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蒜泥白肉

闲话蒜泥白肉

川菜名菜蒜泥白肉,顾名思义,就是白肉调蒜泥而成。

白肉在清代叫“白片肉”,袁枚的《随园食单》上载有做法、特点:“须自养之猪,宰后入锅,煮到八分熟,泡在汤中一个时辰,取起。将猪身上行动之处,薄片上桌。不冷不热,以温为度。此是北人擅长之菜,南人效之,终不能佳。且零星市脯,亦难用也。寒士请客,宁用燕窝,不用白片肉,以非多不可故也。割法:须用小快刀片之,以肥瘦相参,横斜碎杂为佳,与圣人‘割不正不食’一语,截然相反。其猪身,肉之名目甚多。满洲‘跳神肉’最妙。”

文中的“北人”即满族人。“跳神肉”是什么呢?《宁古塔纪略》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凡大小人家,庭前立木一根,以此为神。逢喜庆、疾病则还愿,择大猪,不与人争价,宰割列于其下,请善诵者名‘叉马’(按:即巫医,满语称‘萨满’)向之念诵。家主跪拜毕,用零星肠肉悬于木杆头。将猪肉、头、足、肝、肠收拾极净,大肠以血灌满,以锅煮熟,请亲友立炕上,炕上不用桌,铺设油单,一人一盘,自用小刀片食,不留余,不送人。如因病还愿,即将此木掷于郊外,以其不灵也。后再逢喜庆、疾病,则另树一木。有跳神礼,每于春秋二时行之。半月前酿米儿酒,如酒酿,味极甜;磨粉作糕,糕有几种,皆略用油煎,必极其洁净;猪、羊、鸡、鹅毕具。以当家妇为主,衣服外系裙,裙腰上系长铁铃百数,手执纸鼓,敲之其声镗镗然,口诵满语,腰摇铃响,以鼓接应。旁更有大皮鼓数面,随之敲和,必西向。西炕上设炕桌,罗列食物,上以线横牵,线上挂五色绸条。自早至暮,日跳三次。凡满、汉相识及妇女,必尽相邀。三日而止,以祭余相馈遗。”《满洲源流考》、《柳边纪略》、《绝域记略》等书中亦有类似记载。从《宁古塔纪略》的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跳神肉”是满族人在长期举行的“跳神”活动中,制作出来请亲友食用的白煮猪肉,因为制作讲究,质量相当高。

满人入主中原后,宫中仍然保留了这种祭祀。每天午夜一过,大约夜里十二点多,进紫禁城东华门头一辆车上载的就是两头用于祭祀的猪,大约一小时以后,这两头猪就已经在坤宁宫的大铁锅里了。明朝,皇后住坤宁宫;清朝,皇后住养心殿后轩。满族人有“祭于寑”旧俗,所以中宫就成为了日常祭祀之所,猪宰杀后就在坤宁宫煮好上祭。坤宁宫有两口大铁锅,里面的“老卤”据说历两百余年不曾断过火。祭神后的猪肉,照例归乾清门侍卫享用。至于每年大祭,皇帝要亲临主持。皇帝坐在炕床上,自举鼓板,高唱“访贤”一曲,乾隆朝年年遵行。祭后例赐大臣“吃肉”,为一荣典。翁同龢日记屡有记载。

“跳神肉”怎么吃呢?高阳在《古今食事•天子脚下》(华夏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中有详细描述。

闲话蒜泥白肉

满洲贵族家有大祭祀或喜庆,就要请客“吃肉”,不论识与不识。主人事先口头相告,不发帖延请。至亲好友,不请自至,否则反而失礼。吃肉那天,主人在院子里搭起芦席棚,下用木板铺“地平”,地平上铺苇席,苇席上铺红毯。另备有无数坐垫,任客自取。客人须着公服赴会,主人自是衣冠肃客。进门道喜后随意找熟人结伴,八九人或十人,各取坐垫,团成圈,盘膝而坐。于是厨子用两尺大铜盘盛一方约十斤重的白肉献客,外带一大铜碗滚烫的肉汤,附勺。有老白干盛于大瓷碗中,轮流捧饮。每人面前放一八九寸小铜盘及一木碗。无作料,也无筷子。那时有身份的旗人腰带上都备有一把小刀,还有几张泡在好酱油中、九浸九晒的高丽纸。在宫中吃肉,就用这种酱油纸假作拭刀揩碗,让脱水的酱油中的盐分因热气而还原,用以蘸肉。因为吃肉原本是不准加作料的,所以得用此掩耳盗铃的办法,以符仪制。在宫外吃肉,就干脆撕一块酱油纸,扔入汤碗了事。

