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何实现小升初顺利过渡?听听海口一中老师的建议↓

小升初,从原来的三科变为七科,学生的身份、角色、任务、要求都发生了改变,如何适应下一阶段的学习与生活,是孩子将面临的重要问题。小学老师讲课形象生动、活泼,比较重视直观的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的设计注重变换形式、学习和娱乐相结合,可升入初中后,老师往往注重引导孩子由原先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对学生思辨性要求提高,初中的课程中规律性的知识越来越多,初中老师上课的时候更注重讲清概念、重视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

孩子如何实现小升初顺利过渡?听听海口一中老师的建议↓

那么,老师、家长们究竟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在升入初中之前,顺利过渡呢?海口网记者找到了海口一中南海分校初一(1)班主任莫尔静老师为我们解疑。莫老师也是针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三点自己的看法:

1、家长要注重与老师、与孩子之间的沟通,配合老师的工作。

2、要协助孩子调节好心态。每一个时期孩子的心态可能都不一样,在“飘”的时候压一下,在低谷期给予鼓励,肯定孩子的努力。通过鼓励和引导树立孩子的学习信心,让孩子主动学习。

3、从细节上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应适当帮助孩子进行自我约束,养成一个比较好的习惯,从细节开始抓起,每天的时间怎么安排,生活管理、学习管理、时间管理。比如说有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家长要避免包办式管理,要让孩子自己来,培养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老师和家长要加强引导。

莫老师表示,刚开始的时候孩子的约束力可能不强,家长和老师应该帮助孩子从生活到学习培养一个好的行为习惯。每进入一个新的学习阶段,都会有一个适应的阶段。初中和小学是很大的一个转弯,适应期的长短因人而异。好的习惯是长期的,可终身受用,树立一个好习惯的过程需要老师家长进行帮助与引导。

学生自身该怎么做呢?

1、学习是有意义的,好的习惯很重要,合理安排时间,学会规划自己的生活。比如说,课程表可以抄下来,带一份回家,明天要上什么课,文具、课本、预习等准备工作都可以兼顾。

2、有质量的上课。老师上课的40分钟真的很重要,动脑、动口、动手、思维活跃,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上课跟着老师的思路,做好笔记,消化和吸纳,课后的作业就减少很多困难,做到预习、听课、复习兼顾。

3、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高效、科学的学习方法。莫老师表示,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老师、家长要因人施教,学生自己也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