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霜降|冬補不如補霜降!霜降時節這樣吃能養生

“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的開始。霜降來了,我們該如何順應節氣來養生?該吃些什麼呢?

起居養生

霜降之時已進入深秋之季,在這個節氣,溫度降低,而人體血液見寒易凝,血液在脈管運行不暢,人們的手腳易涼,背部發冷,是氣血遇寒在經絡運行不暢所致。

1、霜降保暖從腳和胃開始

今日霜降|冬補不如補霜降!霜降時節這樣吃能養生

暖腳:足部保暖除了穿厚襪子、棉拖鞋,還可以利用看電視的時間,站立踮起腳尖再放下,重複做至額頭微微冒汗。

做完運動再用熱水泡腳,可舒筋活血,溫暖全身。

暖胃:深秋及冬天氣溫較低,寒冷刺激使人的胃腸調節功能發生紊亂,胃酸分泌增多,進而刺激胃、十二指腸黏膜。

對於曾患或已患消化性潰瘍的人來說,此時應避免生硬、油、炸、煎、炒等難消化的食物和酒類、酸性飲食、濃茶、咖啡等。

此時宜吃些半流質且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稍高的食物,如大米粥、蛋花湯、蒸雞蛋、藕粉、蜂蜜、果汁等清淡易於消化的食物。

2、養護皮膚

23日是霜降,在這季節交替之時,空氣開始變得乾燥,許多人的皮膚會出現過敏、瘙癢甚至皮膚病復發。

有“皮膚聖手”之稱的國醫大師禤國維,為大家講解霜降時節如何養生護膚。

早晚喝杯水。禤老有個喝水時間表:早一杯、晚半杯。

早上喝一杯水,可以清滌腸胃,增進消化;睡前喝半杯水,則是補充睡眠時丟失的水分,尤其是有腦梗塞或心肌梗塞病史的人,睡前喝水可以防止因缺水再次發病。

穴位常按摩。禤老睡前經常會按一按足三里、內關等穴位,在調理脾胃、補中益氣的同時,也可寧心安神、理氣止痛。

清水來護膚。“要想顏如玉,只用清水洗”這是禤老的養膚、護膚秘訣。在他眼中,清水甚至自來水就是最好的護膚品。皮膚較髒時,可適當用些肥皂、洗面奶。

今日霜降|冬補不如補霜降!霜降時節這樣吃能養生

3、“霜降”過後不可盲目進補

民間有“補冬不如補霜降”的說法,這一時節的養生保健尤為重要。

廣東省中醫院中醫經典科主任顏芳提醒,霜降節氣以後,預示著天氣進一步變冷,尤其是早晚氣溫變化增大。

而人體亦會順應天地陰陽二氣的變化,陽氣逐漸收斂潛藏,以順應秋收之性,為冬天的潛藏做好準備。

如果調攝不當,一些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如過敏性哮喘、慢性支氣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就會復發。因此,飲食起居也要順應自然氣候的變化而調整。

首先,要注意防寒保暖,預防舊病復發。霜降過後是立冬,秋燥已去,天氣漸冷。

早晚溫差大,冷熱失常,虛邪賊風往往會乘虛而入,人易生病。

今日霜降|冬補不如補霜降!霜降時節這樣吃能養生

尤其老年人,體質弱、基礎疾病多的病人,如慢阻肺、冠心病、慢性心衰、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尤其需要注意防寒保暖,這也是秋冬季節呼吸系統疾病多發的原因。

其次,要健運脾胃,培土生金,以助陽氣潛藏。中醫理論認為“兩陽合明謂之陽明”“兩陽合明降於土”,意思是說陽氣的潛藏需要依靠脾胃的正常運轉。

中醫認為脾胃是人體氣機升降的樞軸,就好比車輪子的中軸,中軸旋轉,方可實現左升右降的氣機周流。

在霜降節氣加強健運脾胃,可以幫助陽氣的潛藏。

此外,霜降雖然是秋冬進補的開端,但進補需防溫燥太過,注意秋冬養陰。

顏芳提醒,燥是秋季的主氣,燥令傷肺,自霜降以後,秋燥漸去,冬寒漸至,此時飲食養生可根據個人體質的寒熱不同,適當進食溫熱之品以防寒,但亦不可過早過多地進補溫燥之品,需要溫燥與涼潤相結合。

中醫強調“秋冬養陰”,秋冬季節的天地陽氣以收斂、潛藏為主,養生要順應斂藏之性。

如果過於溫燥,溫燥升散則會影響人體陽氣的潛藏,甚者會導致“冬不藏精,春必溫病”。

今日霜降|冬補不如補霜降!霜降時節這樣吃能養生

飲食養生

霜降時節該吃些什麼?