吃“跳神肉”都是自片自食,不能他人代劳。这片肉大有讲究,要连精带肥地片成极薄的一大片,这样入口才甘腴香嫩;不会片的,只是切下一块,肥瘦不均,要嚼好一会儿才能下咽,味道自然差多了。食客以吃得多为贵,吃得越多主人越高兴,如果连声高呼“添肉”,主人一定会满面含笑地称谢不已。据说旗人老饕一次能吃十斤多,汉人往往十人共食,连一方肉都吃不完。客人吃饱后随即离去,离去时不准道谢。因为吃肉乃享神之馂余,如谢主人,则以主人为神了。也因如此,吃完亦不准擦嘴,否则便是对神的不敬。当时北平最有名的白肉馆叫和顺居,俗称砂锅居,在西四牌楼缸瓦市,老板是郑亲王济尔哈朗的家厨。

我国土生的蒜称作小蒜,张骞出使西域得来的蒜叫“葫”,就是大蒜。《说文解字》曰:“蒜,明视以筭……读若筭。”“筭,长六寸”,是一种算筹。蒜是多瓣的(也有独蒜,四川温江的独蒜就有名),形同聚在一起的算筹。因此形草、“祘”声。

蜀人很早就食用蒜了,扬雄的《蜀都赋》里就有这样的句子:“乃尔五谷冯戎,瓜瓠饶多,卉以部麻,往往姜栀附子巨蒜,木艾椒篱,蔼酱酴清,众献储斯。”调味品中就有“巨蒜”。据说宋代诗人范成大来到蜀地,苦被蒜熏,曾作诗文讥讽。元代的王祯却说:“(蒜)味久不变,可以资生,可以致远,化臭腐为神奇,调鼎俎,代醯酱。携之旅途,则炎风瘴雨不能加,食餲腊毒不能害。夏月食之解暑气,北方食肉面尤不可无,乃食经之上品,日用之多助者。”范成大是吴县(今属江苏省)人,所以恶蒜,王祯是东平(今属山东省)人,所以嗜蒜。蒜味虽浊臭,但放在鱼肉中反而能掩其腥臭;虽性热,但它的辛辣却有助于散热。当然,蒜性热,吃多了伤肺损目,昏神伐性,有伤身体。

唐代,元旦立春时要吃“五辛菜”,就是将葱、蒜、韭、蓼、蒿、芥等五种辛辣菜之嫩者杂合而食,可以消食下气,菜名以“辛”谐“新”,取除旧迎新之意。杜甫有《立春》诗: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诗中的“春盘”就是“五新盘”。

先秦时期关于巴蜀地区菜肴的记载极罕见。但形成如今川菜独特风味的调味品生姜、花椒、井盐等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吕氏春秋。本味》中说“和之美者”有“阳朴之姜”,“阳朴”就是四川的一个地名。《华阳国志》载,秦孝王时,李冰在蜀国治水时开始凿井制盐。有了生姜、花椒、井盐,川菜的早期风味就势必形成。清宣统元年(1909),成都通俗报社出版的傅崇榘撰写的《成都通览》中,就有成都街市餐馆里“白肉”、“春芽白肉”的记载。

闲话蒜泥白肉

川菜味道丰富,变化多端,有“百菜百味”之称。川菜有27种味型,即家常味型、鱼香味型、怪味味型、红油味型、麻辣味型、酸辣味型、煳辣味型、陈皮味型、椒麻味型、椒盐味型、椒豉味型、豉汁味型、酱香味型、五香味型、甜香味型、香糟味型、烟香味型、咸鲜味型、蒜泥味型、芥末味型、咸甜味型、麻酱味型、茄汁味型、果汁味型、荔枝味型、糖醋味型、姜汁味型,其中仅有家常、椒盐、咸甜、酱香4种味型不用于冷菜,其他23种皆在冷菜制作时运用,特别是红油、蒜泥、姜汁、怪味等4种味型用得多。做好蒜泥白肉的关键是两个:一个是煮肉、一个是片肉。

怎么煮肉呢?四川人李调元整理的《醒园录》中收录了“白煮肉法”:“凡要煮肉,先将皮上用利刀横立刮洗三四次,然后下锅煮之,随时翻转,不可盖锅,以闻得肉香为度。香气出时,即抽去灶内火,盖锅闷一刻捞起,片吃,食之有味(又云:白煮肉,应先备冷水一盆置锅边,煮拨三次,分外鲜美)。

怎么片肉?就是袁枚说的,“须用小快刀片之,以肥瘦相参,横斜碎杂为佳”了。白肉本来就鲜美,再加上蒜泥,姜汁、辣椒油、精盐、酱油、香油、香葱,咸鲜微辣,蒜味浓香,自然就成了川菜的经典冷菜了。常吃的蒜泥味型冷菜还有蒜泥蚕豆、蒜泥黄瓜等。蒜泥白肉在白肉基础上加以蒜泥调味,不仅使白肉更好吃了,而且营养价值也更高。蒜所含的蒜素与肉特别是瘦肉中所含的维生素B1结合,就会使维生素B1的原有水溶性变为脂溶性,使它能很容易地通过我们身体内的各种膜,并使它被吸收的效率上升了几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