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一旦下跌,哪几类人将会“损失惨重”?你会在名单里吗?

媒体大律师


房价的跌涨无时无刻不再牵扯中国大多数人的心,不论是刚需购房者、炒房客、开发商还是等等,那么到底谁最担心呢?


首先刚需购房者,虽然说是买回来自己住的,但是虚高的房价也是掏空了六个钱包才买回来的,心里当然是不希望房价跌,尤其是这几年,房价涨到天花板了,一般老百姓买房都是咬牙买的,但总体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毕竟自住是主要的,不可能房价一跌就断供,没必要。

炒房客受影响是肯定的,炒房客只希望房价上涨,毕竟是投资,只有上涨才有钱赚,甚至维持原状都不能忍受,一旦房价下跌,那么多房子就等于自己的资产大幅缩水,到时候只能抛售房产来保证损失不要太大,或者是弃房断供,银行会进行拍卖,到时候不仅房子没了,还得背上一屁股的债。

开发商肯定也会多灾多难的,现在楼市调控收紧,融资渠道全面收紧就已经有不少的中小房企宣告破产,其中还包括一些大型企业。而房价下跌就更别说了,这将加快房地产商倒闭清算的步伐。房地产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简单来说,就是借钱生钱。中国房地产开发商的资产负债率普遍高达70~80%,如果它们遭遇“钱没了只剩下房子”的情况,这意味着公司没有现金流、资金链断裂,将会影响到很多相关行业,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总而言之,无论是没钱、还是房价下跌,都会对房地产行业及购房者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要预留足够的现金流,来对冲负债及房价下跌带来的风险。


南昌地产研究


房价一旦大范围内下跌,那肯定是会迅速引起规模不小的连锁反应。我认为以下几类“人”将不可避免的损失惨重:



第一,房地产开发商。这个其实很容易理解,房价下跌,最直观的反应就是开发商能回收的资本降低,首先每套住房的总房价下降了、其次能卖出去的房子少了;

第二,房地产开发的上下游企业。上游企业是指造房的原材料供应方、建筑施工单位等,下游企业是指装修公司、家用电器以及家具销售方等;


第三,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商拿地建房的钱绝大部分都是从银行贷的款,一旦房价下跌,房地产开发商短时间有可能会出现资金链不足甚至断裂的情况,这时候银行回收贷款会很困难,有可能形成坏账;

第四,炒房的投机者。现在房价这么高,有一半的“军功章”属于炒房客,对于住房刚需者来说最痛恨的人不是开发商而恰恰是炒房客,破坏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肆意抬高房价少不了他们的参与。

当然,也有的读者会说损失惨重的还有身背房贷的刚需者。我恰恰不这么认为,刚需者买房是日常生活必要条件,不管房价高还是低你都要买,买到高点只能说是运气不好,房价下跌也没必要痛心疾首!


奇葩财经说


房价一旦下跌,哪几类人将会“损失惨重”?这就要看房价下跌的幅度了!

如果房价只是下跌10%-20%左右的话,对于大部分的投资者和刚需性是没有太大影响的,但是对于炒房一族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因为房价下跌10%-20%就意味着大量炒房者手里囤积的房产价值贬低,对于炒房者来说心态上就会发生变化,无法做到快进快出的节奏,因此可能会出现割肉,止损的结果。

但是如果房价下跌30%-50%,那么对于投资者,炒房者,就会有巨大的损失!因为购买房产还是一个支付30%-70%首付,贷款70%-30%的模式,一旦房价下跌过大,一定会引发金融海啸,倒闭潮,失业潮,那么弃贷就会出现。

就好比一套100万的房产,首付30万,贷款70万,如果房价跌到了50万,那么许多人还会去偿还贷款吗?更何况这个时候往往是金融危机,工作都不保,更没能力偿还。因此,长期以往,银行就会出现流动性危机,情况就非常不妙了。

所以说,根据房价下跌的幅度不同,其实对于个人的损失也是不同的。而唯一没有太大损失的就是全款的刚需,因为刚需的房产是用来住的,买卖都不受房价高低的限制,而是受到自己收入的限制。

