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方言正在消失,你還能聽懂多少?


淄博方言正在消失,你還能聽懂多少?


有一種無奈叫“草雞”,有一種吝嗇叫“嘎古”,有一種讚美叫“幾好”,有一種飢餓叫“飢困”

這就是淄博的方言,這是我們淄博人純正的母語。在鴻巢養護院,聽著老人們之間用淄博方言交流,頓感親切,在聆聽中,讓我們與泥土銜接,與樸實擁抱,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均以普通話語言的形式進行交流,不少孩子已經完全不理解那群老人們說的“嘎古”、“飢困”這些詞語究竟是啥意思。


淄博方言正在消失,你還能聽懂多少?


大凡從農村長大的人,都對淄博方言有著很深的體驗和記憶。尤其是對於離家許久再回淄博的遊子來說,聽到方言,有一種特別的親切感,勾起了很多對過往的回憶。


淄博方言正在消失,你還能聽懂多少?


不少從農村長大的人大概都記得這樣一段故事,過去貧窮落後的年代,老家村子裡一個小夥子因生計所迫,隻身到東北闖關東,在那裡才幹了幾個月,別的沒學會,先學會了東北腔,把從娘肚子裡就帶的方言改的差不多了。想家的時候,


淄博方言正在消失,你還能聽懂多少?


他就從東北高高興興地回來了,挨家挨戶地探訪親朋好友。家族的一位長者見了他,便熱情地詢問:“你什麼時候回來的?”小夥子一聽這位長者這麼關心他,受寵若驚,熱情答道:“大伯,我昨晚回來的。”這位長者一聽,這個剛出去幾個月的後生怎麼就把自己的方言給改了,時間長了,連我這個大伯也不能認了,年輕人真是不得了。於是,長者就帶著教訓加諷刺的口吻說:“你昨晚(坐碗)回來的,不是坐著碟子回來的?”這個故事一直在老家被傳為笑談。


淄博方言正在消失,你還能聽懂多少?


淄博方言正在消失,你還能聽懂多少?


還有這樣一對戀人的對話,也特別搞笑:一淄川女孩被男朋友惹生氣了,鬧情緒的時候本來想嬌羞的說一句:“討厭,以後再惹我生氣就不理你了”。結果說成了:“滾一邊去,看你捏熊樣。白跟老孃說話,犯惡看見你”

今天整理了一組淄博的方言,讓我們一起去重溫那些親切感和親情味。

疲倦叫使得慌

前額叫也了蓋

膝蓋叫菠了蓋

鴨子叫瓜瓜子

麻雀叫老家臣子

較量叫隊活

傻子叫超拔

早上叫親親

昨天叫夜來,

忍無可忍叫治不地連

治病叫扎過

厲害叫剛著邪

沒空叫不龍過

稀飯叫沙哈

壁虎叫寫後六子

蝙蝠叫眼片鬍子

饅頭叫乾糧

馬紮叫誤扎子

玩具叫杭杭


淄博方言正在消失,你還能聽懂多少?


如果有人話裡帶著“搞”字,那無疑,就是臨淄人了


淄博方言正在消失,你還能聽懂多少?


今天在鴻巢養護院和老人們聊到方言的時候,一位健談的老大爺說了一個段子,和大家分享一下:

勤勤起來,起桌洋車子去趕集,轉悠一頭上,買料港貨高,上午回來,之上擴裸頭子,坐上日果子,點上激勵鉤子過鬧,褲衩一鍋股扎頭子念珠,顧得天井你哈好幾碗,很是得慌,意外快睡濁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