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養殖收穫的季節,守住最後一關,做好最後的衝刺

隨著現在天氣逐漸涼爽,總體的趨勢是晝夜溫差逐漸明顯,氣溫逐漸降低至20℃以下,正是養殖動物魚蝦蟹生長的最佳溫度範圍。秋季是水產品生長、育肥和收穫的重要季節,也是水產養殖生產管理的關鍵季節,此時稍不注意,就會造成損失,甚至前功盡棄,加強這一時期的飼養管理,對池塘最終的養殖產量與效益有密切關係。故提出如下技術和管理措施:

01

加強水質調控

經長達4-5個月的養殖生產,隨著養殖動物魚蝦蟹的生長,池塘中相對密度增大,單位面積負載接近最大,水體殘餌,排洩物會消耗大量氧氣,又會產生硫化氫等有毒氣體,氨氮累積增多,PH值下降,極易造成浮頭泛池或暴發魚病,導致重大損失。此時期要加強水質調控,主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是要及時換水,少量多次,要吸取中上層水,以增加浮游生物種類,防止和減少蘭綠藻的滋生形成“藍澱水”。養殖河蟹的池塘應逐步加大換水量,採取少量多次,邊進邊排,防止水位過高造成水草浮起死亡,並每隔15天左右,潑灑一次生石灰,增加池水鈣質,用量5公斤/畝.米,保持池水PH值7.8-8.5,透明度30釐米-40釐米,利於蟹殼增厚增硬,促使健康生長。

水產養殖收穫的季節,守住最後一關,做好最後的衝刺


二是施用芽孢桿菌,光合細菌,硝化細菌,EM菌液等微生物製劑調控水質,以降低亞硝酸鹽、氨氮、硫化氫、PH值過高等因素對水體造成的危害。使養殖水體始終保持肥、活、嫩、爽狀態。

三是配備增氧機的塘口,養殖戶在這一時期要根據天氣、養殖動物的具體活動等情況適時合理的開啟增氧機,最好在晴天中午12時至下午2時開機,促進表層水和底層水的循環,使水體溶氧均勻合理,有利於池塘水質的改善,增加魚類食慾和抗病能,可有效地預防浮頭;有條件的養殖戶還要準備一定量的增氧劑以防急需之用。

水產養殖收穫的季節,守住最後一關,做好最後的衝刺


02

堅持科學投餵

秋季前期水溫適中,是魚類生長的第二個高峰期。此時是魚蝦蟹吃食生長的旺季,常規魚投餵要提高飼料質量,日投餵量為池魚體重的5%-6%,蝦飼料要選擇大廠家品牌飼料,日投餵量是池蝦體重的7%-8%,河蟹增加動物性飼料比例,動物性飼料佔65%,日投餵量佔螃蟹總重量的10%,從十月份開始,隨著氣溫下降加快,投餵量要逐漸下降。日投餵量分別下降至魚、蝦、蟹總體重的3%、4%、5%,此外初秋、中秋是河蟹攝食水草螺螄的高峰季節,應密切注意,既要保證河蟹的吃食利用,又要有較多的存塘量,不足的池塘要採取措施,補足水草和螺螄,養蝦池塘要密切注意吃食量,既要保證蝦吃飽吃好,又要不浪費飼料,堅持少量多次,下次的喂料要檢查前一次食臺上是否有料,確保兩個小時左右食臺上料要吃完。並根據天氣、水質、魚情和定時、定位、定質、定量的原則,讓養殖動物魚蝦蟹吃好,不飢餓,不過量投餵,保證養殖動物魚蝦蟹快速健康生長,又不汙染水質。

水產養殖收穫的季節,守住最後一關,做好最後的衝刺

注意陰天、颳大風、暴雨、氣壓低、浮頭或有其他異常時不投餌,不潑灑藥物,以免浪費和引起不良反應。

03

做好病害防治

從池塘養魚的歷史經驗和實踐來看,立秋之後,魚病將進入又一個流行高峰季節。因此,掌握秋季魚類發病規律,採取“無病先防,有病早治”的積極措施,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建議採取“外消”與“內服”相結合的方法,預防病害發生。蝦蟹養殖要預防纖毛蟲的發生,定期用樂暢預防,樂暢是澳大利亞進口的特有的多苞桉桉樹精油製成,綠色安全無毒,有效驅除蝦蟹纖毛蟲、孢子蟲等寄生蟲,既不汙染水質也不傷害蝦蟹自身。注意底質變化,定期施用底質改良劑。


水產養殖收穫的季節,守住最後一關,做好最後的衝刺


04

加強巡塘

每天堅持早晚巡溏,查看魚蝦蟹活動和吃食情況是否正常,觀察池塘的水色、透明度,有條件的要定期檢測水中的溶氧、PH值、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並及時撈掉腐草雜物、殘餌,消毒清理食場,勤檢查防逃設施和池埂有無漏洞現象。

對河蟹等易逃養殖品種,注意查看防逃設置和池埂有無漏洞,檢查進出水口防逃設施,尤其夜晚要加強防盜巡視。防止逃逸和人為偷盜,避免即得利益損失。

水產養殖收穫的季節,守住最後一關,做好最後的衝刺


05

做好並塘暫養

有條件的可設置暫養池,零星起捕暫養,待上市時集中出售,也便於管理。但是要做好高密度下的疾病控制,防止因操作不當造成機械損傷導致病害發生。

06

及時輪捕上市

實踐證明,及時輪捕上市,無論是養魚或是養蝦,既減少了池塘負荷,有利於存塘魚蝦的生長, 也促進池塘綜合產量的提高,錯開集中上市時間,以求較高的經濟效益。

水產養殖收穫的季節,守住最後一關,做好最後的衝刺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