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甲午覆没,并非速射炮与布阵等问题,最主要原则在这

北洋水师作为在甲午战争中清政府一方的主要参战部队,其在甲午战争中历经黄海海战,威海卫海战这两大重要战役。但北洋水师在当时虽被称之为世界第八,亚洲第一的名誉,却在与当时被世界第十一位的日本海军所击溃。究其失败的原因,若除去在速射炮等装备数量上以及战时的排兵布阵之外这两个因素的话,应该是只能说当时清政府的内部原因等导致了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

北洋水师甲午覆没,并非速射炮与布阵等问题,最主要原则在这

装备分析

首先我们在装备上分析两军实力:北洋水师的实力在甲午战争前几年几乎没有发生过任何实质性变化,而对比日本海军,由于明治维新,以及政府将北洋水师视为潜在威胁,进而加大了在海军舰艇建造方面的投资,导致日本海军在甲午战争前几年的时间里发展迅猛。而在甲午战争开战前夕,日本海军将各分舰队整合为一支联合舰队,总体来看,此时的北洋水师和联合舰队对比而言,北洋水师方面已经没有多少"大舰巨炮"的优势可言了。

北洋水师甲午覆没,并非速射炮与布阵等问题,最主要原则在这

1894年中日对比是200mm以上火炮:31/15,200mm以下火炮230/140,速射机关炮244/294,鱼雷管39/43,航速11。48/12。84,铁甲舰2/0,装甲巡洋舰3/1,防护巡洋舰3/8。(此数据在统计时,还将北洋水师无法指挥的其他几支小的水师舰队算入在内)。

北洋水师甲午覆没,并非速射炮与布阵等问题,最主要原则在这

在舰船的设计制造以及弹药补给方面,定远级铁甲舰虽然吨位大,防护性能和火力强悍,但是在设计上已经逐步落后于日本海军的舰船了,定远级最早在1881年时,首舰定远下水,而此时日本方面的旗舰松岛级防护巡洋舰则是在它10多年后的1892年才下水。就双方的平均航速而言,北洋水师的评价航速15,5节稍逊于日本海军的15。6节航速,但是联合舰队的中,包括吉野号的第一游击舰队的评价航速却达到了19。4节,远高于北洋水师的航速。

北洋水师甲午覆没,并非速射炮与布阵等问题,最主要原则在这

在炮弹上,假使北洋水师方面全部装备的当时产自天津机器局的穿甲弹与高爆弹的话,在火药上则依然是采用的是黑火药,但黑火药燃烧后产生的残渣会附着在膛线上,并且还有大量的白烟,因此需要重新清洁膛线及等待由于燃烧所产生的白烟散去后才能再次开火;但此时的日本海军却早已使用纯化学制剂的黄火药(苦味酸)作为炮弹的推进剂,相比北洋水师在战时省去了这些清洁炮膛的操作。并且由于技术原因,天津机械局制造的炮弹品控很差劲,以至于口径都大小不一,所用铁质也很差劲。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导致在开战前夕日本海军的装备远先进于北洋水师。

北洋水师甲午覆没,并非速射炮与布阵等问题,最主要原则在这

作战人员分析

在作战人员的军事素养上来看:北洋水师的指挥层面的人员素质远低于日本海军方面。

北洋水师高阶层指挥人员大多出身于福建船政学堂驾驶班的早期毕业生,而由于福建船政学堂的早期办学水平不足,导致这批人只接受了简单的测算,算法,驾驶,武器操作培训和英文。而现在广为流传的甲午海战中日双方将领是同学这一点也能被证伪。1877年清政府选派福建船政学堂的第一二批次毕业生12人去英国的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但是其中只有严复,萨镇冰等6人最终成功入学,而其余的6人中,刘步蟾、林泰曾、蒋超英三人到英国后未参加入学考试,黄建勋、林颖启、江懋祉三人未通过入学考试,仅上舰实习就结束训练。

北洋水师甲午覆没,并非速射炮与布阵等问题,最主要原则在这

其中,刘步蟾,林泰增等人在日后均成为北洋水师的关键领导人员。但当时负责向清政府汇报的留学生监督官李凤苞上报的成绩排名却是: 甲等:刘步蟾、林泰曾、严复、蒋超英;乙等:萨镇冰、方伯谦、何心川、叶祖珪;丙等:林永升、林颖启、江懋祉、黄建勋。而当时北洋水师的最高领导军官丁汝昌,却是由陆军出身的,且只经过蚊子船级别的海军实习,在北洋水师成立之后还受到以刘步蟾等人为主的中高级官员的排挤。

北洋水师甲午覆没,并非速射炮与布阵等问题,最主要原则在这

反观当时日本海军的指挥阶层,伊东祐亨在明治维新早期就跟随当时的坂本龙马等人学习海军技术和基本知识,而后又在多艘铁甲舰上担任舰长,而后又担任海军省省长兼海军大学校校长等职;而东乡平八郎则在戊辰战争时便担任海军军官,不过很巧合的是他当时也没在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参加入学考试(当时该种入学考试不对日本人开放),但他却入学的是训练商船人员的泰晤士航海训练学院,毕业后回国也在各种舰船上担任舰长等职务,直到黄海海战时依旧担任"浪速"号的舰长。因此在指挥层的人员素质上,北洋水师就落后于日本海军一大截。

北洋水师甲午覆没,并非速射炮与布阵等问题,最主要原则在这

在兵员的素质上,北洋水师显得更加凌弱,在训练方面上, 在那批“考砸了摸鱼”的军官进入北洋水师后,且因当时清政府军队内部派系斗争非常严重,以刘步蟾为首的北洋"福建帮"管带群体,将对北洋水师严加训练的英国教官琅威理逼走,导致北洋水师基层官兵的训练急转直下(此前,北洋水师中流传着“不怕丁军门,就怕琅副将”的说法,可见琅威理训练之严格)。在黄海海战后双方对舰船中弹情况的统计数据中,也显示出了这一点:日军中弹最多的是赤城号,中弹30发,剩下其他舰船中有7艘中弹的数量是个位数。而相比之下,北洋水师除了济远号因先行逃跑而仅仅中弹15发,其余各舰船的中弹数皆是在百发以上,其中镇远号、来远号中弹至少二百发,而被击沉各舰的中弹数也至少会有二百发。这样的结果显示了北洋水师的火炮命中率远低于日本海军。

北洋水师甲午覆没,并非速射炮与布阵等问题,最主要原则在这

后勤分析

在后勤方面,北洋水师出战时所携带的弹药基数远远不足以应对高强度的海战。虽然根据当时《上督办军务处查验北洋海军禀》之后附有《北洋海军各员优劣单》、《北洋海军各船大炮及存船各种弹子数目清折》、《北洋海军存库备用各种大炮弹子数目清折》等资料的显示参加过黄海海战的定远、镇远、靖远、来远、济远、广丙等舰的库存炮弹中仅开花弹(高爆弹)这一项就有3413枚,其中有3071枚在黄海海战前就已经被配发给了北洋水师,但这批炮弹并没有被应用于北洋水师,而是一直在被扔威海卫和旅顺基地的仓库中。北洋水师在出战时连炮弹都没有带足,可见其军心之涣散,和其后勤体系的无能。

综合以上等比较和考究,北洋水师的战败,是多方面性的,不仅仅是在速射炮和布阵上,北洋水师的整体体系,都还处在于一种极度落后,极度封建的体系下,因此其在甲午战争中战败也不足为叹,甚至是一种必然。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