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如何發展?

牟善武


《高考一小步,教育一大步》

郝峰濤

人才的成長決定高考,而非高考決定人才成長。

一個小問題:A生數學100、語文50;B生數學90、語文90,誰更具潛能?這不是一個分數多少的小問題,而是一個人才觀念的大問題。

我們的社會、家庭、教育和高考一致認定B生為優秀人才,以分數高低論英雄,所以一位小學校長就敢這樣說:“我這裡沒有天才,我只要考試的分數和名次。”教育怎能不陷入應試困境!錢學森老人發出疑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呢?”錢老希望培養出大師級的人才:一個孫子,勝過千萬趙括。

落後的人才觀念,是造成中國教育困境的根本原因。

人才,你在哪裡?A生具有優科(數學)優勢,B生具有均科(均衡)優勢,這兩種不同的優勢,哪一種最具潛能?

論一:天才優於專才,專才優於全才,全才只能算是個人才。植物有頂端優勢,才成其高;動物也各有本領,故能生存。再縱觀歷史,橫觀社會,凡是有成就的人,皆是某些領域的專才,而非全才,正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論二:專才(優科)的成功在於他們努力建設自我的專業興趣、專業方向和專業高度,而所謂的全才(均科)其實是被誤導的無興趣、無方向和無高度的三無產品!人才都有一定的成長之路,越是卓越的人才越注重自我的專業發展。

論三:孩子們各有天賦,在發展中就會產生不同的優勢,這是自然分化和社會分化的必然,也是專才成長、優科發展的內因外果。而全面均科發展,其實是一種違揹人性發展的人才策略。

所以,專才(優科)的人才發展觀是優於現代教育中盛興的平均主義全才(均科)觀。天才源於自覺,專才源於興趣,全才源於誤導,平均主義全才(均科)觀是扼殺天賦、迷失興趣的禍首。

我們要不要打破偏科觀,打破主副科,打破文理科,打破快慢班,打破填鴨式,打破應試觀?要不要鼓勵學生培養興趣、尋找方向和建構高度?要不要給天才、專才(優科)更大的成長空間?

要!但如何做到呢?

一,高考是指揮棒,要從“均科固定文理制”向“優科自選建構制”轉變。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發展,以自身優勢學科為中心進行知識建構,可在高考科目“語、數、英、政、史、地、理、化、生、體、音、美等(皆百分制)”中自選四科進行計分選拔,其餘參試科目的分數作為參考。如:甲生自選“生數理英”四科計分,乙生自選“生化數史”四科計分,可同時報考清華生物的相關專業,擇優錄取。

二,義務教育階段讓學生自選1-3門優勢學科參加評價,其餘參試科目作為參考,鼓勵學生髮掘自身的興趣、方向和高度。

三,學生的優勢學科的不確定性、可改變性和學科組合的複雜性,有利於打破教育功利和學科固化,弱化家長和教師的主導地位,強化孩子學習的主動性。

我們的育才觀念要從均科全才觀向優科專才觀轉變,去培養孩子的興趣、方向和高度,實現人的專業化成長,這是人的自然分化和社會分化的必然規律。

荒原開蹊徑,枕草待曉鍾。

十年心酸夢,只為此文生。

 

優科專才的佐證:

1,蘇霍姆林斯基:如果學生有了一門喜愛的學科,那麼你不必為他沒有在所有各科上取得五分而不安。……應當使人更為擔心的,倒是門門成績優秀但卻沒有一門喜愛的學科的學生,多年的經驗使我確信,這種學生是不懂得腦力勞動的歡樂的平庸之輩。《給教師的建議》(第69頁 教育科學出版社2016版)

2,人是以“中心”發展為模式,往往是以某一學科為中心發展,進而帶動相關或相近學科的學習,而強迫性均科發展實際是去“中心”化,知識學會了,但是孩子的“中心”卻喪失了,連同興趣、方向和高度一塊埋葬。

