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放療後,胸前皮膚髮黑是怎麼回事?如何處理

放療是治療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但在治療的同時,也會帶來一系列的毒副反應。如何正確認識並瞭解這些毒副反應,並將其危害降至最低,獲取最佳療效,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壽命,是我們需要了解的。

乳腺癌患者放療後,胸前皮膚髮黑是怎麼回事?如何處理

乳腺癌常見的副反應

常見的放療後不良反應主要為一些併發症,包括放射性皮炎、放射性肺炎即肺纖維化,還包括上肢水腫、心臟的毒性反應以及骨髓抑制等。

乳腺是淺表組織,多數患者首先出現皮膚反應,主要表現為皮膚紅腫、水泡等且不易癒合。有些患者會出現如皮膚髮黑、色素沉著等皮膚表現,嚴重者會有小片潰瘍形成。

放療停止後,潰瘍面局部用藥2周左右基本能恢復,而色素沉著會持續較長一段時間。

乳腺癌患者放療後,胸前皮膚髮黑是怎麼回事?如何處理

放射性肺炎。放療後出現刺激性咳嗽、氣緊、心悸、胸痛,或是出現發燒或低熱症狀,則很有可能是發生了放射性肺炎。

一般患者會在2-3周內發生,也有一些患者在放療結束後3個月才出現相應症狀。如沒有症狀,一般不做處理,如果症狀嚴重出現呼吸困難、合併感染甚至是呼吸衰竭,則需及時給予患者相應處理。

上肢水腫。進行乳腺癌根治術後,淋巴結做了清掃,淋巴迴流受阻,術後會出現上肢水腫的併發症,約半年後乳腺癌手術引起的患側上肢水腫會逐漸消退。但是經過放射治療後,淋巴管會再次封閉,影響迴流,上肢水腫可能會存在很長一段時間。

乳腺癌患者放療後,胸前皮膚髮黑是怎麼回事?如何處理

骨髓抑制。由於骨髓和淋巴細胞對放射線的高度敏感,一般在放療開始後第二週即會出現白細胞、血小板下降等情況。白細胞下降後患者易出現感染,皮膚創面難以癒合。

照入內乳區,可能會引起放射性食道炎,在放療過程中,吃飯時會感覺到吞嚥困難,進食困難。當病灶在左邊,由於心臟也在乳房下方,可能也會對心臟有損傷,造成放射性心包炎。

中藥是改善放療副作用的有效方法

中醫認為放射線是一個熱性物質,其在殺傷癌細胞的同時,作為熱毒也會損傷人體氣陰。中醫藥作為綜合治療的一部分,對於放療導致的皮膚及粘膜損傷,中藥外用亦有很好的療效,可減輕或延緩放射性皮膚病變、皮膚潰爛等症狀的發生。尤其在遠期放療後引起的肺纖維化方面,中藥有其獨特的地方。

乳腺癌患者放療後,胸前皮膚髮黑是怎麼回事?如何處理

此外,中藥與放療結合提高放療的臨床療效。研究表明,活血化瘀中藥能改善微循環,促進血液循環,增加病變部位癌細胞的氧含量,使乏氧癌細胞對放射線敏感,從而增加放療效果,減輕各種毒副反應,改善生活質量。

面對不同的放療副反應,我們可以採取綜合治療的手段來預防、處理,減少放療副反應的發生,將副反應降到最低,從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臨床利益最大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