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青岛,曾经的十乐坊锅贴

精彩青岛,曾经的十乐坊锅贴

对于如今众多年轻人来说,十乐坊这个牌子或许并不熟悉,但是对于老青岛而言,这个牌子不仅是小吃,更是带着满满的历史和回忆。在那个时代的青岛,十乐坊是与青岛大包、春和楼蒸饺齐名的特色小吃,提起锅贴,那就是岛城第一品牌。

精彩青岛,曾经的十乐坊锅贴

天德塘旧影(毛卫东摄影)

据史料记载,锅贴铺创办于1929年,最初是在天德塘的一楼,只有一间房,名为十乐坊。十乐坊原名“拾乐坊”,意为“拾个乐子”、“捡个乐子”、“讨个快乐”,后简化为“十乐坊”讹传至今。

十乐坊的锅贴因肉鲜味美,皮下焦上软,很快成为知名小吃。因为它的店堂很小,经常顾客需排队购买。十乐坊的对面有一家饭店“便宜坊”,以烤鸭著称,店堂很大,也是一家老店,因后期生意不好。建国后,便宜坊停业,十乐坊搬进了便宜坊经营。

精彩青岛,曾经的十乐坊锅贴

十乐坊是一家专营锅贴的小吃店,它的牛肉锅贴、三鲜锅贴最为美味,加上店铺地处青岛最繁华的大鲍岛商业区,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演艺、洗浴、美发等各种行当中是赫赫有名。那时凡来青岛平度路大舞台(后称永安大戏院,延安大戏院)演出的戏曲名家,如梅兰芳、程砚秋、言菊朋、袁世海等,都曾在十乐坊叫过“夜餐”。

据说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先生就最喜欢吃十乐坊的三鲜锅贴。程先生带领他的“秋声社”在青岛大舞台为数不多的几次演出,“夜餐”都是指定叫的十乐坊的三鲜锅贴跟米粥。戏演至晚上九点多钟,戏班加餐,便吩咐戏院经理让十乐坊即刻送面点。

那时候的十乐坊往往是上午十一点才开门纳客,晚上一直要营业到凌晨才上门板。博山路上的天德塘、四方路上的瑞芬茶庄、平康七里平康五里的店家老板们,也常来十乐坊叫餐。1952年公私合营十乐坊划归广东饭店,又先后推出了扇贝锅贴和豆沙锅贴,而扇贝锅贴后来成为十乐坊的招牌产品。

精彩青岛,曾经的十乐坊锅贴

老青岛记忆最深的就是它家的三鲜锅贴,白菜、海米、肉和木耳,馅像一个肉丸,一咬出汤。也正如鲁海老先生回忆起时所言,就是三个字来形容:“满口香”。

后来十乐坊又交予青岛长城饭店管理,成为长城饭店的一家分店。没料到命运多舛,长城饭店后来也因多种原因消失了。

2000年以后,随着岛城经济重心东移,中山路一带风光不再。加之管理及经营思路跟不上,正如当时网友回帖:还是80年代国营饭店的感觉,服务人员都是四五十岁的阿姨叔叔,店面也陈旧,服务也不热情,关门也是正常的。



2009年,历经80年风雨的十乐坊最终关门停业。

精彩青岛,曾经的十乐坊锅贴

2009年7月,门头已经改成一家超市便民店。

精彩青岛,曾经的十乐坊锅贴

2013年,在老青岛袁先生的努力下,十乐坊在青岛重生。从2013年的第一家“十乐坊”锅贴店在城阳区正式开张,到其他几个区市的分店开业,由于价钱合适,口味鲜美,重开的十乐坊也获得了岛城市民的认可与欢迎。

虽然老店消失多年,但作为青岛老牌的小吃,能够历经沧桑后重现青岛,也算是一件幸事。它曾经带给了我们太多美好的回忆。希望能将这些青岛的老饮食文化传承下去,这不但是老青岛的一种情怀,更是岛城的一笔宝贵财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