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曹魏第一勇將,斬將奪旗,力挽狂瀾

三國曹魏第一勇將,斬將奪旗,力挽狂瀾

張遼在大家的印象可能還是三國演義塑造的形象,呂布座下將,後歸降曹操,勸降武聖關羽,後來抱病出戰被丁奉用箭射傷,不久去世。

三國演義作為小說還是添加了許多作者的情緒,但在正史中作為降將做到五子良將之首絕非浪得虛名,甚至在唐肅宗上元元年,追封西周開國名臣姜尚為武成王,詔令京城及各州皆設太公廟,並以張良、韓信、白起等七十四位歷朝歷代的名臣名將配享姜尚兩側。其中有十位被尊為“十哲”,其餘六十四位被稱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而張遼的排名赫然作為三國時期左列第一位,排名第一,可見張遼之功。

三國志一直以字簡出名,但在張遼傳中毫不吝惜筆墨,其中兩場大戰更是盡顯張遼之勇。

陣斬蹋頓

三國曹魏第一勇將,斬將奪旗,力挽狂瀾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要征討在柳城的袁尚、袁熙與烏桓。八月,曹操帶領先鋒部隊登上白狼山,突然與敵兵遭遇。敵人的數量很多。當時,曹操軍隊的主力重兵還在後方,尚未到達前線,而曹操身邊只有少量的軍隊。曹軍將士們希望等待後續部隊,並對當前的危險局面都感到恐懼。只有張遼力勸求戰,三國志記載“氣甚奮,太祖壯之,自以所持麾授遼。”

氣甚壯,三個字將張遼的意氣風發展露無疑,奮戰的氣息贏得了曹操的認可,將指揮權交於張遼手中,張遼也未負曹操的信任,陣斬蹋頓,根據《魏武軍令》,“麾前則前,麾後則後,麾左則左,麾右則右。不聞令而擅前後左右者斬。”張遼暫時代表曹操指揮,因此,白狼山之戰的全部參戰將領都要受張遼的指揮 。

也因此,《三國志·武帝紀》關於白狼山戰場的記載,只寫張遼,沒必要寫其他從徵將領,也沒必要寫“等”字。)此役,雖然敵眾我寡、左右皆懼,並且,“蹋頓又驍武,邊長老皆比之冒頓”,但是,張遼極力主張迅速進攻,終於,其疾如風,虜眾大崩,胡、漢降者二十餘萬。

威震江東

三國曹魏第一勇將,斬將奪旗,力挽狂瀾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率領重兵西征張魯,此時屯駐合肥的張遼與樂進、李典等將領僅七千餘人,且孤立無援。東吳首領孫權率領十萬大軍進圍合肥,攜萬鈞之勢,而此時曹軍眾將打開曹操臨行之際留下的錦囊,信中說:“若孫權軍來到,張、李將軍出戰;樂將軍守,護軍不得與戰。”

曹操只在信中明確了3位將領的分工,但是,完全沒有提及何時出城、何時撤退、出城人數、攻向哪裡、如何接應等具體措施,此時我方與孫權軍力之比相去甚遠,況且,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所以三國志中記載“諸將皆疑”,唯獨張遼理解了曹操的用意,軍力之比相差甚大,但曹軍勝在精銳,則必須在敵軍落陣未穩之時,先搓其銳,才可抵擋敵軍兵峰,出兵這一決定造就了三國曆史中不可多得的以少勝多的戰役。

三國曹魏第一勇將,斬將奪旗,力挽狂瀾

張遼和李典在當夜募集敢於出城迎戰的精銳將士八百人,開剝牛支讓將士飽食,準備明日大戰。天色剛亮,張遼被甲持戟,親自先登直陷敵陣,撕裂了東吳軍隊的防線。在他率軍衝入東吳的中軍營壘之前,張遼就已經親自斬殺了數十名東吳士卒和兩名東吳將領。

他一邊大聲呼喊著自己的名號,一邊登鋒陷陣 ,衝入東吳的中軍營壘。此後,張遼率軍繼續猛攻,一直衝殺到孫權的主帥旗之下。孫權見狀大驚,東吳眾將士也因驚慌失措而不知道該如何應付,於是,孫權等人逃跑到一座較高的山冢上,用長戟來自衛。

三國曹魏第一勇將,斬將奪旗,力挽狂瀾

張遼見敵方主帥退避,便叱喝孫權,挑釁他下來對戰。但孫權沒有輕舉妄動,隨後孫權發現張遼所率領的士兵非常少,於是聚攏東吳軍隊將張遼的部隊重重包圍。張遼在吳軍陣中左衝右突,終於打開包圍圈,率領部下們突圍。但在第一次突圍時,僅有數十人突出重圍。陣中仍然有沒出突圍出來的將士們向張遼大喊呼道:“將軍捨棄我們了嗎!”

張遼在危難之際而不忘其眾,又殺入重圍,救出被圍困的眾人。孫權軍隊皆望風披靡,沒有人敢抵擋張遼。這一戰挫傷了吳軍的銳氣,吳軍攻城十餘日,無功而返,此時張遼再一次主動追擊,大破吳軍,差點抓住孫權。此役之後,若江東小兒啼哭不止,其父母只要嚇唬說:“張遼來了,張遼來了!”孩童就不敢再哭泣了,張遼止啼流傳甚廣。

三國曹魏第一勇將,斬將奪旗,力挽狂瀾

曹操曰:“武力既弘,計略周備,質忠性一,守執節義,每臨戰攻,常為督率,奮強突固,無堅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別徵,統御師旅,撫眾則和,奉令無犯,當敵制決,靡有遺失。論功紀用,宜各顯寵。”

曹丕曰:“此亦古之召虎也。

最後用毛宗崗那句評張遼吧:張遼之守合淝,其真大將之才乎!大將之才三:既勝而能懼,是其慎也;聞變而不亂,是其定也;乘機以誘敵,是其謀也。宜其為關公之器重歟!惟大將不懼大將,亦惟大將能知大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