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銀行,為什麼一定要通過校招的進呢?

進銀行,為什麼一定要通過校招的進呢?

進銀行工作,有的人說一輩子只有一次機會,就是大四上半年以應屆生參加的銀行秋季校園招聘會。

也有的人認為有4+次機會:秋招1次、春招1次、考農商行2+次(本科生年齡限制26週歲下、研究生年齡限制28週歲以下),以及擁有3年至5年經驗後參加各大行社招的機會。

對比來看,校招比社招有哪些優勢呢?

招聘對象上

校招:校招是針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進行招聘,一般而言只針對當年應屆畢業生。比如即將開始的2020銀行校招,招聘對象就是2020屆畢業生。但也有部分銀行的校園招聘,往屆生可報考。

社招:社招是銀行針對社會上有工作經驗的人士進行的招聘。一般都是要求有相關工作經驗的人員或者特定崗位的人員。

招聘規模上

校招:每年銀行都會組織全國性甚至全球性的校招,一家銀行的招聘都在成千上萬的人,例如工行招聘16900多人,中行招聘10600多人。所以對應屆畢業生來說,進銀行是不是更有把握了呢。

社招:相對校招,社會招聘的人數很少,因為各大銀行不可能每年都舉行社會招聘,只有在人才需求特別大的時候才會進行社招。而且社會招聘都是各分行自行組織的小型招聘。而且當你工作3—5年後,因為家庭因素、工作城市等因素考慮,你可供選擇的銀行將更少。

用工形式

校招:通過校園招聘進入銀行的,基本都是有編制的正式員工,有些銀行也會招聘派遣制員工,但是都會在招聘公告中說明,但絕大多數都是正式員工,還享有不錯的福利待遇。

社招:社會招聘一般層級越高越為正式工,層級越低越可能是派遣員工。社會招聘轉正比較困難,只有個人表現非常好,業績非常出色之後才有可能轉為正式員工。

"


分享到:


相關文章: