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家長都說孩子學習不自覺,這樣的孩子到底是怎麼了?

導讀:老師、家長都說孩子學習不自覺,這樣的孩子到底是怎麼了?他們為什麼在學習上不自覺、不主動?我們應該怎樣培養孩子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呢?

01

孩子學習就是不自覺

筆者的好多同事談起學生的學習時無不搖頭嘆息:“除了為數不多的好學生,其他的人學習都太不自覺了。”

做老師的大都有著這樣的感受。好多孩子不能自覺地、主動地去學習,要你硬拉著他,強扯著他,死逼著他,迫壓著他,他才會乖溜溜地認真上課、完成作業。筆者曾見到過一位認真負責的班主任,經常在課間教育懲戒那些不肯學習的孩子。

因此前人總結說:“嚴師出高徒。”只有對孩子嚴格要求,孩子將來才會有出息。

同樣一個學校裡,大家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

班主任和老師嚴格要求,他的班級班風就正,學風就濃,成績就好。相反,管理較為鬆散的班級,就亂,就差。

筆者也見到一些家長經常訴苦:“我孩子太不自覺了,回到家裡磨磨唧唧,就是不肯自覺地去學習,你要不斷地嘮叨他,催促他,乃至罵他打他,他才肯去學習做作業。”

不久前,一位朋友也經常在為教育他兒子的事情煩惱,他跟我吐槽說:“我兒子的自覺性真的太差了,你要像貓盯著老鼠一樣才行。有什麼好辦法能讓他自覺起來呢?”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其實不光孩子學習上不自覺,我們成人又是怎樣的呢?

就拿學習來說,好些學校在工作檢查中都有讀書筆記一項檢查。學校擔心的是,老師不肯自覺的去讀書啊。

筆者見過幾個學校,一旦校長不在,老師們一下子就鬆懈了下來,說說笑笑,拖拖拉拉。

成人尚且如此,更何況那些毛孩子呢?

老師、家長都說孩子學習不自覺,這樣的孩子到底是怎麼了?

02

不自覺是人與生俱來的本性之一

古往今來,不自覺似乎是人們的通病。

一個三四歲的孩子,在家裡呆慣了,玩慣了,突然要送去上幼兒園了,一百個不願意,抱住父母的腿哭著嚎著要回家。

上小學了,整天想著玩耍,不願意自覺地去讀書,去學習,總覺得學習不好玩。

長大了,工作幹活,也不自覺,能拖就拖,能磨就磨,能偷懶就偷懶。這樣的例子無需列舉。這樣才需要制度,需要紀律,需要教育,需要監督,需要管理,需要檢查,需要獎懲。

因此,在教育孩子上,永遠都不要指望孩子能自覺。孩子學習不自覺,不主動,我們也無需大驚小怪、叫苦連天。

老師、家長都說孩子學習不自覺,這樣的孩子到底是怎麼了?

03

不自覺就要管教,就要約束,就要監督,就要懲戒

①有人說,教育要順應、尊重孩子的天性。這話對嗎?

那麼,玩耍是不是孩子的天性?該讀書了,你不加管教,不加約束,由著孩子的天性,這樣做行嗎?這樣做孩子學習的自覺性會有嗎?

睡覺是不是孩子的天性?

我曾經見過這樣的家庭。

假期裡,一家規定孩子早上七點鐘起床,父母帶著他出去鍛鍊,吃早餐,之後安排他讀書學習。這個孩子養成了早起的習慣,鬧鈴聲一響,自覺起床。鍛鍊回家,自覺學習。

而另一家呢?

覺得孩子辛苦了一個學期,睡眠不足,假期裡好好睡一睡。早上太陽昇起老高了,孩子才懶洋洋地起床,在家長的不斷督促下才刷牙洗臉用餐學習。

貪玩、貪睡是天性,但這樣的天性能順應嗎?能尊重嗎?這樣的孩子做事學習會主動嗎?能自覺嗎?

因此有人總結說:好孩子都是管出來的,熊孩子都是慣出來的。

要培養出一個主動自覺學習的優秀孩子,就要給他恰到好處的管教、約束、監督、懲戒!

老師、家長都說孩子學習不自覺,這樣的孩子到底是怎麼了?

②真正懂得教育的家長、老師,都會加強孩子的思想教育,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

人的自覺性、主動性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他們的思想素質。一般來說,具有崇高理想抱負的人決不會為區區小事而感情衝動產生不良行為。因此,要提高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最根本的方法是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保持樂觀向上、積極進取、鍥而不捨的健康情緒。

③真正懂得教育的家長、老師,都會持之以恆地、有點狠勁地嚴格管教孩子。

讀魯迅先生的回憶性散文《五猖會》,文章記敘兒時要去看五猖會,“我”笑著跳著,高興地不得了。正要出發,父親卻命令“我”背書:“給我讀熟。背不出,就不準去看會。”一盆冷水把“我”的興致全澆滅了。無論先生記敘此事用意如何,筆者以為,如果沒有魯迅先生父親的那股狠勁,那樣嚴格,會有後來學識淵博、功底深厚的魯迅先生嗎?

再看看周杰倫的例子。

周杰倫從4歲開始學鋼琴,還被媽媽要求每天練2個小時。周杰倫還是個小孩子,根本坐不住,媽媽葉惠美就會拿著藤條,默默地坐在一旁督促。每當聽見窗外別的孩子們在外頭嬉戲打鬧玩遊戲的聲音,周杰倫心裡就特別的難過。周杰倫甚至埋怨媽媽:“為什麼別人都在玩,而我要學鋼琴”。

但是,媽媽從來沒有放鬆對周杰倫的要求,自始至終拿著藤條逼迫他練琴。成名之後的周杰倫,非常感謝媽媽的一番苦心。

老師、家長都說孩子學習不自覺,這樣的孩子到底是怎麼了?

因此,孩子學習不主動、不自覺,家長和老師一定要嚴厲管教約束,監督檢查,乃至於實施懲戒。這時候如果不逼他們一把,他們就會錯過最好的學習時機。一旦錯過,再悔恨當初也沒有任何意義。

令人痛心的是,當下有的家長因為老師管教懲戒他們的孩子而上訪鬧事,導致老師被處理。這些事件最壞的影響就是老師們在管教懲戒學生時投鼠忌器,不敢管,不能管!何其悲哉!何其痛哉!

④真正懂得教育的家長、老師,都會不斷強化孩子的自我意識和意志力量。

就像學習走路一樣,先抱著,再扶著,再牽著,最後放手。我們要在最初的時候嚴格管教,加強約束,慢慢地就要放手,讓孩子逐漸擺脫那種依賴別人的心理,,培養自信心、獨立性、自主性、自覺性。

同時,要著力培養孩子性格中意志獨立性的良好品質。對自己奮鬥的目標要有高度的自覺。教育孩子明白自己認準的事,就應義無反顧地堅持去做,想方設法達到預期目的。

2019年10月24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