3,偏科的普遍性,偏科不是壞事,是優科的普遍存在。所謂的天才,只是找到了為之努力的方向。

4,古今中外的人物,皆是以優勢為中心的存在:他們博覽群書,皆以優勢為中心,而非漫無邊際的學習知識。

5,民國大師的特點:偏科偏文(胡適、錢鍾書、季羨林、吳晗等數學很不理想);學歷低(齊白石,啟功,巴金,華羅庚,沈從文,梁漱溟等),在那個教育貧乏的時代卻湧現了大量的人才,優科自學是一個重要特徵,現代教育應該從中汲取力量。

6,偏科生愛因斯坦:所謂教育,是忘卻在學校所學的全部內容之後剩下的本領。

7,許多偉大的人物,成績有時候也很平庸,只是在一定的年齡發現方向後,才奮發有為的:牛頓、托爾斯泰、馮特、丘吉爾等等,所有的偏科、等待都是有道理的:與其“拔苗組長”,不如靜待“雨後春筍”。

8,2012諾獎莫言,小學五年級輟學:所謂的分數、學歷、甚至知識都不是教育的本質,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9,2014諾獎中村修二,亞洲的教育制度是浪費時間:浪費了孩子最大的資源——有無限可能性的少年時光和天生的好奇心。

10,……我們心中都能感覺到教育中的問題,除了無能為力,還剩下死不悔改!人才觀念的更新,高考方式的轉變,教育模式的改革,縱然任重道遠,也當砥礪前行。


大道者至簡


如何做教育,我的觀點或許與很多人不一樣,請耐心地看完。

首先是我們需要教出什麼人(教育宗旨)、教育評價(教育的業績)和人才選拔方式(各級考核方式),或者說是教育的主要關注點在哪裡,然後才是怎麼做教育。有了正確的教育宗旨、教育評價和考核方式(以下合稱為“教育指揮棒”),從家長做幼教開始,到幼兒園、小學、初高中、大學及研究生,都會圍繞教育指揮棒,各顯神通,以體現各個環節參與人員的努力方向和業績。實際效果會超出我們的想象。

任何民族,都是由極少數經世大才(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經濟學家及各行各業的科學家)不斷地拓展知識空間,引導並帶領本民族從遠古走到今天,走向未來。因此,這些經世大才是教育首先要關注的,只有他們,才有可能是超越老師的人,是帶領各行各業進步的領軍人物。其次才是受教育者的整體水平。沒有出現超越老師的人,沒有出現能夠繼續拓展知識空間的人,就是教育的失敗。

各級考核必須呵護天賦,那是與生俱來的最強大的學習和鑽研動力(這是每個孩子最有價值的人生方向),並有利於各種人才脫穎而出,否則就是在扼殺人才。

教育還有一根指揮棒:用人機制。讓大多數人能夠潛心工作,而不是功利性地用人,人才才能夠穩定下來,不會跑掉。全社會要崇尚工匠精神,只要你有一門絕活,你的待遇就該相當於工程師。讓各種人才都有成才的機會,這既是社會分工的需要,也為畢業分流減少不必要的阻力。

在認同以上前提之後,再來看怎麼做教育。簡要地說:

家庭教育階段:讓孩子儘可能多地接觸各種事物,家長要關注孩子的天賦興趣所在,這是今後因人施教的方向。教育方向未定,何來起跑線?教育內容主要是品德、感恩和自理能力,不必提前學技能,比如背詩、識字與計算等。

幼教階段:大小孩子混班,讓每個小孩子身邊都有大孩子作為榜樣,會更有利於孩子成長。教育內容主要是品德、責任心、自律、善良和公德心,可以接觸一些各門學科,但無需作為學習任務。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呵護孩子的天賦不能受到制約。幼兒園必須給每個孩子定期作出潛能評價,供家長參考。

小教階段:這是通識教育的初級水平,是學習掌握“是個人都必須掌握的知識”的階段。此時,孩子的天賦興趣基本顯露出來,但還不穩定。畢業宜採用學分制,但希望有兩三門功課獲得較高的學分。和幼兒園一樣,學校必須給每個孩子定期作出潛能評價,供家長參考。

