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農商行成“最悲情”銀行股,銀行新股走勢不佳已成常態

A股IPO第一個交易日就打開漲停,並在次日跌停,迴歸A股頭兩個交易日的股價,讓渝農商行被稱為“最悲情“銀行股。

“眼光放長遠一點看點,這根本不算什麼,同行5到10倍的估值就擺在那裡。”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稱,最近這兩年在A股上市的銀行股,雖然上市初期漲幅相對較大,但後來都大幅回落,渝農商行的表現,只不過是市場情緒的提前反映。

自從A股銀行上市重啟後,2016年以來上市的銀行,IPO初期的漲幅越來越小,已經成為趨勢。杭州銀行、上海銀行上市時,累計最大漲幅達到110%、80%左右,但到了2018年,一些銀行上市後一週就開始大幅回撤。由於持續下跌,多家銀行還出觸發了股價“維穩”機制。

渝農商行的上述表現,對正在上市發行階段的郵儲銀行、浙商銀行,是否會帶來壓力?根據披露,浙商銀行的發行價格略高於渝農商行,並且同樣存在A、H股價差。此外,還有十多家農商行排隊等待上市。

業內人士認為,銀行上市是為了補充資本金,將來再融資也有很多便利,而且A股定價仍有優勢,不會對銀行上市帶來明顯影響。

“最悲情”銀行股

繼10月29日開盤僅半個小時就打開漲停、以27.04%的漲幅收盤,30日跌停之後,渝農商行(601077.SH)又在31日以更大的跌幅開盤。當天,該股以8.8元開盤,盤中最低價僅7.66元,最大跌幅9.03%,距離跌停僅差8分錢,直到臨近收盤,才重新回到8元以上,最終收於8.10元,跌幅3.80%。

在業內人士看來,總股本、流通股過大,A、H股價差太大,發行定價過高,是渝農商行上市後股價表現不佳的主要原因。截至10月30日,A股上市銀行中,市淨率、市盈率均高於該行的,總共不到10家。

而在A、H股價差方面,截至10月30日收盤,重慶農商行H股的市盈率為3.21倍,市淨率僅為0.5倍,A股則分別達到8.31倍、1.1倍,兩者之間的價差,高達122%以上。

重慶農商行在港股上市後,長期處於破發狀態。2010年12月16日,該行在港交所完成IPO,成為第一家H股上市的農商行,以5.25港元的價格,發行20億股H股。

但在上市首日,該行股價就陷入破發狀態。當天,重慶農商行開盤價為5.45港元,盤中最高價為5.49港元,最低價為5.06港元,最終收報5.2港元。從股價走勢來看,上市至今的8年多里,股價多數時間處於破發狀態。

H股上市的銀行破發,已是司空見慣,一些銀行甚至首日即破發。2013年上市的重慶銀行,IPO首日以6港元的發行價平開後,當天即告“破發”,報於5.98港元。此後雖有上漲,並上行至7.7元附近,但扣除分紅因素後,2018年7月開始,又重新陷入破發至今。

此外,廣州農商行、中原銀行、盛京銀行等多家銀行H股也長期處於破發中。數據顯示,上述三家銀行發行價依次為5.1港元、2.45港元、7.56港元,截至10月31日,折算匯率、分紅後,股價分別低於其發行價1.2港元、1港元、1港元左右,均處於深度破發狀態,其中,中原銀行的折價率已超過40%。

在A股上市的銀行,雖然尚未出現短期內破發紀錄,但一些中小銀行上市後股價波動巨大,還觸發了維穩機制。

以長沙銀行為例,2018年9月以7.99元的發行價上市後,雖然在第三個交易日盤中上摸到12.38元,但很快開始回落,當年10月,其最低價一度跌至8.1元左右,與破發僅有不到2%的距離。與其上市時間相近的鄭州銀行,上市當月的最高價,一度接近8元,漲幅超過75%,但僅僅一週之後就開始回撤,2019年10月底,已經回落至5.1元以下,距離發行價只有10%略多漲幅。到了2019年2月,該股還曾一度跌至4.58元,處於破發狀態。

早於上述兩家銀行上市的杭州銀行、上海銀行等,在上市之初雖然沒有破發,但在股價創下新高後,也開始持續下跌。資料顯示,上海銀行2016年發行價為17.77元,一舉成為當年發行價最高的銀行股,當時便有分析認為,發行價定得太高有可能導致其股價上漲空間有限。

不過,在上市之初,上述兩家銀行股走勢驚豔。2016年10月、11月,杭州銀行、上海銀行登陸A股後,短期內股價均曾攀上30元以上的巔峰,最高時達到30.97元、31.6元,較發行價累計上漲近110%、80%左右,但登頂後就持續下跌,並在2017年、2018年險些破發。

由於股價持續下跌而“破淨”,觸發了“維穩”機制,兩家銀行已經多次增持。公告顯示,2018年 、2019年,杭州銀行股東已分兩次增持約1256萬股、5870萬股,上海銀行的股東也在2018年以來累計增持約1435萬股。此外,最早上市的一批農商行中,也有因為股價持續下跌而採取維穩措施。

“市場變得比以前更理性一些了,新股的博弈情緒有所消退。”南方某機構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雖然市場已有預期,但同以往相比,市場對重慶農商行的反應更快了。

郵儲銀行、浙商銀行承壓

渝農商行上市後的表現,對郵儲銀行、浙商銀行的A股上市,構成了一定壓力。其中,浙商銀行的估值還要高於重慶農商行。

根據浙商銀行披露,該行計劃發行25.5億股,發行數量比重慶農商行高出近一倍;發行價4.94元/股,募集資金總額125.97億元,募集淨額為124.38億元;發行市盈率為9.39倍。而截至10月18日,A股銀行股最近一個月平均靜態市盈率是6.91倍。

