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自戀父母的陰影下:自戀的父母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最初的愛

生活在自戀父母的陰影下:自戀的父母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父母是我們一生最初的愛,他們帶給我們生命,我們因此而感知自己的存在。

我們通過最初和他們的互動了解並感知世界,所以我們自然而然地渴望他們成為我們身體和情感上的寄託,渴望得到他們的撫摸、微笑和保護。他們以合適的同理心來反饋我們的感受、需要和嚮往,並以此告訴我們是誰,有怎樣的價值。

然而,自戀的父母卻無法理解他們的孩子,也因此而損害了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就像希臘神話中的美少年那喀索斯一樣,他們只看得到自己,和孩子之間沒能形成合適的邊界,這使得他們無法把孩子看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去愛。

構成自戀型人格障礙的症狀在嚴重程度上各不相同,但它們不可避免地弱化了自戀者為人父母的能力

自戀者的典型特徵就是缺乏同理心。

許多自戀的父親都是“獨裁者”,他們固執於用自己的方式行事、對自己的觀點和作風堅信不疑。

下面的信息告訴你孩子和自戀父母之間的關係會顯現出怎樣的特徵,產生怎樣的後果。

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特徵和後果在他們成人以後會不知不覺地重現併產生同樣的施受虐關係,包括他們與其他自戀者之間關係,因為他們非常熟悉,就像在和老朋友相處一樣。

01 邊界模糊不清

自戀母親的影響對於女兒來說會有別於兒子,因為女孩和母親相處的時間通常更長,並往往把她視為榜樣。而自戀的母親常常把女兒視為一種威脅,同時又把她們視作自己的附屬品。通過不斷調教、不斷挑剔,她們試圖把女兒塑造成自己的樣子或是理想化的自己。

與此同時,她們不僅把自己不被接受的一面投射到女兒身上,比如自我中心、固執、自私和冷漠,而且還投射了她們自己的母親所不被喜歡的特質。他們可能更喜歡兒子,儘管他們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去傷害他,比如情感上的亂倫。

生活在自戀父母的陰影下:自戀的父母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而當自戀的父親參與到兒子的活動中時,他們中的一些人會全盤接管兒子的任務,干涉活動細節,或者是吹毛求疵。自戀者基本上都是完美主義者,所以他們的孩子,無論男女,無論做什麼都達不到他們的及格線。他們把孩子看作是自己的延伸,過度投入,控制兒子的生活、學習和夢想。

02自戀性虐待

反覆的羞辱和控制阻礙了年輕女孩去發展她的自我認同感。

他們缺乏安全感,無法相信自己的真實感覺和衝動,於是她認為母親之所以不滿意她、不喜歡她,都是她作為女兒的錯,而她並不知道其實她的母親永遠都無法感到滿足。在嚴重的情感或身體虐待及被忽視的情況下,女兒可能會覺得自己沒有權利存在於世上,她是母親的負擔,甚至根本就不應該來到這個世上。


生活在自戀父母的陰影下:自戀的父母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通常自戀女性的丈夫都會比較被動,他們無法保護的女兒免受母親的虐待。有些母親會撒謊並隱匿她們的虐待行為。如果這樣的女孩沒有學會站出來保護自己,在未來的人生中她會感到無助,甚至不能意識到虐待的存在。

自戀父親的兒子遭受的主要是精神虐待。儘管很少捱打,但還是不斷受到比捱打更嚴重的威脅,父親總是認為他“本應該”受到懲罰,卻又從中饒恕他並讓他得以逃脫,這種感受給他帶來的是更深的內疚和屈辱,真的是更糟。

有些自戀者用殘忍的方法對孩子進行身體的虐待,有一位父親讓他的兒子自己挖了一個游泳池, 而另一個則逼著孩子用刀片割草。


生活在自戀父母的陰影下:自戀的父母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虐待讓孩子感受到的是不公正和無力,並感到無助、害怕、羞辱和憤怒。長大成人以後,他可能會與權威發生衝突,且不能很好地控制憤怒的情緒。他甚至會將攻擊和憤怒轉向自己或其他人,於是變得好鬥、被動或消極挑釁。他或許會感到羞恥和焦慮,害怕被評判和指責,即便這種擔心可能毫無必要。

在成長過程中,受虐的兒童常常學會自給自足、自我保護,且弱化他們的依賴和情感需求,這些都會導致成人後的親密關係問題。他們婚姻中的另一半可能也會是一個自戀者、施虐者,亦或是冷漠、挑剔和情感孤僻的人。