初中階段:這是通識教育的提高階段,要求具有接受各種職業培訓的基礎知識,需要有一定的自學能力,以及接受更高教育水平的學習能力。畢業考試是全科考試。升學考試由學生自報5門課參加考試,加上全科考試的評論成績,作為升學和分流的依據。由學生自報考試功課,就是為了呵護天賦,學生無需在統一模式下,委屈自己的天賦。孩子可以將自己喜好的功課學到極致,不必分散精力。

高中階段:是通識教育到高等教育的過渡階段。此階段的課程設置必須細化,每門課程涵蓋1~3門大學的大專業即可,如:現在的物理就應該分為:運動力學、熱學、電磁學、振動與波、光學、核物理等。學生沒必要把以上六門全部學到可以上大學的水平。畢業考試是全科考試,升學考試(高考)由學生自報三門參加考試。這樣,考生會有上百種組合,大學每個專業招哪種考試組合的考生,是固定不變的。這樣一來,每種人才只與自己的同類進行競爭,無需要所有人搶總分獨木橋,讓各種人才有適合自己通往羅馬的路,能夠脫穎而出。

以上各階段,都要鼓勵偏科,鼓勵孩子把自己的喜好功課學到極致,無需把有限的精力全面分配。這才是最大限度的減負。

學習與工作都是要揚長而非補短。要相信:孩子自己知道自己的天賦所在。學校只需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機會,讓孩子自主選擇學習方向,這就是因人施教。

大學階段:此階段必須學到所學領域的最前沿知識。這與各級職業教育是有區別的。

大學教育培養的是各行各業精英、領軍人物。

研究生階段:這無疑是培養經世大才的階段。

只要教育方向明確了,各個階段都自會朝著既定的方向努力,實際狀況只會比我設想的要好得多。

現在不是看到掉蘋果就能夠發現萬有引力的時代,不是看到水壺冒汽就能夠發明蒸汽機的時代,更不是在繩子上多打幾個結就可以記事的時代,現在是知識爆炸時代,各行各業要培養能夠拓展知識空間的經世大才,必須依賴天賦!

教育是一個民族最偉大的事業。說句過份的話:其它事情都停止不前,充其量也就耽誤30年。只要把教育做好了,民族發展才有希望!

最後再呼籲:

教育要呵護天賦!把每個孩子都培養到“在孩子的最佳方向上,達到孩子能夠達到的最高程度”才是最好的教育。

呵護天賦,未必能保證出大才,但壓抑天賦,足以毀掉孩子的最佳成長方向,毀掉所有大才。

徹底摒棄產業思想。要求孩子全面發展,只會分散孩子精力,成為庸才!

真正為孩子減負,讓孩子自發地向深度學習,而不再浪費精力去向寬度學習!這樣,學習才會快樂,不會枯燥。


教育反思者


我是張旭語文,很願意與您一起探討問題的實質!

教育如何發展是國家戰略,作為戰略來講,是不會有討論稿讓全民大討論的。不過頭條問答發起討論。倒也是"匹夫有責"的表現了。

既然國家不可能讓老百姓討論這樣的戰略問題,那麼我們自個兒說說也無可厚非。因為這樣的戰略問題離我們老百姓最近,牽扯千家萬戶孩子的切身利益,我們也有話可說,也能理直氣壯地講。



從目前國家實施的戰略看,首要的任務是在九年義務教育中推行素質教育。

今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各地要確保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政策全覆蓋,教育資源不夠均衡的地方,穩妥實施多校劃片,採取隨機派位方式入學。

公辦和民辦普通高中均要嚴格按照規定的招生範圍、招生計劃、招生時間、招生方式進行統一招生,嚴禁違規爭搶生源、“掐尖”招生、跨區域招生、超計劃招生和提前招生,嚴禁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混合招生。

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以各類競賽證書、學科競賽成績或考級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

