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三藩之亂”中,尚可喜為何沒有跟隨吳三桂一起造反呢?

Ta丶黃天瑤


尚可喜是毛文龍的幹孫子,他還有個名字叫毛永喜。不管是可喜還是永喜,都是一個很有樂感的名字。

他還有個綽號叫“種馬”,一生產下了37子32女,滿編的炮兵連編制。

他還有很多後人,後人們為了紀念他,排著隊地穿起了復古的清朝官服,看起來也挺“可喜”。

喏!就是下面兩張圖。





尚可喜——準確地說是個隱藏得很深的政治投機者。很多人以為他對清廷忠心,其實,那僅僅是表相、偽裝出來的忠心。下面,小編將用誅心的方式解剖尚可喜這個人、以及他在“三藩之亂”中的表現。

三藩變亂,起因於藩王和清廷之間發生了不可調和的利益衝突,吳三桂首創反清的旗幟。正是這個突破口,眾多漢人官員和百姓對異族統治的不滿情緒噴發出來,最終釀成了一場波及十餘省、耗時長達八年的大亂。



三桂反清的消息傳到京城,玄燁的判斷是:吳、尚等蓄彼兇謀已久,今若不早除之,使其養癰成患,何以善後?況其勢已成,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發制之可也。

在玄燁的心中,三藩是沆瀣一氣的,因為相似的處境,他們會捆綁在一起,共同進退。

然而,在整個三藩變亂中,尚可喜把對清廷的忠誠表現得淋漓盡致,甚至連康熙本人都被感動得唏噓不已!

看看尚可喜的表現吧!

變亂之初,他斷然拒絕參加叛亂,還把三桂約他起兵的“逆書“解往北京、報告清廷。

隨後,他派尚之孝、之節討伐“逆兵”。

戰事不利時,他在庭內堆集乾柴,準備廣州城破之日壯烈殉國。

被之信“奪權”軟禁後,他憤然要自縊。

他在臨終前,把皇太極所賜冠服取出,穿戴好向北叩拜,說:“吾受三朝隆恩,時勢至此,不能殺賊,死有餘辜!”


可喜的這些忠貞行為,如果隱去姓名、單列事件,大家會認為行事之人是岳飛、文天祥再世,其悲壯的確煽乎得令人落淚。

那麼,尚可喜的靈魂深處有對忠貞的偏執嗎?



(可喜畫像)

在那個新舊朝代更替的亂世,有很多被形勢所迫被逼降清的漢官,例如:祖大壽、洪承疇、吳三桂等,他們都到了走投無路的地步。

可喜降清,帶有很大主動歸順的成份。

史載:東江總兵沈世魁是可喜的政敵,他想誘騙可喜至皮島,然後殺了他。可喜聽到了風聲,於是主動聯絡後金。康熙說可喜降清,表達為“航海歸誠”。

關於可喜降清,我要說明兩點:其一,沈世魁要誘殺可喜,這些只是風聞,並沒有顯跡。也不排除別有用心之人的挑撥。其二,歷朝歷代、得勢者迫害政敵,是慣用的手段。然而,一個素懷忠心的臣下受到迫害就選擇叛國投敵,顯然秉性中沒有對忠誠的偏執。

尚可喜為什麼要降清?

可喜和後金是有世仇的。

後金入侵遼瀋,可喜的母親死於戰難。於是,他和其父尚學禮加入了明軍。後來,尚學禮死於後金兵的刀下。再後,後金攻陷旅順,他留在旅順的妻妾及家眷侍婢數百口全部投水而死。

從可喜降清的那一刻起,表示他放棄了對後金的所有家仇和國恨。那麼,他又得到了什麼呢?

在2004年9月17日遼寧海城召開的清平南親王尚可喜學術研討會上,與會學者對他的評價:“這是一位在歷史轉折關頭能掌握自己命運的歷史人物”。


這個評價很中肯,在歷史鉅變中,他的確主動地掌握了自己的命運。而他能夠做到這一切,是因為他的政治嗅覺異乎尋常的敏銳。

薩爾滸之戰以後,暮氣的明朝江河日下,而銳意進取的後金蒸蒸日上,這些,都被他看在眼裡。再加上他受到了頂頭上司的迫害、有了生命之憂,於是他斷然拋棄祖宗、拋棄國家,投入到更有前途的後金懷抱,成為滿族漢軍鑲藍旗下的一員。

從上面的論述中可以看出,可喜本人並沒有忠心對誰的秉性,其行事方式是遵循有利原則的政治投機。

在三藩之亂的前後,可喜是怎樣開展自己的政治投機的呢?