说白了,如果你想置换,你的房子再涨,你看中的房子也在涨,同样的,如果你的房子再跌,那么你看中的房子可能也在跌,这个不会成为你买卖的条件。只有你的收入达到了置换的要求,你才会卖去刚需,置换大套。

而在没有置换,仅仅只是刚需的条件下,房价下跌对于大部分的刚需住房者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对于炒房者的打击有目共睹。

⭐点赞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财经和投资背后的真正逻辑。谢谢您的支持,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

琅琊榜首张大仙


蒋老师观点:价一旦下跌,损失惨重的肯定不仅仅是跟房产相关的这几类人,还有各种机构和社会组织,如果出现房产抛售潮,那给社会带来的可能是巨大的衰退。

房价有涨有跌,不是所有房产只涨不降,正常的上涨和回调都是符合市场波动的,我们这里讨论的是房价发生大规模的下跌,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那么损失惨重的,将会是谁呢?

第一类人:地产大佬

这类地产商对于房价是很敏感的,他们的企业和生意都依赖于地产,而且每日背负巨大的债务压力,所以房价下跌,地产大佬受到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不仅要面临巨量的资产缩水,还有可能企业破产,甚至是牢狱之灾。

但是有些地产大佬抗风险能力比较强,分散投资,即使出现地产滑坡,也对整体无伤大雅。毕竟这个层次的老板,不只有一条出路。

我们也没必要整日幻想这些人破产倒闭等等,他们的抗风险能力要强于普通人数倍。

第二类人:炒房投机客

有一类专门投资房产的人,他们在很多城市大量囤积住宅,有的个别投资者跑到环京周边(比如燕郊)高位接盘,房价从3万跌倒1.5万,房产直接跌去了一半价值,可谓损失惨重。

而且还要不间断还贷款,生活压力也是很大,有些人不得不惨痛割肉,这些房产投机者就是没有这样的风险承受能力,盲目上车,选筹错误,最后自食其果。

第三类人:普通房产持有者

第三类人,就是普通的房产持有者,有一两套住宅。因为是自住房,所以对于房价下跌没有那么敏感,但即使如此,房价下跌也影响了个人资产。

对于没有更多余力去投资的普通房产持有者,他们的抗风险能力更弱,房价的波动也是有一定影响,比如将来去贷款就会受限制,如果要置换新房的话,卖房时还不如买来的价格,那就直接相当于资产损失。

房价下跌还会影响很多社会机构,这是一个牵连非常多的产业。

第一类机构:开发商和上下游企业

开发商和上下游企业受影响最大,因为这个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比如物业和工程口,这是人员最密集的两个产业。

一旦房价下跌,广大上下游从业者会被降薪、裁员等等,他们的失业,对社会来说是巨大的不稳定因素。

第二类机构:银行和金融机构

银行和金融机构把资金借给开发商,如果房价下跌,开发商破产后只能用在建工程抵押,对于银行和金融机构来说,房地产行情不好,这就是一笔呆账坏账。

所以被房地产绑架的金融体系一旦出现大规模的呆账坏账,银行存款不足,如果出现挤兑潮,那就会导致金融体系极度不稳定,对于国家来说,这才是最担心的。

第三类机构:土地财政部门

目前我们很多地方的财政对于土地的依赖还是很严重的,尤其是经济增长动力稍弱的地级市或者县级市,经济转型还没有完成,土地财政是非常快的收入。

一旦房价下跌,那么开发商则会减少投资,那么城市的财政收入也会受影响,那未来影响的将是国计民生。

综上所述:

房价下跌,对于地产大佬、炒房客、普通人的影响都是有的,其中地产大佬和炒房客损失最为惨重,而普通人的资产也有了缩水。此外,对于很多相关机构也有重要的负面影响。

总之,不要总是幻想房价暴跌,现在已经不允许房价暴涨、暴跌了,我们要做的就是顺势而为,看清局势,早日上车才是正道。


蒋昊说经济


房价大幅下跌是很多人的心愿,尤其是还没买房的刚需,以及子女接近成人的家庭。房价下跌影响最小的就是买房早的家庭,毕竟当时房价还低,再降也不会“亏本”。


具体到房价下跌哪些人会损失惨重,不外乎如下四种:


