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应!谁能想到平淡无奇的万历十五年,竟然导致了明代覆灭

来源丨喜马拉雅APP喜马讲书的精品课《喜马讲书》

有一本书在《人民的名义》的大结局里被反复提到,它就是《万历十五年》。

蝴蝶效应!谁能想到平淡无奇的万历十五年,竟然导致了明代覆灭

万历十五年,是明代二百六十七年历史中平平无奇的一年。但黄仁宇却认为这一年发生的那些事情,可以深刻地反应明代制度的症结,也能够预示半个多世纪后明代灭亡的种种机缘。

为此,黄仁宇选择万历十五年前后,影响了明代历史的人物,分析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把他们放在有着更长历史的明代制度之下进行考察,揭示了这些人无法超越自己时代的悲剧命运。

蝴蝶效应!谁能想到平淡无奇的万历十五年,竟然导致了明代覆灭

这六个人,就是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还有军事家戚继光和思想家李贽。我们可以把六个主角分成三个不同类型的人物进行考察。

改革家张居正和清官海瑞

第一组,是张居正和海瑞,他们都希望在制度框架下,积极推动政治发展。

二人的风格差距很大,张居正,是万历皇帝的老师,也是个谨慎而又权谋的人,万历当政后,他利用皇帝的信任,在官僚集团中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不小的成效。

蝴蝶效应!谁能想到平淡无奇的万历十五年,竟然导致了明代覆灭

但作为一个臣子,他代皇帝行使权力,毕竟有名不正言不顺的地方,为此他不得不培植私党、暗箱操作,最后也不容于万历皇帝。

而海瑞,则是朱元璋的忠实信徒,他做事只讲原则,他认为,要解决当下的种种社会政治危机,最好的办法就是抬出祖制的大旗,严守洪武爷爷的成规定例。

作为一个官员,他有着比皇帝还要道德的道德,却对经济领域的理性和法律置若罔闻,无怪乎最终壮志难酬,被皇帝罢免。

蝴蝶效应!谁能想到平淡无奇的万历十五年,竟然导致了明代覆灭

万历十五年,他官复原职,并且死在任上,这位纪委官员和他重归“洪武型社会”的美梦,最终惨淡收场。

万历皇帝和申时行:共同推进明朝覆灭

第二组,是放任制度进一步退化的万历皇帝和申时行,他们在互相谅解中把明朝推向了灭亡的边缘。

申时行原来是张居正的部下,办事有些能力,后来因缘际会成了内阁首辅。在清算张居正的过程中,他一方面要撇清和张居正的关系,一方面要协调皇帝和官员之间的信任,避免双方因为张居正事件走向两个极端。为此他成了一个十足的好好先生。

蝴蝶效应!谁能想到平淡无奇的万历十五年,竟然导致了明代覆灭

为此,他废除了皇帝定期需要参与的经筵。这样一来,皇帝和朝臣的隔阂变得越来越深。并最终在立储的问题上全面爆发。

万历皇帝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立郑贵妃的儿子为太子,因此长期隔着了另外一个皇长子的继承权问题,这一点引爆了群臣,申时行从中调解,但被参核为首鼠两端,最终被万历皇帝开缺,万历皇帝也陷入了深深的失望之中。

为此他遁入深宫,缺席朝堂,与群臣几乎隔绝,彻底放弃了皇帝应有的责任,开始了漫长的怠政。

抗倭名将戚继光和思想异端李贽

第三组是可能为明朝带来新鲜认知的抗倭名将戚继光和思想异端李贽。

蝴蝶效应!谁能想到平淡无奇的万历十五年,竟然导致了明代覆灭

戚继光本有可能在军事组织和军事技术上实现明代军队的现代化。但明代制度规定文官节制武将,军事制度的创新,很容易遭到文官系统的猜忌。

戚继光非常明了这一点,他的军事才能没有给他带来政治上的野心,他得到了谭纶、张居正的赏识,最后升任蓟州总兵,在古北口一带构建了有效的防御体系。

不过随着清算张居正的浪潮,他最终成了文官政治的牺牲品,万历十五年,他在贫病交加中去世,他的军事创新也随风而去。

李贽在成为明代知名的思想家之前,曾是一个不太成功的地方官员,他看惯了官场上说一套做一套办法。

蝴蝶效应!谁能想到平淡无奇的万历十五年,竟然导致了明代覆灭

面对这种儒家理念和实际运作的巨大差异,开始思索一个问题:如果一个社会的精英都没办法破除这个好利的行为方式,那么这个是否会是人内心深处不该被压抑的东西呢?

这种道德上大起大落的评价,实际上动摇了朱元璋那套克己复礼、简朴归真的哲学总原则。这就带来了社会上话语人士的强烈反弹,在检举的声浪之中,万历皇帝批捕了他,他也在诏狱之中了结了自己的生命。

黄仁宇笔下这六个人,他们各司其职,但都因为制度的刚性,未能遂愿。

虽然有些人迎头而上,有些人退缩不前,但这个运行了200年的制度成了一切人表达自己的障碍,《万历十五年》也就成了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关于主播和课程:

《喜马讲书》拥有专业的编辑团队,挑出1000本各领域经典好书;每本书25分钟精华音频呈现;各领域专业撰稿人,历时200小时打磨讲书稿。

课程播放量超过4000万,已更新600多期节目,每周一个主题书单,帮你系统解决生活、工作、学习中的困惑。

关于喜马拉雅:

喜马拉雅是中国领先的音频分享平台和独角兽企业,占据 73%市场份额,总用户超过 5.3 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