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推進癌症早診早治,專家稱居家癌症早篩仍屬初篩

癌症的早診早治已上升為國家行動。記者從近期舉行的第五屆癌症早期篩查與防治跨界高峰論壇上獲悉,有序擴大癌症篩查範圍成為健康中國行動的一大亮點,專家指出

在家自取痰液、糞便、尿液進行相關癌症的居家癌症早篩屬於初篩,最終還需要到醫院進行確診。

記者從會上獲悉,對於癌症的早診早治,國務院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已要求,到2030年總體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

國家癌症中心癌症早診早治辦公室主任陳萬青指出,《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明確了行動目標,到2022年和2030年,癌症防治核心知識知曉率分別不低於70%和80%;高發地區重點癌種早診率達到55%及以上並持續提高;基本實現癌症高危人群定期參加防癌體檢。陳萬青稱國家將健全癌症篩查的長效機制,早篩早診早治的二級預防是將來癌症防治一個最主要的方向和抓手。

我国将推进癌症早诊早治,专家称居家癌症早筛仍属初筛

國家癌症中心癌症早診早治辦公室主任陳萬青

“現在的問題是老百姓對於腫瘤的早篩意識還是比較弱。”中國癌症基金會早篩查專項基金會秘書長朱葉青表示,北京有一個統計數據,每年願意個人掏出2000塊錢體檢的不超過1%,目前國際上推薦的篩查癌種,能夠降低人群死亡率,一個是大腸癌,一個是宮頸癌,但真正願意到醫院做腸鏡和宮頸癌篩查取樣的還是少數。

北京大學副科產學系名譽主任魏麗惠介紹,一個女性一生查一次可以預防50%的宮頸癌,哪怕接受一次最簡單的篩查,做一個婦科檢查都可以檢查,然而目前我國的宮頸癌篩查覆蓋率只有30%到60%,很多落後地區的女性從來沒有做過篩查,最後導致了宮頸癌發生。

據瞭解,居家的癌症早篩已經開始興起。這種檢測具有無創、無痛、非侵入、可居家操作的檢測特點。例如在家取大便可以檢測大便潛血、初篩大腸癌,取自己的痰液可以初篩肺癌,取尿液可以初篩宮頸癌高危因素。

“這些篩查的確為高危人群提供了便捷的方法,增強了依從性,減少了到醫院的時間成本。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居家早癌篩查都是初篩,最終的金標準還需到醫院確診。”魏麗惠表示其實這個道理就像早早孕試條,你在家檢測出懷孕了,最終還是要去醫院確診。

我国将推进癌症早诊早治,专家称居家癌症早筛仍属初筛

北京大學副科產學系名譽主任魏麗惠

採寫:記者 曾文瓊 實習生 蘇善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