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不得設立任何名義的重點班、快慢班。

嚴禁初高中學校對學生進行中高考成績排名、宣傳中高考狀元和升學率,教育行政部門也不得對學校中高考情況進行排名。

繼續壓縮義務教育學校特長生招生規模,至2020年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

這些政策顯然是向九年義務教育學校存在的各種弊端開刀。

第一,小升初"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和"以隨機派位方式入學",將打破初中名校得天獨厚的生源分配製度,使名校和普通學校在生源上處於同一起跑線。


第二,"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以各類競賽證書、學科競賽成績或考級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將使以往為了各種證而費盡心機的人,再也沒有機會了。一定程度上將減輕兒童的學習負重。

第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不得設立任何名義的重點班、快慢班。"不設重點班和快慢班,會讓所有的孩子享受同等的教育資源,從而減輕孩子的學習壓力和心理壓力。


第四,"繼續壓縮義務教育學校特長生招生規模,至2020年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這將使特長生失去進入名校的資格,使家長爭相給孩子報各類興趣班喪功利意義,進而減輕孩子的學習負擔。

毫無疑問,政策是非常好的,是在讓九年義務教育趨向素質教育。但是就怕下邊歪嘴和尚們不嚴格執行。

還有一個問題,也要引起我們的關注。這個問題就是目前的大學教育。

大學教育存在兩個主要問題:一是政治思想教育的缺失。二是掛課成為常態。

今年教育部印發《關於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要求嚴格本科教育教學過程管理,淘汰“水課”,加大過程考核成績在課程總成績中的比重,嚴把畢業出口關,堅決取消“清考”制度。這項政策的出臺,讓大學生們再也不敢不重視學習了,掛科可能直接導致你無法畢業,影響工作,嚴重的甚至影響你的一生!

所以,只要國家的教育戰略落到實處,一切教育弊端將一個一個地被清除。老百姓才能安穩踏實地享受教育紅利。


張旭語文


人類社會進入了二十一世紀,高科技迅猛發展,社會的文明進步離不開教育和科技,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教師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和又紅又專勞動者的主體。談教育就離不開教育觀、學生觀等,凡是增進人們的知識和技能、提高人們的思想品德水平的活動,都是教育。教育如何發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對教育的觀點看法具有個體差異性,下面就這一問題從以下幾方面淺談下我的觀點和看法。



一、教育觀:教育要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國家提倡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要面向全體學生,不光基礎知識要牢固紮實還要培養技能掌握技巧,並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富有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拓展個性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學生觀: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學生是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人,同時學生們的個性特徵心理特點不同,具有自身獨特性,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注重個體需求進行教育拓展培養能力,要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階段性、順序性,循序漸進的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分階段進行,並結合學生實際的情況,因材施教、揚長避短,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教師觀:

教師是課程的建設者、開發者和踐行者,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激發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積極學習。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儘量要完善,遵從各學科的《大綱》要求授課,要突出重點強調難點,從而很好的達到教學目的,一定要發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相結合的原則規定。教學工作中強調尊重、幫助、引導、讚賞學生,對待自我評價上,強調反思、研究、合作、創新。



四、教師要有師德,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轉變教育觀,加強素質教育為重點,嚴格遵守《大綱》要求,落實《課程計劃》,對待工作具有高度責任感和事業心,做一名思想品德高尚、業務精良、又紅又專,具有奉獻和開拓進取精神的人,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遵守職業道德認真從教,遵從《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符文)。


1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2愛崗敬業。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3關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4教書育人。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

5為人師表。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範,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6終身學習。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國家的發展離不開教育,科教興邦,創新興國。同時教育是個大課題,是門科學,是門藝術,具有重要性,研究好教育才會實施好教育,教育需要全社會的人共同參與,家庭、學校、社會三者相互配合促進教育,各盡所能給被施教者創造一個好的環境,共同擔當起這份社會責任,多弘揚正氣,鄙視歪風,發揚真、善、美,摒棄假、醜、惡,把教育這件事真正上升到高度,認真面對,積極對待,教育的公平要面對全社會,給貧苦邊遠山區的孩子們創造好的教育環境,這也是全社會的公平,整體提升全民族的素質。全社會各方認真對待,真正端正好態度,重視教育,民族素質才會提高,教育的發展才會真正落到實處。