主動上疏,申請撤藩,以爭取政治上的主動

可喜是深刻明瞭“兔死狗烹”的教訓的。

順治十二年(1655年)十月,尚可喜首次上疏、以“痰疾時作”請求歸老遼東。

康熙十二年(1673年),尚可喜第十一次疏請歸老遼東、留其長子安達公尚之信鎮守廣東。

可喜當時的打算是:既然朝廷猜忌三藩,我就自請撤藩、爭取個好態度,但為清廷戰鬥了這麼多年,希望長子尚之信留鎮廣東,延續部分尚氏家族的既得利益。

尚可喜在專制廣東的期間,除了徵收統一規定稅外,還加抽私稅,每年不下十餘萬兩白銀。除此,他還壟斷海上私販,牟取巨利。

可喜此舉,是想在政治上站穩腳跟,而後爭取利益的最大化。

康熙一方面讚賞他“能知大體”,另一方面駁回了他關於尚之信承襲的問題。迫於清廷的勢力,尚可喜不敢多話,準備撤藩。

三桂起兵聲勢浩大,可喜作了兩手準備



吳三桂於康熙十二年底起兵,雲貴兩省傳檄而定、湖南守兵望風而降,隨後廣西孫延齡、福建耿繼忠相繼從叛。

形勢劇變,戰爭結局勝負難料,尚可喜作了兩手準備。

其一,他的判斷清軍的贏面更大,所以他將三桂約他起兵的“逆書“解往北京、報告清廷。另一方面,僅僅時過半年,他變卦了、上奏希望清廷讓尚之孝襲承王爵,自己當太上王。

那麼,長子尚之信他是如何安排的呢?這就是他的第二手準備。

其二,他和之信爺兒倆各踏一隻船。形勢迷離,必須兩邊下注,尚氏家族才不致於在迷離的變亂中一腳踏空。

為什麼我會把尚氏父子選邊站看成是他們設的局呢?

第一,上文說過,可喜本沒有忠誠的秉性,卻在三藩之亂中表現的比岳飛和文天祥都忠心,反常即妖,他是秀忠忱給清廷看。

第二,尚之信至康熙十年以前一直在京為質,後來領兵的是尚之孝和尚之節。尚之信如何在不到二年的時間掌控兵權,並且軟禁尚可喜。

第三,尚之信以前的行止正常,他凌虐藩下人員、欺負弟輩、調戲父妾的時間始於康熙十三年四月以後。

第四,被之信軟禁後,可喜自縊卻被獲救。一個七十二歲的老人,被縊死不超過三分鐘,而恰好三分鐘內有人救了他,這也太巧合了。再說,一個一心尋死的忠臣,被救了一樣可以再次尋死。

第五,尚之信叛降的時間節點正是廣州城面臨祖澤清、劉進忠、廣西馬雄、湖南吳兵、臺灣鄭氏的多頭進攻,特別是可喜轄下的總兵官苗文秀、副將吳啟鎮、遊擊李有才相繼叛變。廣州城危在旦夕,城破時間以時辰計數。

第六,如果之信不降,城破之日尚氏家族可能有族滅的危險。正是他的投降,尚家得以保全。

第七,之信炮擊清大營叛降,卻讓“鎮南將軍舒恕等引兵歸”。本來的敵對雙方互不攻擊,使人懷疑他們早有默契。

第八,之信叛降三桂後的二百八十天,始終未出一兵一卒,也沒有同清軍有過一次的交鋒。

第九,康熙十六年(1677年)五月,之信率部反正清廷。直至康熙十七年四月以後,他才聽從康熙命令反擊吳軍。其間十一個月的時間,他一直對戰局持觀望的態度。

第十,之信被清廷逮捕至賜死,用時不過半月。匆匆結案,表明康熙不便於深究,只是殺之信表明朝廷對反叛者的態度。

以上十條,是我對尚氏父子聯合做局的猜測,還算不上證據的實錘。而《尚氏宗譜》則給了我們實錘的證據。



《尚氏宗譜》卷二“大房”中記載了尚之信的內心獨白:

南方一帶皆為賊有,其勢愈熾,若乘風破浪,長驅四進,何以禁之!況粵地千有餘裡,將來恢復非數萬之眾、數年之久不克奏功,是死非報國,適足遺病於國也。吾心可對天心,安事虛名為哉!

其中的“安事虛名”,就是要告訴旁人:在廣州城瀕臨絕望之際,以死報國不是當時的最佳選擇,反而是給國家留下大麻煩。他的降吳,不是因為承襲爵位的虛名,而是坦蕩得可以剖心向天。

這一記載,從字面上看討好了清廷,其中內涵卻透露出尚氏父子兩邊站隊的實情。

回到問題上來,“尚可喜為何不和吳三桂一起造反”。

三桂初起兵,可喜憑藉敏銳的政治嗅覺、認為他的贏面不大。後來,康熙十三年四月以後,可喜見反清隊伍壯大,他和之信設局,在清廷和三桂處兩邊都押上籌碼,以保證尚氏家族的利益。其中,他押注在清廷,而之信卻押注在三桂。為了設這個局,父子倆分別上演了“屯柴自焚“、“性情暴戾”、“兵變”、“自縊”、“殺金光”、“冠服北叩”等戲份。歸根結底,只為了值此多事之秋可以掌握尚氏家族的命運。

當然,尚可喜對清廷還是抱有好感的,因為他的人生價值在後金入主中原的過程中得到了極大的體現。



(可喜陵園)

關於尚氏族人那麼高調地紀念可喜,我認為很不合適。可喜這人,雖然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但在當時主流觀念的外族入侵背景下,選擇叛國投敵,是很不值得表揚的行為。還有,他在“庚寅之劫”中濫殺無辜,盡殲廣州城少壯男子七十萬,其行徑猶如亂咬的天良喪盡的惡狗,更是令古今人對之鄙視。


鏈天絕


說到尚可喜其實大家也懂的還是很有歷史的一個人,話說他和吳三桂的關係不錯,但是清初的時候有三藩之亂,這個尚可喜為何沒有和吳三桂一起造反呢?這到底是為什麼呀?下面我們就著這個問題一起來分析揭秘看看,對,這個感興趣的網友別錯過了哈,一起來分析揭秘看看吧!



尚可喜為何沒有跟隨吳三桂一起造反呢?

三藩之亂中的三個藩王:吳三桂、尚之信、耿精忠,三人聯袂造反。最後被康熙皇帝分化瓦解,並鎮壓下去! 但是尚可喜卻並沒有參加叛亂,參加叛亂的是他的崽崽尚之信。

為什麼尚可喜不肯參加叛亂呢?這也很好理解:因為他是忠於清朝的,所以才不肯呼應吳三桂的造反! 據說早在順治年間,尚可喜就曾請求過朝廷,要求撤去自己這一藩,回到遼東養老。但是卻因為形勢需要,清廷還不能讓尚可喜歸養,所以此請求沒有被同意。

而到了康熙皇帝統治的時期,尚可喜因為見到了以平西王吳三桂為首的三藩,包括自己這一藩耗費天下稅賦錢糧之半,給朝廷財政制造了嚴重負擔。 尚可喜為何沒有跟隨吳三桂一起造反呢? 而且尚可喜也見識到了,三藩各霸一方己久,作風日漸驕奢淫逸,逐漸形成尾大不掉之勢,對朝廷的統治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因此三藩己呈功高震主之勢,必為朝廷所不容。

而尚可喜又過於溺愛自己的崽崽尚之信,而這個傢伙又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莽撞之徒,所以尚可喜唯恐其惹出禍來,害了全家。 於是更想撤藩歸養了,便向朝廷上折乞歸。被康熙皇帝趁勢同意,而後吳、耿兩藩也假意上書乞歸,被康熙皇帝趁勢下令裁撤,因此才逼反了吳三桂!吳反後,耿呼應之。



而尚可喜則被尚之信軟禁並被奪了兵權,此後尚之信便起兵響應吳三桂! 尚可喜為何沒有跟隨吳三桂一起造反呢? 而尚可喜在聽到這個消息後,知道滅族之禍已經不遠了,便在鬱鬱寡歡和憤怒痛恨之中,一命嗚呼了!總結上述就是:尚可喜是清朝忠臣,也是一個善於觀察政治氣候變化的豪傑。


只是最後因過於溺愛崽崽,才落了個不得善終的結果!這樣的人是不會,也不可能背叛清朝的。


歷史新知道I


三藩之亂中的三個藩王:吳三桂、尚之信、耿精忠,三人聯袂造反。最後被康熙皇帝分化瓦解,並鎮壓下去!

但是尚可喜卻並沒有參加叛亂,參加叛亂的是他的崽崽尚之信。為什麼尚可喜不肯參加叛亂呢?這也很好理解:因為他是忠於清朝的,所以才不肯呼應吳三桂的造反!

據說早在順治年間,尚可喜就曾請求過朝廷,要求撤去自己這一藩,回到遼東養老。但是卻因為形勢需要,清廷還不能讓尚可喜歸養,所以此請求沒有被同意。

而到了康熙皇帝統治的時期,尚可喜因為見到了以平西王吳三桂為首的三藩,包括自己這一藩耗費天下稅賦錢糧之半,給朝廷財政制造了嚴重負擔。

而且尚可喜也見識到了,三藩各霸一方己久,作風日漸驕奢淫逸,逐漸形成尾大不掉之勢,對朝廷的統治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因此三藩己呈功高震主之勢,必為朝廷所不容。而尚可喜又過於溺愛自己的崽崽尚之信,而這個傢伙又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莽撞之徒,所以尚可喜唯恐其惹出禍來,害了全家。

於是更想撤藩歸養了,便向朝廷上折乞歸。被康熙皇帝趁勢同意,而後吳、耿兩藩也假意上書乞歸,被康熙皇帝趁勢下令裁撤,因此才逼反了吳三桂!吳反後,耿呼應之。而尚可喜則被尚之信軟禁並被奪了兵權,此後尚之信便起兵響應吳三桂!

而尚可喜在聽到這個消息後,知道滅族之禍已經不遠了,便在鬱鬱寡歡和憤怒痛恨之中,一命嗚呼了!總結上述就是:尚可喜是清朝忠臣,也是一個善於觀察政治氣候變化的豪傑。只是最後因過於溺愛崽崽,才落了個不得善終的結果!這樣的人是不會,也不可能背叛清朝的。


北疆同心


三藩之亂以前,清朝曾經分封過五個漢族異姓王,其中包括義王孫可望,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仲明,定南王孔有德。

義王孫可望,義王孫可望最開始是抗清一線的明軍將領,到了後來卻是投靠了大清,大清本以為收到了一個寶貝,最終卻是發現義王孫可望早已經是個空架子,後來義王也是被撤了王爵。

平西王吳三桂,吳三桂的事就不需要多說了,吳三桂本來是明朝防衛後金的一線將領,但在大明滅亡以後,吳三桂也是投靠了後金,將天下拱手讓給了後金。

平南王尚可喜,在投靠清朝以後,尚可喜也曾經建功立業,尚可喜其實對於王爵之位一直都不是很珍惜,畢竟,再多的財富,都需要活著才能享受。

靖南王耿仲明,曾經做過毛文龍的部下,到後來的時候,跟隨孔有德一起投奔了後金,立下汗馬功勞,這才被封為靖南王,繼承靖南王爵位的是耿精忠。

定南王孔有德,與耿仲明一起投奔後金,到後來的時候,因為後繼無人,家中只有女眷,定南王爵位也被腰斬。

三藩之亂為何爆發?正是因為康熙下達了撤出三藩的決定,

撤除三藩,受影響最大的人是誰?自然是三位藩王,這時候的三位藩王分別是耿精忠,吳三桂,尚可喜,其中尚可喜年紀最大,尚可喜其實一直都想退休的,多次上書表示希望順治,康熙能夠讓他退休回到遼東安享晚年,直到康熙十年,康熙才同意了尚可喜的請求,兩年後,康熙認為時機已到,能夠徹底撤除三藩了,於是下達了撤除三藩的決定。

尚可喜為何多次上書請求退休?正是因為尚可喜直到兔死狗烹的道理,清朝是女真族的王朝,像他們這樣的異姓王,在戰亂時期還能夠大顯神威,但若是到了清朝穩定的時期,就不能安穩度日了,清朝徹底穩定的時候,也就是三藩被撤除的時候,與其坐等被撤藩,不如自己主動提議撤藩。

三藩之亂爆發的時候,真正參與謀逆的人並非尚可喜,而是尚可喜的兒子尚之信,這時候的尚可喜已經老了,已經有了放棄權力的心思,但尚之信,吳三桂等人卻並非如此,他們還有雄心壯志,尚可喜可以放權,他們不能,

於是在吳三桂的挑撥之下,尚之信架空了尚可喜,主動派兵炮轟大清兵營。

尚可喜不參與三藩之亂,主要還是因為尚可喜認為事不可為,而且尚可喜已經老了,對權力也沒那麼強烈的慾望了,這般年紀,有什麼東西比得個善終更重要的呢?在得知尚之信起兵謀逆之後,尚可喜也是主動自縊,表明了自己不願參與謀反的態度。

尚可喜的態度康熙自然看得到,尚之信兵敗之後,康熙對尚家,並未誅全族,僅僅殺害了參與謀反的幾個尚家子弟,尚家其餘人等,根本都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魏青衣


說三藩之亂並準確,藩王尚可喜不僅沒和吳三桂一起造反,反而還參與了剿滅吳三桂的戰役。

至於尚可喜之子尚之信接受吳三桂偽號,並且炮擊清軍兵營,尚可喜也是不知情的,不然他也不會氣疾要去自縊。

在清順治時期,順治封了四個異姓王,分別是吳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到了康熙年間,一共只剩下鎮守雲南的吳三桂、鎮守廣東的尚可喜和鎮守福建的耿精忠。



至於尚可喜為何不支持吳三桂,原因應該有兩個:

一、在康熙下令削藩之前,尚可喜就多次表示要歸老隱退。在順治時期就以多病為由要回老家養老。後來在康熙時期,也幾次上書要康熙在遼東把之前許諾給他的田地給他,然後他一家老小去那養老。

至於尚可喜為何急著回老家,原因可以從他的謀士金光那找出來,金光就告訴尚可喜,歷來外姓封王沒有長久的,不如交出兵權,回家養老。



二、對於尚可喜而言,封異姓王已經是位極人臣,再和吳三桂攪和在一起,也沒啥奔頭了。本來對於尚可喜而言,異姓王就已經很扎眼了,他再豁出老命和吳三桂混,那才是腦子進水了。

事實證明,尚可喜選的是對的。康熙給了尚可喜充分的信任,並且給了他很多次褒獎,形容他二人的關係是情同父子。至於誰是父誰是子,那就不好說了。在尚可喜死後,康熙也給了他極大的哀榮。


邯鄲醉


清楚三藩之亂這段歷史的都瞭解,這場叛亂實際只有二藩,平南王尚可喜並未參與。當年滿清入關,幾支漢人遺留的部隊降了滿清,幫著打江山,統一全國後有5位封了異姓王,分別是定南王孔有德、靖南王耿仲明、平南王尚可喜、平西王吳三桂,義王孫可望。

圖為平南王尚可喜畫像。

其中孔有德和孫可望在順治年間死了,孫可望死後,爵位被降,義王變成了慕義公,而孔有德沒有子嗣,只有個女兒,無後人襲爵,定南王被斷,耿仲明雖然也早死,但子孫繁茂,靖南王由孫子耿精忠襲爵,所以到了到了康熙時只剩下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平西王吳三桂三個藩王,其中尚可喜的年齡最大。

圖為平南王太平庵鐵鐘。

別看尚可喜沒有吳三桂的名氣大,但在清初平南王尚可喜家族可是清初第一大豪族,因為他有37個兒子,32個女兒,長大後都與勳貴門閥聯姻,有14個兒子娶清室格格,女兒們嫁給滿漢貴族,尚可喜還有5個弟兄,族中從軍從政身居高位的不下150人,他的兒子們都是青一色的都統、副都統,漢軍鑲藍旗由尚家人掌握,隨便翻一翻《尚氏宗譜》,尚可喜在世時家族鼎盛,不可想象。

家族已鼎盛,尚可喜年齡又大了,想著退居幕後,明哲保身,於是在順治12年,尚可喜向朝廷乞休,要讓出廣東藩地,回遼東養老,順治以天下未平拒絕,康熙10年,快70歲的尚可喜再次乞休,讓出廣東藩地,交出兵權,當時康熙已經有了撤藩的打算,很高興,就同意了尚可喜的請求。

圖為尚可喜紀念館。

於是尚可喜打包家業,僅聚攏的族人就有2萬3千多人,康熙12年,康熙皇帝在尚可喜準備北歸時,借這個機會同時下達了撤藩的旨意,吳三桂不幹了,於是叛亂從雲南興起。答案呼之欲出了,20年前,尚可喜就萌生退意,對名利再無慾望,叛亂爆發前夕,尚可喜已經自解兵權,回鄉歸老,所以當吳三桂來威逼利誘時,尚可喜堅持清朝立場,怒氣斥責。

尚可喜死後,按遺願歸葬遼東海城,朝廷為其建尚王陵園,氣勢恢宏。

尚可喜的決定也挽救了整個家族,雖然尚可喜的兒子尚之信接受了吳三桂的偽號,但藩號依然是老平南王尚可喜的,尚之信的力量十分弱小,當年說兒子尚之信投敵後,病中的尚可喜自縊而死,用行動表達了自己的態度。三藩結束後,康熙只殺了尚可喜和跟著叛亂的另外3個兒子,族內他人均未受影響,還被康熙安撫,尚之孝、尚之隆成就極高。


圖文繪歷史


星星解說:

三藩之亂是清朝初期三個藩鎮王發起的反清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但是,實際上,在三藩之亂中,平南王尚可喜並沒有參加,也即跟隨吳三桂一起造反的是,是平南王尚可喜的長子尚可信。康熙十五年(1676年),尚可信在廣州危急之下發兵圍困其父府邸,投降吳三桂叛軍。不久又悔罪自歸,襲封平南親王,鎮守廣東。康熙十九年(1680年),尚可信被清朝下旨逮問,縛送京城,隨即賜死。那麼,問題來了,三藩之亂中,尚可喜為何堅持效忠清朝,而不是跟隨吳三桂起兵呢?對於平南王尚可喜,作為原先明朝的將領,為何沒有和吳三桂一起造反,以此恢復明朝江山呢?

首先,對於三藩之亂的起因來說,直接原因就是康熙皇帝的撤藩決定。而康熙皇帝之所以決定撤藩,契機就和平南王尚可喜存在一定的關係。根據《清史稿》、《清聖祖實錄》等史料的記載,康熙十二年(1673年),尚可喜第十一次疏請歸老遼東、留其長子尚可信鎮守廣東。康熙準其歸老遼東,但朝廷以尚之信跋扈難制,下令撤藩。對於康熙皇帝的撤藩決定,平南王尚可喜是沒有什麼意見的,也即其已經準備從廣東遷回自己的家鄉遼東海州(今遼寧海城)了。但是,讓平南王尚可喜沒有想到的是,平西王吳三桂接到三藩全撤的聖旨後,選擇了舉兵造反。對於吳三桂,為了對抗清朝,打出了“興明討虜”的旗號。在此背景下,不管是吳三桂還是康熙皇帝,顯然都在拉攏平南王尚可喜。

在三藩之亂爆發後,平南王尚可喜有兩個選擇,一是堅持效忠清朝,二是背叛清朝,也即和吳三桂一條路走到黑。值得注意的是,在吳三桂起兵之後,靖南王耿精忠亦起兵,雲南、貴州、福建、江西、廣西等地基本上都落入到吳三桂的掌握中了。並且,對於平南王尚可喜的手下,也有劉進忠、祖澤清等多人舉兵響應。在原先明朝文臣武將的響應下,吳三桂等人幾乎攻佔了清朝的半壁江山。但是,作為原先明朝將領的尚可喜,卻不為所動,也即他堅持效忠清室。更為關鍵的是,尚可喜還依靠廣東等地的兵力,以此牽制十餘萬叛軍無法全心北上,這無疑為清朝調集兵馬、平定叛亂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和足夠的時間。

進一步來說,作為原先明朝的將領,平南王尚可喜加入到吳三桂的陣營中,無疑是容易讓人理解的。但是,尚可喜卻選擇和康熙不離不棄。那麼,問題來了,尚可喜做出這一選擇的原因是什麼呢?對此,在筆者看來,這首先是因為尚可喜的年齡。根據《清史稿》、《清聖祖實錄》等史料的記載,尚可喜於公元1604年出生,在三藩之亂爆發的公元1673年,尚可喜已經70多歲。考慮到清朝時期的平均壽命,70歲的年齡,已經是高壽了。在此基礎上,正是因為年齡上的緣故,尚可喜不願意冒險上吳三桂的船。與此相對應的是,同意康熙皇帝的撤藩決定,顯然希望通過急流勇退,從而獲得一個善終的結局。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很多急流勇退的大臣,往往都獲得了相對不錯的結局。

最後,另一方面,雖然平南王尚可喜原先是明朝的將領,但是,早在明朝崇禎六年(後金天聰七年,1633年)十月,沈世魁騙尚可喜至皮島,意圖誣以罪名,加以謀害。此事為尚可喜部下許爾顯等人偵知。正是因為明朝將領的誣陷,促使尚可喜決定歸順後金和之後的清朝。在此基礎上,在歸順清朝之後,不管是順治皇帝,還是康熙皇帝,都對平南王尚可喜予以重用,這也是其堅持效忠清朝的重要原因。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比如康熙十四年(1675年)正月,康熙帝再次下旨,晉封尚可喜為平南親王,這對於尚可喜來說,無疑是至高的榮譽了,也即其被加封為“親王”,這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爵位制度中王爵的第一等了。綜上,在三藩之亂中,雖然尚可喜的兒子最終起兵造反,但是,尚可喜至始至終都在和吳三桂劃清界限,從而影響到三藩之亂的最終走向。



