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國際會展城綜合規劃首度官宣,未來與“海洋新城”雙星閃耀

作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重要平臺,地處粵港澳大灣區灣頂和廣深港科技創新走廊核心位置的“深圳國際會展城”,10月24日首度揭開面紗。

深圳國際會展城綜合規劃首度官宣,未來與“海洋新城”雙星閃耀

海洋新城效果圖

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在其官網及市局一樓展廳等6處地點,就《深圳國際會展城綜合規劃》(草案),於2019年11月22日前線上線下同步公示徵求意見。

“深圳國際會展城”範圍北抵茅洲河、東至松福大道、南臨福永河、西側主要以廣深沿江高速公路為界,幷包括規劃寶安綜合港區,範圍共計22.57平方公里,規劃區劃分為三個片區:國際會展中心片區、海上田園片區和寶安綜合港區。

深圳國際會展城綜合規劃首度官宣,未來與“海洋新城”雙星閃耀

“深圳國際會展城”將打造宜居宜遊宜業的國際化綠色生態新城。定位為“開放引領的國際會展門戶區、創新共享的灣區科技新引擎、高效複合的西部城市中心極核、產城融合的綠色生態城區”。規劃區將以國際標準全面完善會展產業與配套服務等主導功能,大力發展會展經濟、海洋經濟和都市文旅產業,完善新城市中心生活及公共配套職能,提升宜居環境品質,加快高端人才集聚,彰顯濱海新城魅力。

“深圳國際會展城”將構建“雙島三區多廊”的總體結構。“雙島”指利用島式圍填海工程形成建設陸域,通過珠江口、茅洲河、鳳凰河、紅樹林溼地等生態系統圍合出“國際會展島”與“海洋新城島”,構建“海洋向東,城市向西”的海陸統籌生態格局。“三區”為以國際會展中心為核心的核心功能區;以海上田園為核心的生活服務區;佈局會展“強關聯”驅動產業,包括智能裝備、電子信息、航空、海洋等相關產業,並通過港口功能優化和城市更新實現產業升級的產業發展區。“多廊”結合現狀河涌系統,沿主要城市道路形成多條集生態、景觀、文化與生活配套、生產性服務業於一體的綜合性走廊,實現新城市中心功能向老城市腹地的輻射延伸,以此帶動寶安北部城市、產業雙升級。

深圳國際會展城綜合規劃首度官宣,未來與“海洋新城”雙星閃耀

規劃區將推出四大發展策略,即“區域協同、展城一體”“特色創新、產業提升”“空間重構、品質優化”“多維交通、生態引領”,加快“深圳國際會展城”的建設。

在交通規劃方面,“深圳國際會展城”將推動軌道交通12號線、20號線的建設,優化調整軌道交通18號線的局部現站位,局部增加中小運量交通系統;規劃高速公路出入口3處,樞紐立交3處,一般立交8處,連通廣深沿江高速、外環高速和濱江大道快速路,深茂鐵路地下線路站點,以便為國際會展中心的建成開展提供有效的公共交通支撐。

規劃區內將打造“兩園、三帶、密綠網”的綠道網系統結構,整體形成以海洋為基調、生態為本底、人民為中心、文化為特色、綠道為主線的環形慢行綠道系統;將強化“創享門戶、藍海門戶、展城門戶”三處交通到達節點的景觀特色,形成“三大門戶、多樣廊道、特色街區”的風貌感知網絡。

深圳國際會展城綜合規劃首度官宣,未來與“海洋新城”雙星閃耀

未來,規劃區就業人口約36.8萬人,居住人口規模約28.3萬人。為吸引高端人才和企業集聚,規劃區鼓勵引進國際化的公共服務功能,如公共藝術、專業醫療服務、專業教育培訓等,鼓勵企業投資建設及運營,支持社會組織參與建設城市公共設施,構建豐富和完善的城市公共服務體系。其中包括新增1000張床位的綜合醫院2所,養老院1處、中小型文化藝術館等。

深圳近期將對規劃區重點實施道路交通改善優化、會展配套設施提升、市級文化設施選址與西部中心極核片區建設、海上田園升級改造、濱水空間建設、土地整備、城市更新和人才住房供應,加快助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微信公眾號:直播粵港澳(ID:zbyga20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