誠信良心責任


個人認為,高考要考體育,這樣體育才真引起重視,毛主席曾在湘江評論上發表過一篇體育之研究,大家可讀一下,體育的重要性很多很多。重視降低近視率。

第二,高中開始學英語,為什麼,中考分流,念職校的學英語完全是多此一舉。隨著科技發展,外文翻譯無論聽還是讀,有個電腦小物件就能完成。就象有了計算器,不再學珠算。省下時間可去幹別的。

第三,語文以培養閱讀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為目標,減少表現為封建士大夫情懷文字的背誦。

二減一增,大刀闊斧,學生減負,只有先減負,學生的大腦才能有空間發揮的自由想象力,不知大家以為如何?


江上客舟


要根據中國國情,保留傳統,適當的瘦身,增加與時俱進部分,教育發展機構要重視,同時離不開教師隊伍,重樹教師隊伍,嚴紀樹型。提高教師地位與公務員同等,教師規範著裝,佩帶人民教師胸章。全社會必須敬重,政府宣傳,人民支持。健康發展



用戶2914863520049


教育的任務是什麼?教育應當承擔什麼樣的社會責任?如果不能回答這個問題,每天討論教育,也是滑天下之大稽的事情。

教育至少承擔三個方面的任務。

第一,對於出生後自然成長的孩子,學校的工作,就是要讓每個孩子適應社會規則,懂的與人相處,遵守紀律,文明禮貌。用教育學語言概括就是“把每一個自然人培養成社會人”。

第二,讓學生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和思維能力。現代教育開設的所有課程,有的是讓每個學生,也就是將來的社會成語,掌握必要的科學知識,科學思維方法。同時,讓他們學會一些必要的科研或者生活技能。將來更好地在社會上生存和發展。

第三,選拔能力出眾,智力超群的年輕人,進行更高級的培養。讓這些優秀的人才,為人類的明天,未來的發展,進行更深刻的科研。為未來提供更加先進的理念和科技成果。

當我們知道了教育的責任和應該完成的任務,就知道教育的發展應該的走向了。

第一條,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應該是越來越規範。無論在城市還是農村,無論是發達地區還是超遠地區,都需要統一和規範?

第二條,由於科技的發展,新科技新觀念,必須及時融入到教育教育中來。必須使用最先進的科技,進入學校。

第三條,我們需要的高端人才,不是需要量在減少,而且需求量成倍增加。所以,對於高中以上的學生,再強調“減負”,是極其愚蠢的。高端科技的發展,對科研人才能力和刻苦精神,要求越來越高。

我們的教育,必須明白自己的責任。必要為完成自己的任務,改善條件,合理配置,科學規劃,才能讓我們的國家發展真正地騰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老楊老師2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人類社會進入了二十一世紀,高科技迅猛發展,社會的文明進步離不開教育和科技,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教師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和又紅又專勞動者的主體。談教育就離不開教育觀、學生觀等,凡是增進人們的知識和技能、提高人們的思想品德水平的活動,都是教育。教育如何發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對教育的觀點看法具有個體差異性,下面就這一問題從以下幾方面淺談下我的觀點和看法。

一、教育觀:教育要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國家提倡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要面向全體學生,不光基礎知識要牢固紮實還要培養技能掌握技巧,並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富有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拓展個性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學生觀: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學生是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人,同時學生們的個性特徵心理特點不同,具有自身獨特性,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注重個體需求進行教育拓展培養能力,要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階段性、順序性,循序漸進的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分階段進行,並結合學生實際的情況,因材施教、揚長避短,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教師觀:

教師是課程的建設者、開發者和踐行者,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激發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積極學習。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儘量要完善,遵從各學科的《大綱》要求授課,要突出重點強調難點,從而很好的達到教學目的,一定要發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相結合的原則規定。教學工作中強調尊重、幫助、引導、讚賞學生,對待自我評價上,強調反思、研究、合作、創新。