一、高位接盘的刚需,尤其是2016年之后买房的家庭

通货膨胀一直在持续,工资也在缓慢上涨,按照当下的收入水平,2015年的房价还相对合理。换个角度来讲,当前房价腰斩之后再降一截,距离合理水平会更加接近,降至当前房价三分之一就更合理了。

今后五至十年,不管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需要,还是老龄化加剧人口拐点来临伴随低出生率,房价都有大幅下降的基础。凡是2016年之后买房的人,都有可能出现“亏本”。也就是当年买的房,到时候同样大小相同位置的房子可能售价更低。

至于2018年乃至2019年买房的家庭,则一定会损失惨重。最直观的结果就是贷款100万元买房,还了四五年之后发现同样的房子全款80万就能买下了来。


二、过于贪婪,动用了高杠杆高利率筹款买房的炒房客

止损很重要,止盈同样重要。不赚最后一个铜板,李超人走的很潇洒,赚得很满足。炒房客们很多人都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但是相当比例的炒房客还想赚到更多,资金依然投入房地产,甚至使用信用卡和网贷继续炒房。

在房价快速上涨阶段,快进快出的情况下炒房客很容易获利,利润很丰厚。到了房价接近有价无市的阶段,有实力接盘的刚需越来越少,炒房客变现越来越难。当房价下降时,出于买涨不买跌的普遍心理,接盘侠会迅速销声匿迹,持币观望成为普遍现象。动用了高杠杆高利率买房的炒房客很容易出现无力还债,房子被银行或债主收走的情况,最终还会沦为老赖,损失一定不小。


三、看不清形势,依然在高价拿地想着大赚一笔的开发商

房价贵,根本原因是地价高,土地成本占到了房地产开发成本的近七成。

眼看着房子越来越不好卖,大量炒房客开始套现离场,二手房价格出现明显下降,这时候如果开发商依然高价拿地,很容易出现问题。

高价拿地,这就需要银行贷款,开发也需要资金,房价高房子不好卖,资金链很容易断裂。在贷款收紧、信托发行渠道关门的情况下,高负债就意味着高风险。即使自己想低价卖,还得看看有些人是不是同意,最终往往以烂尾跑路收场。


四、不考虑风险,资金大比例投放房贷,对贷款人审核不严的银行

十次危机,九次地产。某些银行对贷款人审核不严,甚至鼓励炒房,纵容收入造假,一个人贷款上千万也不鲜见。一旦房价下降,一些炒房客和收入不稳定的刚需就会弃房断供,银行坏账率会急剧攀升,个别银行破产不可避免。


本人买房早,只有一套房,无论房价再怎么跌也不怕,毕竟不准备卖。从心里讲,个人希望房价能下降到当前的三分之一,通过房产税和空置税抑制炒房,让每个家庭买房都不用背负过高债务,活的更轻松更幸福。


财智成功


说实话银行和炒房团最惨、刚需没有任何关系、房价下跌了反而是好事,大家生活压力小了、都愿出来消费了、各行各业生意也好做了钱好赚了、跌肯定跌、那只是时间问题。摸着良心说话不管房价涨跌、不要相信任何人言论忽悠、要看清现目前形式、急什么呀!3月24日和6月份、全球经济数据报告不佳全球经济承下行压力、欧美亚洲股市爆跌,虽然现在欧美指数起稳但也改变不了欧美经济下行的事实。 巴菲特说过美国随时面临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中国经济数据上次报告也是承下行压力、而且中国数据报告中国偏老龄化偏高、如今各行各业生意难做钱难赚、买房这么大的资金、首付房货钱从向而来?从这一系列真实的数据来看、你们鼓吹房价要上涨的托、你们给个上涨的动机和理由先!你们忽悠谁呢?我说的这些百度或财经新闻可以查询得到。要买房的不要听任何人说、炒房的可以恶写文章吹抬忽悠的说房价在上涨,要多看新闻看看全球和中国金融情况、多看多分析、你们自己看到的国家或政府新闻发布的数据才可以参照、只相信自己看到真实数据和各行各业生意回暖或者下行层度来决定买与不买。切不可听信它言、相信你们自己。👍👍👍👍👍👍👍👍👍👍👍👍


wJ文三少


房价下跌对于刚需阶层来说,这套房子我买了自己住的,也没想到要炒房,即使房价涨了,与我没关系,最多只是心理上舒服点,即使是房价下跌了,刚需也是住着这套房子,每月还着房贷,除非经济形势不好,否则刚需是不可能选择断供。