浙商銀行的定價同樣存在A、H價差較大的情況。截至10月30日,其H股收盤價為4.16元,市盈率5.15倍,市淨率0.64倍。按最新匯率折算,其A、H股之間,大約存在30%以上的價差。目前,該行已兩次提示風險,原定於10月24日進行的網上、網下申購,將推遲至11月14日,並推遲刊登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發行公告。

郵儲銀行目前也已披露了意向招股說明書,計劃發行51.72億股,但目前尚未公佈發行價格。

一位公募基金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重慶農商行的盈利增長表現一般,而且在上市過程中,由於市場一直對該行的資產質量有一些擔憂,加之定價偏高,導致上市後股價不如人意。

雖然同是銀行股,但郵儲銀行、浙商銀行作為國有大型銀行、全國性股份制銀行,與農商行的處境還是有所不同。

重慶農商行的盈利能力、資產質量等指標,在A股銀行中表現不算出眾。根據業內人士介紹,市場對其資產質量一直心存擔憂。恰恰在這個節骨眼上,重要股東又來“添亂“。根據該行10月30日公告,持有該行5.7億股、佔比5.02%的股東隆鑫控股有限公司(下稱“隆鑫控股”),持有的該行股份被全部輪候凍結。披露顯示,隆鑫控股為該行第四大股東。第一財經此前曾報道,隆鑫控股通過關聯方,佔用其控股的上市公司豐華股份數億元資金,並在2019年3月違約。

根據招股書披露,2016年底,渝農商行發放給隆鑫控股的貸款,餘額約為35.1億元,2017年底上升到51.7億元,2019年3月底仍保持在52.6億元。同期,隆鑫控股支付給該行的利息,2016年至2018年分別為1.6億元、2.6億元、2.73億元、5644萬元,佔比1.03%、1.55%、1.42%、1.08%。

招股書還顯示,2016年至2019年3月底,渝農商行的不良率分別為0.96%、0.98%、1.29%、1.26%,明顯低於行業平均水平;貸款減值準備餘額分別為123.05億元、 142.37億元、171.33 億元、179.25億元。

同期,該行計提的資產減值損失,分別為26.77億元、37.11億元、61.96億元、14.54億元。換言之,較低的不良率是通過撥備抵消實現的。而除了不良貸款,需要通過撥備覆蓋的,還有金融投資資產。2016底至2019年3月底,該行計提的此類資產減值準備為17.58億元、21.84億元、22.34億元、25.61億元,逐年遞增。

半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渝農商行實現營業收入132.7億元,同比僅增長0.06%,在營業支出大幅減少29.9億元、同比下降22.16%的情況下,實現淨利潤58.4億元,同比增長19.4%。營業支出下降,主要是員工成本同比減少30.25%。扣除這一因素,其利潤增長不足4%。

而郵儲銀行招股意向說明書顯示,預計2019年全年營業收入為2766.55億元至2792.65億元,同比增長約為6%至7%;淨利潤為606.81億元至617.27億元,同比增長約為16%至18%,扣費淨利潤同比增長約10.4%至12.5%。此外,郵儲銀行的資產質量也相對較好。2016年至2019年6月底,該行的不良貸款分別為262.91億元 、272.7億元、368.8億元、383.7億元,核銷金額32.98億元、71.64億元、64.95億元、95.71億元。

排隊的銀行會受哪些影響

除了已經上市的渝農商行,以及郵儲銀行、浙商銀行,目前A股還有大量銀行等待上市。而這些排隊的銀行中,農商行是主力軍,數量達到11家。渝農商行上市後的走勢,對這些正在等待上市的銀行,是否會產生影響?

上述機構投資者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銀行股不會發不出來,但渝農商行的賺錢效應不明顯,如果不及早賣出,可能有一定風險,對投資者會形成提示作用,導致參與人數減少、中籤率上升的情況。此外,雖然都是銀行,發行定價的影響,也要看具體銀行,不同銀行之間也會出現分化。

此前,部分銀行上市時就出現了棄購的情況。披露顯示,長沙銀行發售時,有8家網下投資者管理的8個配售對象未按照《發行公告》的要求進行網下申購,初步詢價時申購數量均為2000萬股,但正式申購時均未網下申購,涉及數量共計1.6億股。

“銀行對上市比較看重,影響不大。”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銀行上市是為了補充資本金,將來在定增、發行可轉債、優先股等再融資方面也有很多便利。IPO價格低一點,估計銀行也能接受,即便定價水平下降,相對於H股而言,A股發行定價也仍有優勢。

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認為,在資本金補充壓力較大的情況下,IPO發行定價的波動,不會影響銀行上市意願。可能產生的影響主要是上市進程的快慢、定價調整帶來的融資規模變化。

“發行定價偏高,其實不見得是好事,上市後股價會面臨壓力。”王驥躍說,對銀行上市來說,更主要的是定價方式、機制,作為國有企業或國有控股企業,發行價格不能低於每股淨資產的規定,實際上對銀行的IPO定價產生了一些影響。在銀行股普遍“破淨”的情況下,這種定價方式影響了投資者積極性。

另一方面,新股上市首日漲幅限制,市場、監管人士都有不同看法。2019年初,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就曾表示,新股上市首日44%漲幅限制,市場沒有交易量,“沒有交易量的價格,是虛幻的、不準確的價格”,而A股新股上市後最初幾個交易日,都沒有交易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