四、教師要有師德,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轉變教育觀,加強素質教育為重點,嚴格遵守《大綱》要求,落實《課程計劃》,對待工作具有高度責任感和事業心,做一名思想品德高尚、業務精良、又紅又專,具有奉獻和開拓進取精神的人,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遵守職業道德認真從教,遵從《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符文)。

1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2愛崗敬業。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3關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4教書育人。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

5為人師表。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範,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6終身學習。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國家的發展離不開教育,科教興邦,創新興國。同時教育是個大課題,是門科學,是門藝術,具有重要性,研究好教育才會實施好教育,教育需要全社會的人共同參與,家庭、學校、社會三者相互配合促進教育,各盡所能給被施教者創造一個好的環境,共同擔當起這份社會責任,多弘揚正氣,鄙視歪風,發揚真、善、美,摒棄假、醜、惡,把教育這件事真正上升到高度,認真面對,積極對待,教育的公平要面對全社會,給貧苦邊遠山區的孩子們創造好的教育環境,這也是全社會的公平,整體提升全民族的素質。全社會各方認真對待,真正端正好態度,重視教育,民族素質才會提高,教育的發展才會真正落到實處。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成哥數學


教育的本質是:個人的自我完善。

因此教育發展的方向應該是更關注每一個個體的需求,具體來說應該包含以下三個方面:


1.基本素養教育

1.1 自理能力教育

作為一個獨立的人,在個人生活和社會領域的日常行為方面都需要具備一些能力,以便照顧好自己的同時也能夠很好的融入社會。

例如:

個人衛生習慣、作息、飲食習慣、家務能力;

禮貌意識、規則意識、誠信意識、出行行為模式、公共交通行為模式等等;

這些能力的具備會讓社會更高效、順暢的運行,通常被指為“素質”。


1.2 工作能力教育

所謂工作能力是指可以讓一個獨立的人憑藉這種能力賴以謀生並且有尊嚴的活著的能力。

換句話說,需要通過教育讓孩子具備某些專業技能,以便憑此技能獲取收入。

這方面的教育需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從而滿足幾十年後的需求。


2.個體天賦的發現和完善的教育

每一個個體的天賦都是有差異的,這裡指的天賦不僅僅包括足以進國家隊的能力,還包括類似於擅長種植或者飼養之類的不那麼顯眼的能力,重點不在與別人眼裡這種天賦的大小,而在於對於每一個個體來說,這樣的完善都足以讓他們感到滿足並擁有某種成就感,這才是教育的意義所在;

因此,關注每一個個體,積極去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應該成為未來教育的發展方向。


3.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訓練

孩子們未來的人生充滿著不確定性,無論我們給他們“武裝了”多少種能力,都會遇到新的問題。

因此,我想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只有教給孩子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培養他們這樣的思維能力才是真正給了他們面對未來的能力。


以上是我對於教育發展的幾點建議。


如是分享


教育如何發展,這個問題讓人深思。單從出發點看有如下兩:點。(l)知識教育。目前看發展的比較精準,只因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大中城市遠比鄉村效果好,速度快。總體知識結構比較合理。人們對科學知識的重視熱度空前,社會發展也更加尊重知識,重視人才。(2)素質教育。教育的本質是培養全面發展,有道德規範的人材。我們一再加強素質教育,然而在高速發展和變革中,為迎和應試教育,素質教育只能流於形式,甚至在鄉村的基礎教育中,只是擺設,孩子們揹著碩大的書包裡,不學的東西太多;對於道德修養也只是膚淺地接觸,有些地方只在初中應對考試,而且是開卷考試,是不是有點兒悲哀?這就造成現在有許多有文化,沒有德性的現象

:為了謀利可以犧牲德性以至尊嚴,錢權交易,腐化墮落以至賣國求榮。一個民族的強大,不僅要有過硬的

科學技術還要有良好的品質,這樣我們才可以應對漠不可測的世界風雲,建設捍衛好祖國,我們才有永遠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的勇氣,這正是我們的從政者和執教者急待解決的問題。也是教育的初衷一一一十年育樹,百年育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