生活在自戀父母的陰影下:自戀的父母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變形記》的作者弗蘭茲·卡夫卡(Franz Kafka)在給他父親的信中活現了一個令人印象深刻又無法容忍例子:

“我一直不能理解的是,你的言辭和評判給我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恥辱,而你卻對此毫無同情心。”

他的父親傲慢自大,過於自信,不聽取任何意見,他吹毛求疵地評判每一個人,卻無法做到必要的前後一致。他的規則和命令從來都是通過一種 “徹底否定,怒不可遏的可怕又嘶啞的聲音表達出來……直至今日,每每想起,我都會如童年時那樣不由自主地顫抖……” 而事實上,這一切戒律他從來都不曾用在他自己身上,這一點讓卡夫卡更加沮喪。

生活在自戀父母的陰影下:自戀的父母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03無可救藥的恥辱感

自戀母親的女兒鮮少會覺得自己是被接納的,她必須在犧牲自己和失去母愛之間做出艱難的選擇,一種自我否定和遷就的共生關係在成年以後被重新演繹。

她的真實自我首先被母親拒絕,然後又被她自己拒絕。結果就是一種“我是不可愛的”的信念油然而生,並內化了的她的羞恥感。

當她自己的母親都不愛她,且不接受她的時候,她又怎麼會認為自己是值得被愛呢?

孩子應該愛他們的母親,反之亦然! 女兒的羞恥感中帶著對母親的憤怒或仇恨,而這些她並不理解。她認為這隻能進一步證明她的不可愛,而她母親的所有批評肯定都是真的。


她的生活在不斷奮鬥且缺乏成就感中度過。既然愛是有條件的,必須靠自己去乞討,那麼她在成人後也一樣會經歷一次次循環往復的被拋棄。


生活在自戀父母的陰影下:自戀的父母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而從小在一個自我中心、爭強好勝、傲慢自大的父親的陰影下長大的兒子會覺得自己永遠無法達到父親的標準,也無法得到他們的認可。他們的父親可能本身就缺位,或者挑剔又充滿控制慾。當看到兒子一點點的錯誤、弱點、失敗或者侷限時,他便會大肆地貶低或羞辱

,甚至會就此而向朋友吹噓。他可能會在朋友面前誇大自己成就的同時又去貶低兒子。

因此自戀父親的兒子缺乏自信、勇氣和決心。他們內化了父親的內疚感和羞恥感。他內心充滿恐懼,缺乏安全感,對一切都不確信,“即使是觸手可及的東西,比如我自己的身體”也是如此,最終導致了抑鬱症。


04 情感的缺失

自戀的母親無法像正常的母親那樣給予孩子溫柔和關懷,讓孩子感受到安慰和親密。她們可能僅僅照顧到了女兒的生理需求,卻無視她的情感需求。

女兒也許無法意識到她到底被忽略了什麼,但是當她體驗到和朋友和其他親人之間的關愛,或者看到其他孩子和母親親密無間的樣子時,她會更加渴望從自己的母親那裡得到溫暖和理解。

她渴望的是一種難以捉摸的連接,一種瞬息即逝,甚至是從未有過的感覺。她沒有學會識別和重視自己的情感需求,也不知道如何滿足這樣的需求,而僅剩的卻是一種缺失感,一種無法被滋養和撫慰的感覺。她或許會期待從其他關係中尋求一種彌補,但情感上的這種缺失感往往反覆地出現。

自戀的父親和孩子在距離上和情感上都很疏遠,他們也許忙於自己的工作、或者物質成癮,或者只顧著自己玩樂。他們裝得好像很關注兒子的需求、感受和興趣,但參與到孩子的遊戲和活動中去這件事情對他們不但不重要,反而更是一種負擔,儘管在物質層面上他們似乎已經給了孩子很多。

無論是哪種情況,這樣的父親在情感上都是無法親近的,因為他們否認和蔑視自己的依賴和脆弱,他們常常羞辱並輕視發生在兒子身上的任何痛苦或軟弱,哪怕是一點點跡象。

即使最終自己並沒有成為自戀者,自戀者的兒子仍然會感受到

共生的痛苦。他們不斷接收到的暗示是,他們達不到父親的期望值,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他們能力有限,且是一種負擔,——也就是說,基本上,他們不值得被愛——儘管事實上他們也能感受到母愛的存在; 但是孩子希望感受到的是父母雙方都能接納並愛著他們本來的樣子。

