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門關外的炕與灶

雁門關外的炕與灶

雁北地區地處塞外高原,冬季寒冷時間較長。雁北勞動人民在同大自然的漫長鬥爭生活中;很早就有了利用炕來取暖的習慣並且盤炕的技術越來越進步。俗話說:“家暖條炕”。在雁北的農家幾乎家家都有灶連炕。炕和灶連繫著雁北地區千家萬戶的生活問題。

雁門關外的炕與灶

大同本地流傳著一句諺語:“尺八的鍋臺r;二尺的炕,時子放在窗臺上。”這就是說鍋臺(灶臺)高度是尺八,炕為二尺,鍋臺要比炕低一些,這樣才能保證不倒煙。灶緊靠家裡的窗臺,窗臺高度以人坐在炕上肘子能放在窗臺上為宜,這樣才能保證室內光線充是,到冬季時太陽光線直接照滿全炕,直照到炕沿邊上。

一般情況下,正房內炕盤在窗下,灶火)壘在家門對面。“俗話說:“一進門先看鍋臺後看人”。是說評價一個家庭主婦是否講衛生,客人進門後首先看到的是鍋臺,如果鍋臺擦得油光錚亮,說明家庭主婦是個很講究衛生的好媳婦,否則,評價相反。這種炕和灶的連接形式是最普遍的了,一可以取暖,二可以做飯。灶分大灶(也叫風匣灶,現在農家都已用上電吹的鼓風機,手拉的木風匣已逐漸淘汰)、二灶〔也叫阿灶)。利用大灶做飯、做菜,二灶上放一個水壺可用來開水。

掏空兩間屋的炕盤在山牆前,灶在北端,叫順山大炕。此種炕用於人口多的家庭,現在已經不多見。

若屋是單間,如耳房,炕盤在一進門門旁下,灶在北。這種炕叫棋盤炕,也叫圈角炕。

灶的形式:若在炕箱中間壘灶叫觀音灶,灶嗓分兩邊走煙。此種炕不是為了做飯,主要是為了燒炕取暖,還可以擴大地的面積,使整個住室更顯整齊劃一。

還有一種灶叫地灶,在屋當地安灶,盤洞入炕。炕也熱,地也熱,家裡暖和起來了。此種灶連炕的形式多用於機關、單位宿舍。

雁門關外的炕與灶

炕怎麼盤洞與走煙也頗有一套學問。炕洞分直洞和轉洞,如棋盤炕和順山大炕,是灶煙入洞到煙筒走直線,故稱為“直洞”。轉洞則走彎道。還有一種盤法叫“操手洞”,就是後炕的炕洞尖端互插一部分。盤炕的技術也是很重要的。技術差勁的泥匠盤炕的大都要倒煙,給住戶燒飯、熱炕時帶來很大的困難。據有經驗的泥瓦匠講,盤炕的技術一是“寬窯”(人稱煙洞為窯洞),二是“窄洞”(炕洞),三是“狗窩”(煙洞下頭寬的能臥下一條狗,故稱狗窩)。再者,“灶舌頭”也得講究,什麼叫灶舌頭呢?灶煙入炕的嗓窩其尖端將灶煙一分為二的地方,這就叫灶舌頭。另外,直洞那邊得窄些,後炕那邊寬些,這樣煙就可以流通,整個炕勻熱。其次是在盤炕時先把炕箱土填成由灶煙入口至炕出口處呈坡狀,不要填成水平式。因為俗話說“煙流上,水流下。”填好炕箱土後再按上述幾條盤洞、蓋炕頂。炕頂上抹泥要低處多抹,高處少抹y,一般炕頭抹四分厚,當炕抹三分,後炕抹二分,靠近入窯洞處抹一分,逐漸抹成水平狀。這樣盤的炕既保證了炕不倒煙,也使整個炕勻熱°

雁門關外的炕與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