星星讀歷史


三藩之亂是清朝初期三個藩鎮王發起的反清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但是,實際上,在三藩之亂中,平南王尚可喜並沒有參加,也即跟隨吳三桂一起造反的是,是平南王尚可喜的長子尚可信。康熙十五年(1676年),尚可信在廣州危急之下發兵圍困其父府邸,投降吳三桂叛軍。不久又悔罪自歸,襲封平南親王,鎮守廣東。康熙十九年(1680年),尚可信被清朝下旨逮問,縛送京城,隨即賜死。那麼,問題來了,三藩之亂中,尚可喜為何堅持效忠清朝,而不是跟隨吳三桂起兵呢?對於平南王尚可喜,作為原先明朝的將領,為何沒有和吳三桂一起造反,以此恢復明朝江山呢?

首先,對於三藩之亂的起因來說,直接原因就是康熙皇帝的撤藩決定。而康熙皇帝之所以決定撤藩,契機就和平南王尚可喜存在一定的關係。根據《清史稿》、《清聖祖實錄》等史料的記載,康熙十二年(1673年),尚可喜第十一次疏請歸老遼東、留其長子尚可信鎮守廣東。康熙準其歸老遼東,但朝廷以尚之信跋扈難制,下令撤藩。對於康熙皇帝的撤藩決定,平南王尚可喜是沒有什麼意見的,也即其已經準備從廣東遷回自己的家鄉遼東海州(今遼寧海城)了。但是,讓平南王尚可喜沒有想到的是,平西王吳三桂接到三藩全撤的聖旨後,選擇了舉兵造反。對於吳三桂,為了對抗清朝,打出了“興明討虜”的旗號。在此背景下,不管是吳三桂還是康熙皇帝,顯然都在拉攏平南王尚可喜。

在三藩之亂爆發後,平南王尚可喜有兩個選擇,一是堅持效忠清朝,二是背叛清朝,也即和吳三桂一條路走到黑。值得注意的是,在吳三桂起兵之後,靖南王耿精忠亦起兵,雲南、貴州、福建、江西、廣西等地基本上都落入到吳三桂的掌握中了。並且,對於平南王尚可喜的手下,也有劉進忠、祖澤清等多人舉兵響應。在原先明朝文臣武將的響應下,吳三桂等人幾乎攻佔了清朝的半壁江山。但是,作為原先明朝將領的尚可喜,卻不為所動,也即他堅持效忠清室。更為關鍵的是,尚可喜還依靠廣東等地的兵力,以此牽制十餘萬叛軍無法全心北上,這無疑為清朝調集兵馬、平定叛亂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和足夠的時間。

進一步來說,作為原先明朝的將領,平南王尚可喜加入到吳三桂的陣營中,無疑是容易讓人理解的。但是,尚可喜卻選擇和康熙不離不棄。那麼,問題來了,尚可喜做出這一選擇的原因是什麼呢?首先是因為尚可喜的年齡,根據《清史稿》、《清聖祖實錄》等史料的記載,尚可喜於公元1604年出生,在三藩之亂爆發的公元1673年,尚可喜已經70多歲。考慮到清朝時期的平均壽命,70歲的年齡,已經是高壽了。在此基礎上,正是因為年齡上的緣故,尚可喜不願意冒險上吳三桂的船。與此相對應的是,同意康熙皇帝的撤藩決定,顯然希望通過急流勇退,從而獲得一個善終的結局。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很多急流勇退的大臣,往往都獲得了相對不錯的結局。

最後,另一方面,雖然平南王尚可喜原先是明朝的將領,但是,早在明朝崇禎六年(後金天聰七年,1633年)十月,沈世魁騙尚可喜至皮島,意圖誣以罪名,加以謀害。此事為尚可喜部下許爾顯等人偵知。正是因為明朝將領的誣陷,促使尚可喜決定歸順後金和之後的清朝。在此基礎上,在歸順清朝之後,不管是順治皇帝,還是康熙皇帝,都對平南王尚可喜予以重用,這也是其堅持效忠清朝的重要原因。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比如康熙十四年(1675年)正月,康熙帝再次下旨,晉封尚可喜為平南親王,這對於尚可喜來說,無疑是至高的榮譽了,也即其被加封為“親王”,這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爵位制度中王爵的第一等了。綜上,在三藩之亂中,雖然尚可喜的兒子最終起兵造反,但是,尚可喜自始至終都在和吳三桂劃清界限,從而影響到三藩之亂的最終走向。






星夜史話


三藩之亂為何尚可喜沒有反清?

