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紳通靈業績雙降半年關店100家 存貨增至16.6億存跌價風險

萊紳通靈業績雙降半年關店100家 存貨增至16.6億存跌價風險

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楊玲玲

滬市珠寶IPO第一股萊紳通靈(603900.SH)營收淨利雙降的局面未見改觀。

10月30日,萊紳通靈發佈三季報稱,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0.23億元,同比下滑22.79%;歸屬淨利潤1.44億元,同比下滑32.41%;扣非淨利潤1.11億元,同比下39.12%。

長江商報記者翻閱財報發現,2016年登陸上交所的萊紳通靈,自2018年以來營收淨利持續下滑。數據顯示,其2018年實現營收16.63億元,同比下滑15.29%;歸母淨利潤2.1億元,同比下滑32.21%,今年則延續了營收淨利雙降的趨勢。

此外,2018年末,萊紳通靈新開業158家門店,關閉133家門店,總門店數737家,較2017年僅增長26家。而今年上半年,萊紳通靈的門店數量更是縮減至656家,較期初的737家減少了10.99%。其中新增門店19家,關店100家。

對此,萊紳通靈認為,主動關閉一些經營效果不佳、不符合公司戰略定位的門店,雖然短期帶來業績的波動,但提高了整體渠道質量。

營收淨利雙降

近日,萊紳通靈發佈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0.23億元,同比下滑22.79%;歸屬淨利潤1.44億元,同比下滑32.41%;扣非淨利潤1.11億元,同比下39.12%。

對於業績下滑,萊紳通靈表示,主要為宏觀經濟增速放緩、鑽石首飾行業景氣度下降,以及公司推進渠道優化、營業收入有所下降等。

營收淨利雙下滑的同時,萊紳通靈的存貨也居高不下。截至9月30日,公司賬面上的存貨高達16.61億元,佔總資產的61.59%。值得關注的是,萊紳通靈沒有對存貨計提跌價準備,公司鉅額的存貨存在跌價風險。

另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萊紳通靈的毛利率連續3個季度走高至58.28%,淨利率卻連續下滑至14.05%。報告期內,萊紳通靈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3689.66萬元,同比巨降129.42%。

回溯到2016年11月,萊紳通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滬市首家珠寶IPO企業。上市之初,萊紳通靈的股票簡稱為“通靈珠寶”,2017年12月,在上市一週年之際,公司將股票簡稱變更為“萊紳通靈”。而此前不久,萊紳通靈剛通過收購迄今已有162年曆史的比利時王室珠寶供應商Leysen1855榮升王室珠寶品牌,從而公司展開了圍繞王室IP進行的戰略升級。

王室IP加持下,萊紳通靈2017年的業績創下新高。2017年實現營收19.64億元,同比增長18.94%;歸屬淨利潤3.09億元,同比增長39.67%。遺憾的是,業績增長勢頭未能維持太久。

2018年以後,萊紳通靈經營業績開始遭遇瓶頸。2018年的年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公司實現營收16.63億元,同比下降15.29%;歸母淨利潤2.1億元,同比下降32.21%。而今年以來,公司則是延續了營收淨利“雙降”的趨勢。

半年關店100家

據瞭解,目前,萊紳通靈主要從事鑽石珠寶首飾的品牌運營管理、產品設計研發及零售。

長江商報記者翻閱其財報發現,萊紳通靈的門店數量由2016年的578家快速上升到2017年的711家後增速明顯放緩。2018年末,萊紳通靈門店數量為737家,其在新開業158家門店的同時,關閉了133家門店。

而今年上半年末,萊紳通靈共有加盟店和自營店合計656家,較期初的737家同比減少了10.99%。其中新增門店19家,關店100家。

對於批量關店現象,萊紳通靈解釋稱,主動關閉了一些經營效果不佳、不符合公司戰略定位的門店,雖然短期帶來業績的波動,但提高了整體渠道質量。

光大證券研究報告指出,萊紳通靈關店較多在影響收入端的同時,也造成一定費用壓力。考慮到鑲嵌製品持續面臨不景氣局面,下調對其2019年-2020年淨利潤的預測至0.47/ 0.43元(之前為0.83/ 0.89元)。

業績下滑、經營承壓的情況下,萊紳通靈高管頻頻出走。根據萊紳通靈6月11日公告,收到獨立董事韓虎的書面通知,韓虎因個人原因不再擔任公司獨立董事、審計委員會委員、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委員職務。同時,提名周小虎為公司第三屆董事會獨立董事候選人。

長江商報記者梳理發現,上市不到3年的萊紳通靈已有8位高管離職。其中,最早離職的原財務負責人朱躍華在2017年4月提交辭職報告,距離公司上市僅5個月時間。隨後,包括董秘、財務負責人、副總裁在內的數名高管先後離職而去。

同時,萊紳通靈的股價也從2018年1月8日的最高價32.6元跌至今年10月30日的10.02元,市值從111億元降至不足35億元,已蒸發近七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