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的这2句识人术,非常经典,可以教你简单辨别小人与君子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说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即:了解他人是聪明,了解自己是智慧。圣人孔子更是将人分为两大类——君子和小人,他还总结了许多关于这两者的识人术口诀。比如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等等。

如何辨别君子与小人?近代的弘一法师李叔同也有自己的看法,毕竟他也是大智慧的得道高僧,正如作家林语堂所说:“李叔同是我们时代里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

李叔同早年积极入世,晚年剃度为僧,法号“弘一”,因此他的思想融合了儒家和佛家的精华。比如说,弘一法师的以下2句识人术口诀,非常经典,可以教你简单辨别小人与君子,基本上是八九不离十!

弘一法师的这2句识人术,非常经典,可以教你简单辨别小人与君子

1、我不知何为君子,但每件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知何为小人,但每件事好占便宜的便是。——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说话很谦虚,首先强调自己“不知”什么是君子和小人,这也说明他从儒家到佛家的境界升华了。就好比我们现代人经常说“成年人的世界里只有利弊,没有对错”,不要动不动就给人贴标签,说谁是小人或君子。

其次,弘一法师表明了对君子和小人的态度:遇到事情,自己肯于吃亏的人,便是君子;遇到利益,喜欢占小便宜的人,便是小人。这种说法更加务实,也好让人理解和接受。

弘一法师的这2句识人术,非常经典,可以教你简单辨别小人与君子

而且,佛家有云:“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做了对别人有益的事情,是善;做了对自己有益的事情,就是恶。我们看一个人是善是恶,是君子还是小人,最重要的是看他的行为动机。正如弘一法师的识人术中所说:经常舍得吃亏是君子,经常喜欢占便宜是小人。

其实,曾国藩的观点也和弘一法师如出一辙,他说:“天下无一成不变之君子,无一成不变之小人。今日能知人,能晓事,则为君子;明日不知人,不晓事,则为小人。”

因此,我们在识人的时候,要对事不对人,看一个人此时此刻做了什么事情,而不是一直揪着他的过去耿耿于怀。因为人是在不断变化的,天下没有绝对的君子或小人,只有相对的君子行为或小人行为!

弘一法师的这2句识人术,非常经典,可以教你简单辨别小人与君子

2、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此存心厚薄之分,故人品因之而别。——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是从“存何居心”来判别君子与小人,他认为:小人嫉妒心强,喜欢听见君子犯过错,继而幸灾乐祸,甚至萌发了同流合污、拉人下马的念头;而君子胸怀坦荡,耻于听到小人所做的坏事;即便是听到了,一则希望小人能够改过自新,二则用小人的过错来反省自己。最终,这两者所存的心思一厚一薄,导致人品也有了差别。

弘一法师的这2句识人术,非常经典,可以教你简单辨别小人与君子

古人云:“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我们若是长存善心,便是春暖花开,处处吉神伴随左右;我们若是常存歹心,见不得他人好,便是阴霾不散,处处有厉鬼伴随左右。因此,存心善与恶、厚与薄,直接决定了我们的人品与福祸。

小人最常见的特征就是嫉妒心强,尖酸刻薄,不怀善意,见不得身边人好,对君子幸灾乐祸。而君子则心胸宽广,厚德载物,希望身边人都越来越好,你好我好大家都好。所以说,君子是厚德,小人是薄德。

弘一法师的这2句识人术,非常经典,可以教你简单辨别小人与君子

结语:弘一法师的以上2句识人术口诀深入浅出、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切实可行,我们如果不知道如何辨别君子和小人,不妨借鉴弘一法师的话来观人,基本上是八九不离十!朋友们,您觉得弘一法师的话对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