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六成的人属于风险厌恶型:你还在这样“保守投资”吗?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2019》,可见家庭人均财产超20万,其中房产占比高居不下:

城镇居民家庭房产净值占家庭人均财富的71.35%,农村居民家庭房产净值的占比为52.28%。93.03%的居民家庭拥有1套住房。
我国近六成的人属于风险厌恶型:你还在这样“保守投资”吗?

网友们看到数据,都不由得调侃道:“自己又被平均了”、“摸摸口袋里的10块钱,感觉自己拖后腿了”、“想不到,我居然是7.97%没房的少数人”……

但相较大家比较关注的家庭人均财产、房产净值占家庭人均财富比例这些与数据,管家却对第“多达64.78%的家庭不能承受本金亏损,属于极度风险厌恶型”非常感兴趣。

为什么会有高达6成的中国家庭属于极度风险厌恶型呢?自己在不在这些家庭之中,这种极度风险厌恶与什么息息相关呢?

今天,管家就带大家一起来看这些问题:关于家庭资产分布与风险防范。

我国近六成的人属于风险厌恶型:你还在这样“保守投资”吗?

01 “保守投资”的国人

根据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居民的家庭资产分布依然还是集中在现金、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这3大方面,占比高达88%,接近九成。

而相较其他35个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中,仅有8个国家的存款和现金占家庭金融资产比例超过了50%,这一比重超过60%的国家只有3个国家;

在社会福利和保障覆盖范围比较广的北欧国家中,瑞典、丹麦、芬兰和挪威的现金、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所占家庭资产比重分别为19.34%、19.95%、31.14%和38.75%,均处于较低水平。

这种看似“稳中求胜”的单一资产结构实际上是不利于我们平衡家庭资产风险,而且还难以实现保值增值。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存了一辈子的钱,还是追不上通货膨胀,也没给生活带来较大的改善。

我国近六成的人属于风险厌恶型:你还在这样“保守投资”吗?

为什么那么多人选择了这种“稳中求胜”的资产配置方式呢?

这一点从《报告》中的风险态度自评和承受能力就能看出:

有32.81%的被访者认为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为0分(最小),占整体比重最高;

仅有6.78%的被访者认为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为6分以上(较高);

其中,风险自评为3分及以下的受访者比重高达70.33%

这里的风险是指在投资本金上,家庭所能承受的损失程度。可见在投资方面,有近6成的国人是不能承受本金亏损的。

正因为如此,大部分的人选择了“稳赚不亏”的资产配置方式。

02 靠“储蓄”预防风险

如果要问为什么大家都觉得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低?

大概从家庭储蓄的原因就能看出,较高的预防性需求,推高了储蓄比例。

从调查结果来看,这笔可以用来的投资增值的钱,大家更愿意用来应对未来的风险和计划:

像有48.19%的朋友用于应对突发事件及医疗支出;有36.78%的朋友用于养老;有23.97%的朋友用在孩子的教育上……

为医疗、养老和子女教育预防性储蓄成为家庭储蓄的主要原因。这在一定程度上提现了国人对生活风险规避意识的加强,同样也反映了大家认为社会保障制度还是有待完善的。

我国近六成的人属于风险厌恶型:你还在这样“保守投资”吗?

但单靠“储蓄”来预防风险,靠谱吗?

大家所担心的主要是医疗、养老和子女教育上的风险,看上去好像只要存够了钱就没有问题了。实际上,以储蓄来预防风险,难!

先不说通货膨胀的增长,存在银行里的钱除了能获得稀少的利息之外,基本上是无法增值的。我们就重点看看大部分人想要应对的突发情况和医疗的部分。

根据《报告》显示,我国家庭人均资产约20万左右。就算将这笔资产原封不动的都放在银行中存储,或者说是部分用于投资低风险的产品,满打满算也不超过40万。

而一场大病,治疗+康复算下来,至少都是30万起步,大部分人所拥有的储蓄都很难覆盖这方面的费用,更不用说这个阶段家庭的日常支出应该怎么办。

所以,单靠“储蓄”预防风险,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因病返贫、因病致贫”……

我国近六成的人属于风险厌恶型:你还在这样“保守投资”吗?

03 预防风险的“正确姿势”

有风险规避的意识是不够的,还得由正确规避的手段——正如刚刚所说,如果将预防风险的希望仅寄托在储蓄上,是不可行的;因此我们需要更有力的预防工具:保险。

很多人对于保险嗤之以鼻,觉得是“骗人”的。但实际上,保险是规避经济风险最有力的工具,用低的保费撬动高的保额。

像刚才的所说的预防医疗风险:如果是用我们自己的储蓄,一笔开支下来,估计家庭经济就在苟延残喘的边缘;

但如果我们每年拿出一点钱来换取高额的保障,那么当不幸发生的时候,我们还能与死神奋力拼杀,无后顾之忧。

让保险公司帮助我们承担这个高昂的治疗费用,承担这个阶段家庭的日常开支,甚至于承担不幸身故后的家庭责任。

我国近六成的人属于风险厌恶型:你还在这样“保守投资”吗?

学会使用保险这个工具,无论对于自己,还是家庭而言都是一件好事。

用正确的手段来规避未知的风险,也更有利于我们去改善自己的家庭配置情况。

愿每个家庭都有一份好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