1、秋梨清熱

霜降時節,是咳嗽、慢性支氣管炎易發或加重的時期,吃秋梨是個不錯的選擇。

生食梨能清熱解毒、生津潤燥、清心降火;煎水或加蜜熬膏,能清熱潤肺、化痰止咳。若與荸薺、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

2、蘋果防燥

霜降前後蘋果大量上市,此時吃蘋果最養生。蘋果中的有機酸和纖維素可促進腸蠕動,治療大便乾燥,便於排洩。

蘋果中含有的大量維生素、蘋果酸,能促使積存於人體內的脂肪分解,經常食用蘋果可以適當舒緩貼秋膘的狀態。

今日霜降|冬補不如補霜降!霜降時節這樣吃能養生

3、鴨肉健脾

鴨肉是霜降時節必吃的食物之一。鴨肉不僅富含蛋白質,可及時補充夏季的過度消耗。

性涼,滋陰養胃、健脾補虛。鴨肉的做法很多,煮食,煎湯或燒菜都可以。

4、柿子補VC

霜降時節吃紅柿子,民間有“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的說法。

柿子營養價值很高,所含維生素和糖分比一般水果高1-2倍左右。假如每人每天吃1個柿子,所攝取的維生素C基本上就能滿足一天需要量的一半。

5、山藥養胃

山藥,又名淮山,是營養豐富的常見食材,有“神仙之食”的美名。

從養生方面講,霜降後人體容易氣血兩虛,正是食用滋補山藥的最佳時節。另外,山藥在健脾益胃、益肺止咳、降低血糖等方面有極佳的效果。

6、蘿蔔順氣

俗話說:“秋冬蘿蔔賽人參”。霜降之時多吃蘿蔔,有消食、化痰定喘、清熱順氣、消腫散瘀的功能。

感冒時吃點爽脆可口的蘿蔔,不僅開胃、助消化,還能緩解喉乾嚥痛、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預防感冒。

7、橄欖利咽

《本草求真》:“橄欖,肺胃家果也,性能生津止渴,酒後嚼之最宜。”橄欖有清熱解毒、利咽化痰、生津止渴的作用。

霜降之季,適當食用橄欖,勝過大補人參。橄欖維生素C含量是蘋果的10倍,梨、桃的5倍,含鈣量也很高。

8、牛肉補氣

不少地方都有霜降吃牛肉的習俗。《韓氏醫通》記載:“黃牛肉,補氣,與錦黃芪同功”。

水牛肉性涼,黃牛肉性溫,皆能補脾胃、益氣血、強筋骨,治脾胃虛弱,增強消化功能。

今日霜降|冬補不如補霜降!霜降時節這樣吃能養生

★霜降多胃病 專家推薦三款養胃餐

1、蘿蔔煲牛肉(消食暖胃):

牛肉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以及B族維生素,而且還有暖胃的作用,是秋冬季節補益身體的佳品。

蘿蔔和牛肉搭配,既能健脾暖胃,也有驅寒的作用。

牛肉洗淨切塊,白蘿蔔去皮切塊,加適量清水及胡椒、姜、蔥等調料煮至牛肉熟爛,加少量鹽再煮一會放入香菜即可。

白蘿蔔有祛痰消食的作用,牛肉能補脾胃,一起煲湯是養胃的好選擇。

2、山藥排骨湯(養胃助眠):

晚上休息不好的人往往腸胃功能都不太好,新鮮的山藥中富含黏多糖以及幫助消化的物質,有利於胃腸對食物的消化吸收,還可幫助失眠者恢復胃腸功能。

山藥、紅棗以及排骨一起燉湯喝,出鍋前再加點枸杞,不但對脾胃有益,也能潤澤皮膚。

另外,用山藥熬粥、榨汁飲用也不錯,營養豐富,也能清心安神。

3、大麥陳皮茶(緩解腹瀉):

感覺胃不舒服,我就泡點大麥茶喝,胃就感覺“暖和”多了。秋季腹瀉的人比較多,也可以泡杯大麥茶緩解一下,而且還有預防腹瀉的作用。

另外,陳皮、山楂都有舒肝解鬱、健胃消食的作用,但胃不好的人不適合吃山楂,建議泡點陳皮喝,陳皮性溫,健脾養胃的效果也不錯。

今日霜降|冬補不如補霜降!霜降時節這樣吃能養生

運動養生

霜降時運動量可適當加大,但在運動前應注意做好準備活動,以免損傷關節。

在運動前除了要做好常規的準備活動之外,還應加大各關節的活動幅度,必做的準備活動是踝關節運動、膝關節運動及髖關節的運動。

比如在打球之前,除了要進行慢跑活動外,跑完後宜重點活動手腕和腳腕,先活動開了再運動。

有些老人在做運動時,經常以半蹲姿勢做膝關節左右搖晃動作,這種鍛鍊方式是不可取的。

因為半蹲時髕面壓力最大,搖晃則會加重磨損,導致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發生。

霜降時也可練“九月中坐功”以防治腰腿疼,具體方法是:

晨起,平坐於地上或床上,伸展雙手攀住雙足,隨著腳部的用力,將雙腿伸出去再收回來,如此做36次,然後牙齒叩動36次,調息吐納,津液咽入丹田9次。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