不过,房价一旦下跌,对于炒房客来说会损失惨重。事实上,房价即使不跌,维持原状,炒房客也已经无法忍受。因为,对于炒房客来说购房是要有融资成本的,房价只有每年上涨20-30%以上,炒房客才能安心。所以,如果房价下跌,炒房客是最痛苦的。如果房价把首付款给跌没了,那炒房客会考虑是否要及时止损。

可能有人会说,房价下跌,炒房客一旦弃房断供,银行岂不是会有一大堆坏账。所以,房价下跌,银行应该也会有损失吧?事实上,即使房价下跌,银行受损也不会太严重,房价下跌了30%以上,只要不是在短期内急跌,而是经过长期阴跌的,就很难引发市场的恐慌,相信温水煮青蛙的道理大家都很清楚。

届时,炒房客内部也会产生分歧,有的人认为房价调整到底了,现在有必要还坚持一下,还有人认为等到后面房价出现反弹时再抛售房产也不迟。所以,即使在炒房客的内部也不可能统一行动。就算有部分炒房客选择弃房断供,银行也可以将他的房子走法院拍卖程序,而法拍房是打7折出售。

当出售后的卖房款,扣除银行的成本,如果还没有还清欠银行的钱,那银行有权向炒房者继续追讨剩余购房款,直至炒房客还清为止。所以,对于炒房客来说,房价下跌是比较可怕的事情,等于是自己的资产大幅缩水,而银行早已算到炒房客有可能会弃房,对于炒房客的首付款比重是40%至50%。所以,房价下跌炒房客损失惨重。会整天纠结于究竟是等一等,还是现在就把房子出售变现。

其实,炒房客并不是房价下跌的最大受害者,开发商才是最痛苦的,房价下跌了,大家处于观望状态,房子越来越难卖了。房价下跌了,所有融资渠道都会收紧,贷款利率蹭蹭往上窜。房价下跌了,上市房企股票市值瞬间蒸发几百、上千个亿,房企老板资产大幅缩水了。而对于中小开发商来说,房价下跌了,债务又集中到期了,资金链面临断裂危险,中小房企倒闭潮又开始了。

可能对于银行来说,个人贷款风险还不是很大,就算有人弃房断供,拿房子还可以变现的。但是,银行借给开发商的开发贷或其他贷款,如果银行抽贷或者不再提供资金支持,开发商就有可能出现烂尾楼。如果中小房企发生倒闭潮,银行投放的贷款就有可能出现坏账的结果。所以,银行倒是在开发贷方面是比较谨慎的,近段时间已经停止大规模放贷了。

房价一旦下跌,究竟谁会损失惨重?首当其冲的是炒房团,不管是他们提前抛房变现,还是弃房断供,都会蒙受重大损失。剩下的是开发商,房子卖不出去,资金无法回笼。同时,上市房企市值下跌,房企老板资产缩水,能不痛心?而对于银行来说,个人房贷市场风险还是可控的。唯独担心的是开发贷,以及给予房企的各类贷款,因为中小房企出现问题,银行的坏账率就会上升。当然,对于刚需购房者,房价涨跌早已与我无关,也没有必要把房价涨跌看得这么重


不执著财经


房价下跌,只要名下有房产的人都会“损失惨重”,因为,根据统计,我国家庭70%的资产是房屋,剩余的30%虽然不是房产,但是也会被房产拖累,所以,房价不能跌。

但是,如果假设房价下跌后比惨,不同资产配置的还是不一样的。

最惨的人是用经济杠杆负债炒房的。

我一个同事早年一直炒房,开始在本地,后来跑到大城市,听说炒房赚了很多钱,现在手里也会不少房子,主要是靠房租还银行贷款,但是资金周转也很困难,房子虽然升值了,如果不出售,一旦房价下跌风险非常大。

