但你們知道嗎?有種“新型毒藥”正在二胎家庭中盛行,如果父母處理不好,全家人都可能遭殃。

當心:這碗

“什麼都要讓,乾脆把爸媽也讓給弟弟算了!”

思琪今年剛上初一,在大家眼裡,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孩子,然而在家的時候卻總是與小2歲的弟弟吵架,這讓爸爸媽媽都十分不解。

其實他們不知道,問題正是出在他們口頭禪上“弟弟小,你讓讓他”上。

當心:這碗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無關

吃飯時和弟弟同時夾住了最後一塊雞腿,媽媽說:弟弟還小,你要讓著他,給弟弟吧,於是思琪眼睜睜的看著弟弟把那個明明她先夾到的雞腿啃得乾乾淨淨......

這種事情數不勝數,後來弟弟大點了,不僅沒有感激思琪,反而行為越來越過分,成為了家裡的小霸王,認為姐姐讓著自己是應該的,開始肆無忌憚的欺負思琪:

當心:這碗

一次寒假,思琪認認真真整理完自己的作業,就去客廳看電視,結果弟弟捧著一大杯果汁冒冒失失地衝進她的房間,整杯都不小心潑到了放著作業的桌上,等她發現時,作業都和桌面黏在了一起,書頁之間也完全打不開。

她去找弟弟,弟弟卻滿不在乎,去找媽媽,媽媽卻還是那句話:你弟還小,不是故意的,你忍一忍。

然而這一次,一想到自己整個寒假的努力都白費了,家裡人不僅不懲罰弟弟,還在說要讓著他,思琪再也憋不住了,崩潰的大喊:“什麼都讓著弟弟,爸爸媽媽也讓給弟弟算了!”隨後將自己鎖在房間,誰敲門都不理了......

當心:這碗

其實,像思琪這樣被父母逼著忍讓弟弟妹妹的小孩有不少,在二胎家庭,很多大人在教育的時候,只會一味的告訴大寶要讓著二寶,因為ta年齡小,所以理應受到照顧,卻不知這其實是一種”新型毒藥“,可能會讓全家人都痛苦。

當心:這碗

強迫大的忍讓,會帶來哪些影響?

1、親子關係變得疏離

美國教育專家希瑟·舒梅克曾表示:“按照大人要求進行分享,會中斷遊戲,削弱親子信任,並導致虛假的慷慨。”


當心:這碗

孩子的童年應該是無憂無慮的,而這種被強迫著忍讓會讓大的孩子揹負上沉重的心理。尤其是當兩個孩子的年齡其實相差的並不是特別大時,兩個孩子對父母的感情需求其實差不多。

當大的孩子被逼著忍讓,他們會覺得這是不公平的行為,是父母更偏心弟弟/妹妹的表現,進而會覺得父母不愛自己更愛弟弟/妹妹,出於一種懵懂的“報復心理”,他們內心會產生“既然你不愛我,那我也不愛你”的想法。

當心:這碗

於是家長會發現大孩子慢慢的越來越不願意主動與自己溝通,稍大一點甚至不願離在家裡多待,迫不及待的想要離開家裡,親子關係也變得疏離。

2、影響手足親密

中華文化一直講究謙讓,傳統文化也教人們尊老愛幼、兄友弟恭,然而這句話明明是相對的,卻被很多大人曲解為“大孩子”要讓著弟弟/妹妹。

這些父母完全沒有想起來“孔融讓梨”的典故,原本的謙讓是為了讓孩子們更和睦,這種部分情況的強制要求謙讓,卻會起到反向作用。

當心:這碗

父母們嘴上唸叨的一碗水端平,卻在處理一些事情的時候對一個孩子表現出了明顯的維護和偏向,會讓另一個不被維護的孩子覺得不公平,進而讓手足變得敵對和仇視。

3、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對大寶:一些父母在生下二胎後,在他們心裡大寶就成了哥哥姐姐的角色,但其實他心裡並不一定能夠馬上反應過來。因此在被要求謙讓的時候,一開始可能是出於對爸媽的信任才答應,隨著後面被要求的次數越來越多,他們會越來越感到委屈。

大的孩子會開始質疑起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地位,懷疑父母是不是有了弟弟/妹妹就不愛自己,或感覺自己在家裡是一個多餘的存在,慢慢的開始對家人變得冷漠,不願意溝通,也開始不信任家人,嚴重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變得越來越孤僻。

當心:這碗

對小寶:人們常說: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隨著父母對大孩子不分時間場合和具體情況要求忍讓,他們逐漸明白無論自己對哥哥/姐姐做什麼事情,父母都會站在自己這邊。他們開始享受這種偏袒,於是變得自私,極度以自我為中心,開始故意的去欺負自己的手足,並以看到哥哥/姐姐被訓斥為樂。

等長大後,被慣壞的孩子就開始接受社會的鞭笞,因為自私、以自我為中心、愛欺負人,他們身邊往往很難擁有知心朋友,甚至連正常的社交都會失去。

當心:這碗

其實,真正的謙讓應該是大孩子和弟弟/妹妹互相謙讓。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擁有選擇則的權利,因此讓與不讓,本身也應該由他們自己決定,家長或許可以建議,但絕對不能命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