三藩之亂是清朝初期三個藩鎮王發起的反清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但是,實際上,在三藩之亂中,平南王尚可喜並沒有參加,跟隨吳三桂一起造反的是,是平南王尚可喜的長子尚可信。康熙十五年(1676年),尚可信在廣州危急之下發兵圍困其父府邸,投降吳三桂叛軍。不久又悔罪自歸,襲封平南親王,鎮守廣東。康熙十九年(1680年),尚可信被清朝下旨逮問,縛送京城,隨即賜死。那麼,問題來了,三藩之亂中,尚可喜為何堅持效忠清朝,而不是跟隨吳三桂起兵呢?



首先,要從三藩之亂的起因來說

三藩之亂的直接原因就是康熙皇帝的撤藩決定。而康熙皇帝之所以決定撤藩,契機就和平南王尚可喜存在一定的關係。根據《清史稿》、《清聖祖實錄》等史料的記載,康熙十二年(1673年),尚可喜第十一次疏請歸老遼東、留其長子尚可信鎮守廣東。康熙準其歸老遼東,但朝廷以尚之信跋扈難制,下令撤藩。對於康熙皇帝的撤藩決定,平南王尚可喜是沒有什麼意見的,也即其已經準備從廣東遷回自己的家鄉遼東海州(今遼寧海城)了。但是,讓平南王尚可喜沒有想到的是,平西王吳三桂接到三藩全撤的聖旨後,選擇了舉兵造反。對於吳三桂,為了對抗清朝,打出了“興明討虜”的旗號。在此背景下,不管是吳三桂還是康熙皇帝,顯然都在拉攏平南王尚可喜。



在三藩之亂爆發後,平南王尚可喜有兩個選擇,一是堅持效忠清朝,二是背叛清朝,也即和吳三桂一條路走到黑。值得注意的是,在吳三桂起兵之後,靖南王耿精忠亦起兵,雲南、貴州、福建、江西、廣西等地基本上都落入到吳三桂的掌握中了。並且,對於平南王尚可喜的手下,也有劉進忠、祖澤清等多人舉兵響應。在原先明朝文臣武將的響應下,吳三桂等人幾乎攻佔了清朝的半壁江山。但是,作為原先明朝將領的尚可喜,卻不為所動,堅持效忠清室。更為關鍵的是,尚可喜還依靠廣東等地的兵力,以此牽制十餘萬叛軍無法全心北上,這無疑為清朝調集兵馬、平定叛亂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和足夠的時間。

其次,要從尚可喜所處的歷史環境來說

作為原先明朝的將領,平南王尚可喜加入到吳三桂的陣營中,無疑是容易讓人理解的。但是,尚可喜卻選擇和康熙不離不棄。那麼,問題來了,尚可喜做出這一選擇的原因是什麼呢?對此,在筆者看來,這首先是因為尚可喜的年齡。根據《清史稿》、《清聖祖實錄》等史料的記載,尚可喜於公元1604年出生,在三藩之亂爆發的公元1673年,尚可喜已經70多歲。考慮到清朝時期的平均壽命,70歲的年齡,已經是高壽了。在此基礎上,正是因為年齡上的緣故,尚可喜不願意冒險上吳三桂的船。與此相對應的是,同意康熙皇帝的撤藩決定,顯然希望通過急流勇退,從而獲得一個善終的結局。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很多急流勇退的大臣,往往都獲得了相對不錯的結局。



最後,要從尚可喜與明、金二者的淵源說起

雖然平南王尚可喜原先是明朝的將領,但是,早在明朝崇禎六年(後金天聰七年,1633年)十月,沈世魁騙尚可喜至皮島,意圖誣以罪名,加以謀害。此事為尚可喜部下許爾顯等人偵知。正是因為明朝將領的誣陷,促使尚可喜決定歸順後金和之後的清朝。在此基礎上,在歸順清朝之後,不管是順治皇帝,還是康熙皇帝,都對平南王尚可喜予以重用,這也是其堅持效忠清朝的重要原因。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比如康熙十四年(1675年)正月,康熙帝再次下旨,晉封尚可喜為平南親王,這對於尚可喜來說,無疑是至高的榮譽了,加封為“親王”,這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爵位制度中王爵的第一等了。


綜上,在三藩之亂中,雖然尚可喜的兒子最終起兵造反,但是,尚可喜自始至終都在和吳三桂劃清界限,從而影響到三藩之亂的最終走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