生活在自戀父母的陰影下:自戀的父母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就像卡夫卡在生病時所描述的那樣,一點點的歉意和愛可能在別人眼裡是微不足道的,但這些孩子卻能輕易被感動

當父親只是朝他的房間看了一下,並向他揮了揮手時,他已經不知所措,淚流滿面。兒子想要的只是:“一點點鼓勵,一點點友好,為我敞開而不是擋住的是我自己的路,儘管你的本意是讓我走另一條路,一條你的路。”


05 控制

患有自戀人格障礙的父母缺乏遠見,似乎整個世界只是圍繞著他們在轉。

他們控制操縱著孩子的需求、感受和選擇,只要他們達不到要求就必定受到懲罰。他們為人父母往往本著“我說了算”的宗旨。自我中心導致一些自戀的母親只關注她們自己或者是兒子,卻忽視剝奪了女兒的權利。

生活在自戀父母的陰影下:自戀的父母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另一些母親一邊希望她們的女兒“隨我所願”做到最好,一邊又在整個過程中吹毛求疵並不斷控制以削弱女兒的能力。這些母親侵入女兒的生活,並理所當然地認為女兒是她們的生命延續, 理應屬於她們的一部分。

她們希望她的穿著舉止隨她們,以她們的意志來選擇男朋友、培養愛好、尋找工作。她們可能以“為了她自己好”為藉口來禁止或挑剔女兒喜歡的任何東西, 干擾她的所想和所需,削弱她自主選擇和追求夢想的能力。他們對女兒的關注中帶著明顯的嫉妒、期待她們時刻帶著感激並無條件地順從。

長大成人以後,這些女兒往往會處於關係中的被控制一方,或成為權力鬥爭中弱勢的那一個。

06 競爭

正如白雪公主童話中所說的一樣,自戀的母親要麼深信自己是“全世界最美麗的人”,要麼擔心自己有朝一日可能並非如此,這些心態都促使她們不僅挑剔女兒,還會為了爭奪丈夫和兒子的愛和關注而與女兒競爭。

這些母親可能會否定女兒或讓女兒一直處於受虐的危險中。她們可能對女兒的男朋友即挑刺又貶低,認為他們“不夠好”,但仍然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甚至與他們調情。

生活在自戀父母的陰影下:自戀的父母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為了控制女兒的生活,並永遠佔據她的生活的第一位,她們可能會侵犯女兒的隱私,並試圖破壞她與朋友以及其他親戚的關係。

一個自戀的父親可能會無情地欺負兒子,或者在佔據明顯優勢的遊戲中與兒子競爭。同樣,他會因為妻子對兒子的關注而產生妒忌之心,並與之爭奪,甚至和他的女朋友或後來的妻子調情。

如何從自戀父母的陰影中療愈

在自戀父母的陰影下,在被拒絕和羞恥感中成長,這種創傷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要想從中療愈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並付出極大的努力。

最終,這意味著從與父親、母親的共生中解脫。

所以首先需要識別並理解的是,一個自戀的母親傳遞給女兒的羞辱感和“不可愛”的信念是不真實的,因為這些東西都不是女兒自己的,而是由母親強加的。然後,需要積極地用自我滋養來取代已經內化了的、消極的自戀母親挑剔的聲音。

而為了得到父親的認可和贊同,兒子可能不斷努力去獲得成就,但這些成功的感受卻非常空洞,毫無充實感。他們覺得獲得的成就永遠都不能滿足,即使是對自己。

他們需要學會自我決斷,以健康的方式設置界限,而不是使用模仿他人或者其他不可思議的成長方式。他們需要重視自己,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

由於成長在一個混亂而缺乏情感親密的家庭中,許多人終生都忍受著內心孤獨。然而,療愈羞恥感,學會安慰、接納、愛自己並接受被愛仍然是可能的。

編輯 | 一杯咖啡全媒體編輯部編輯 王歡

聯繫 | 一杯咖啡全媒體編輯部郵箱 [email protected]

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一杯咖啡公益心理團隊。2012年在上海出發。組織咖啡心理公益諮詢、公益單身相遇活動、公益心理團體活動、公益心理諮詢師學習活動、心理類科普原創翻譯讀書文章不定期更新。助人自助,用生命影響生命。一杯咖啡,溫暖世界的內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