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念念的北京南城老味道,如今都落脚何方?

心心念念的北京南城老味道,如今都落脚何方?

作为一个打小生长在崇文的“老”南城,心里总是暗藏一套“美食地图”。比如涮羊肉要吃“前门张记”,炙子烤肉吃“刘记”,灌肠是“花市”和“老天桥”二分天下,豆汁儿是“老磁器口”,臭豆腐是“毛家”,炸糕自然是“京天红”……幸运的是,这些南城老味道或多年未变、或几经迁址,但最终还是让远亲近邻们吃上这熟悉的一口。今天,京蜜就先带大家吃上几家过过瘾。

◆ 前门张记涮肉 ◆

心心念念的北京南城老味道,如今都落脚何方?

“跟咱们桌的人说一声,吃肉的时候先别蘸酱,就白口吃。”京蜜从煤市街走进一个“不起眼”的拱形门,看见掌柜张学铭正在嘱咐客人。“太地道了!”客人一边吃,一边就着白酒连连赞叹。打张学铭爷爷一辈儿起,就坚持做手切羊肉。张学铭继承了自家“家风”,从不“店大欺客”,也津津乐道地推崇老北京涮肉文化。

心心念念的北京南城老味道,如今都落脚何方?

图/深圳卫视

“涮肉不是火锅。”“吃肉得按顺序吃,按部位吃。”“涮肉等到5、6秒时,直接用筷子顶着蹭。”在老张这里吃涮肉,规矩不少,按照老张自己的说法,涮肉原来是宫廷菜,讲究不能丢。肉现吃现切、香菜、葱花现吃现切、辣椒油现炸、烧饼现做。

在“老张”这儿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要是喝酒,吃到几点都没事;要是不喝酒,两个小时内结束。这可不是变着法儿地“卖酒”,在老张这儿也没有“开瓶费”,要说也简单,老张只是觉得“喝酒就要喝好”。

很多熟客都会头一天或者提前几小时打电话预约,来晚了可能就没位置了。老张有时一晚上只接待一拨儿客人,让这拨客人吃好喝好,也不想着怎么才能多翻几次台。

不过,老张透露,可能再经营两三个月,房租就要到期了。“干了二十多年了,真是舍不得这一行。”每当客人“酒足饭饱”后,老张都双手抱拳,跟客人说“谢谢您”。

【京蜜贴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