比较惨的是把家庭资产全部投资到房产的。

一个校友,也是我曾经的领导,原来多次劝我有钱就买房,可惜我没钱,也没胆量,一直是刚需加改善为主。他就不同了,连老家带省城大大小小有五套住房,算起来也有近千万的房产了,如果房价下跌,像他这样把资产全部投到房产的人也会损失比较大。

一般惨的就是购买刚需加改善住房的。

就像我一样,一套原来的房改房,后来有购买了一套改善住房,两套房都不舍得卖,结果现在房子基本是有价无市,去年想把原来的老房子卖掉,添点钱换一套新房,但是到现在一直出不了手,和去年最高时比,那套房子已经降了5万元左右。

上面的说法有点自欺欺人,真正的顺序应该是相反。

上面所谓的“损失惨重”是自己和自己比,没有考虑买房的投资收益,只是房价下降产生的损失,相当是站在山上向下看。

如果考虑这几年投资房产的收益情况,顺序应该倒过来,最惨的是我这样的以刚需和改善为主的,根本没有在房产赚到钱,一旦下跌可能还要赔进去;利用杠杆炒房的人可能是最赚钱的,即便和最高点相比损失过半,本金仍然赚了好几倍,因为,这些年房产升值确实太多了。


互金直通车


房价一单下跌,那么无疑很多人都会损失惨重,房企会债务缠身,一旦资金出现问题,那么下面这几类人将会损失惨重。而我并在这里面。

一,房地产相关人员

房价下跌,那么房地产公司的营收就会下降,而房地产行业又是典型的高杠杆,负债比例大,所以整个房地产行业都不会有以前景气。大房企会有着足够的资源和能力来生存,但是中小企业就很难生存下去,因为抵抗风险的能力不足,所以只要是从事房地产行业人基本上都是会有损失。

其中损失最大的莫过于中小房地产企业的老板,他们会因此而背上巨额的负债,甚至可能会公司破产,然后被列为失信人。

二,仍未离场的炒房客

只有当房价上涨,炒房客才会得利,房价下降就意味着炒房客会亏损,假如炒房客之前又使用了高杠杆,从亲朋好友那里借贷大量的资金,那么这样会让炒房客承受更大的损失,炒房客的房子万一砸在手里面,那么亏损会更大。

三,高价买房的业主

不少的人过去会一直以为房价会继续上涨,但是事实并不是如此,假如之前买一套房子的价格是120万,那么之后房价下跌,可能这套房子的价格就是100万左右,账面的损失就比较大,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房价下跌后,前几个月买房的人就会在售楼处打砸闹事。

以上是从人来分析的,其实房价下跌对我而言是有利的,房价下跌,那么对应的房租也可能下降,而我以后外出工作,必然是需要租房的,所以这也是一大利好。

实际上,只要房价下跌,房地产以及房地产相关的行业都会受到影响,比如空调行业销量可能会下滑,政府卖地的收入也会下降,土地财政也会受到影响。


理财日记哥


谈不上几类人,就是投资客。虽然刚需人群买了房,后面房价下跌好像也是受到损失,但是1,没有人知道房价哪天会开始下跌。2,没有人刚好买在最低点。所以如果是自己居住需要,完全刚需,没有必要看房价涨跌,因为涨了跟你没有关系,你又不卖。真正受到打击的就是投资客,这种人大部分都是高杠杠投资房产,一旦房价下跌30%左右,相当于首付就没有了,如果继续下跌,房子就会是负资产,低于抵押在银行的市值,银行就会要求贷款人增加按揭款比例。相当于你花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买的房子交的首付全部没有了,你现在还需要给银行倒贴钱。非常恐怖!这种事情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候香港发生过,香港部分房价下跌高达75%,很多香港人的按揭房子后房价短时间暴跌,交的钱一分钱都没有了还需要补交首期款百万,很多人无法补交首期款而被银行收回房子拍卖,一夜之间一贫如洗,部分人接受不了这个事实而选择烧炭自杀,短短几个月香港发生了40多起烧炭自杀案件。

这种事情如果国内房地产也下跌60%以上,99%的投资客会一夜回到解放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